弗朗茲·康維茨舒尼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Franz·Konwitschny,1901—1962),另譯康維什尼;德國指揮家,1901年8月14日出生於摩拉維亞,1923—1925年就讀於萊比錫音樂學院,1927年首度以指揮家的身份露面,1927—1933年在斯圖加特指揮歌劇,此後相繼在弗萊堡漢堡擔任指揮;1949—1962年成為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指揮,1953—1962年相繼擔任德勒斯登國立歌劇院指、柏林國立歌劇院指揮,他曾在英國柯芬花園製作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全集,1961年與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演出;1962年在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朗茲·康維茨舒尼
  • 外文名:Franz·Konwitschny
  • 國籍:德國(前民主德國)
  • 出生地:德國摩拉維亞
  • 出生日期:1901年8月14日
  • 逝世日期:1962年7月28日
  • 職業:前德國著名指揮家
  • 畢業院校:萊比錫音樂學院
  • 主要成就:擔任眾多歐洲著名歌劇院常任指揮
    錄製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
  • 代表作品:德奧音樂的經典錄音(貝多芬、孟德爾頌、華格納等)
人物生平,個人創作,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Franz·Konwitschny,1901—1962),也曾譯作康維什尼;德國指揮家,1901年8月14日出生於摩拉維亞,1962年7月28日在南斯拉夫貝爾格勒逝世。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弗朗茲·康維茨舒尼
Konwitschny1923年到1925年就讀於萊比錫音樂學院,曾經在不同樂團中演奏小提琴中提琴,1927年首度以指揮家的身份露面;1927—1933年在斯圖加特指揮歌劇;1933—1938年在弗萊堡工作;1938—1945年在法蘭克福;1945—1949年在漢堡擔任指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Konwitschny曾長期執棒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柏林國立管弦樂團等;1959年在英國柯芬花園製作華格納的著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全集;1961年與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演出;他曾與許多前蘇聯東歐國家的優秀演奏家合作——特別是他與小提琴大師大衛·奧伊斯特拉赫合作的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最為精彩(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DG大禾花版)。
在弗朗茲·康維茨舒尼的葬禮上,萊比錫的市民列隊十里相送,他被認為是民主德國人民在戰後音樂生活的重要支柱之一。

個人創作

Beethoven:交響曲NO.4 in B flat major,OP.60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
Mozart:鋼琴協奏曲NO.23 in A major,KV.488
R. Strauss:家庭交響曲,OP.53
Friedrich Gulda (Piano)
Staatskapelle Dresden
Franz Konwitschny (conductor)
錄音時間:1961年8月4日
錄音地點:Salzburg音樂節大劇場
ORFEO本套專輯彌足珍貴,在1961年的Salzburg音樂節(薩爾茨堡音樂節)總計11場管弦樂音樂會演出,其中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了6場,餘下5場則是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Staatskapelle Dresden),德國指揮家Franz Konwitschny(1901—1962)1953年—1955年間曾是德勒斯登的首席指揮,他也只此一次出現在Salzburg音樂節,第二年就去世了。

人物評價

Franz·Konwitschny( 1902—1962),弗朗茲·康維茨舒尼,又譯孔維茲尼,1949—1962年首席指揮;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萊比錫格萬特豪斯布商大廈交響樂團)可以說是毀譽參半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
第六交響曲應該是他嚴謹恪守風格的一個最好體現,對相對具象的作品堅持抽象化表達,這個作品的特殊性比較容易讓人找到對他的感覺。而這個第九依然是如此,平和的速度,平直而堅強的弦樂,堅固結識的構架。這是男性化的直白凌厲表現手法,相比之下福爾特萬格勒的充滿猶豫的自由速度則更類似於女性情感。
但康維茨尼和托斯卡尼尼也不同,托斯卡尼尼的凌厲相對更加“暴躁”,而在細節豐富程度上面萊比錫一脈要做得更好。因手法不同,在欣賞時候如果以富爾特萬格勒角度自然會批評康維茨尼的“缺乏流暢”和“沒有才氣”,但是這種端正的演繹比天才們過渡詮釋的版本更加豐富和具有可聽性。
嚴寶瑜50年代初曾經多次聽到Konwtischny的現場第九,為其中套用萊比錫托馬斯教堂唱詩班童聲大加讚嘆。可惜這個錄音之中合唱團為萊比錫廣播合唱團,不幸的沒有套用童聲,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
據說他有兩個第九錄音,不知道是否另外一個傳說中的現場是否有托馬斯教堂唱詩班的童聲參與。不過,即使都錯過,還有他的繼任者Kurt Masur在1981年萊比錫格萬特豪斯布商大廈落成典禮的錄音可以彌補這個遺憾。
在聲樂上面,1960年左右的Konwitschny和1981年的Masur錄音的男低音都是Theo Adam亞當,男高音Masur選擇貝多芬第九定製男高音Schreier施萊爾,Konwitschny套用了Hans-Joachim Rotzsch。這就頗為有趣了,托馬斯教堂唱詩班沒有來,後來的樂長Rotzsch卻來了。(Rotzsch在1972年至1991年間任萊比錫托馬斯教堂樂長。這是他早年作為男高音的錄音,相關還有60年代初Kegel錄製的《布蘭詩歌》。)
但個人以為Rotzsch這個錄音中高音不夠亮麗,缺乏施萊爾磁性和通透的效果。這場錄音的效果相當不錯,這也是柏林古典或者日本德間在不斷的翻制出版的原因。Abendroth阿本德洛特指揮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的第九同樣極為堅硬和男性化演繹,可惜因為是早於這個錄音十年的單聲道,無奈的遺失很多音樂上的細節。
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弗朗茲·康維茨舒尼錄製的唱片CD封面
堅硬結構,平直而堅強的弦樂,或許是整個萊比錫地區的藝術傳統。Abendroth逝世後Kegel繼任,他將萊比錫廣播交響樂團注入了彈性和獨奏感。
但萊比錫格萬特豪斯則一路在馬舒爾等人指揮下選擇繼續堅守。雖然我沒有聽到格萬特豪斯布商大廈樂團近年的錄音,但是他們的格萬特豪斯布商大廈四重奏團近期錄音卻依然對此藝術風格表現的原汁原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