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會議舊址,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牯嶺東谷長沖河畔、擲筆峰麓的火蓮院。這座建築原名廬山大禮堂,為傳習學舍會議禮堂。舊址為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建,耗資二十萬元。國民黨中央黨部委託“華中公司”工程師高觀四設計。1937年6月24日,“中央社”電稱:廬山大禮堂,“為宮殿式,復琉璃瓦,內分二層,上作膳廳,上為禮堂,可容數千百人,並可放映電影”。禮堂大門前的海拔是1007米。

舊址僅門面有中國宮殿的風格的意蘊,主體結構、裝飾還是西方建築精神。它又是一棟縱向對稱的精品。它的平面圖的前部的橫向矩形與禮堂部分的縱向矩形的結合。占地面積約830平方米。它的門首的中國民族風格醒目地表現在藍色的琉璃瓦的披檐及檐下它的一樓中間也有三個圓拱形的大門,兩旁均有八角形的窗子。這是一種民族風格。二樓的中部,一排長方形窗子。窗戶之間有圓柱,有石斗,樓座。禮堂前面是休息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廬山會議舊址
  • 地理位置江西九江廬山牯嶺東谷長沖河畔
  • 占地面積:約830平方米
  • 原名:廬山大禮堂
歷史沿革,建築特色,展覽布局,歷史事件,交通概述,

歷史沿革

廬山會議舊址始建於1935年,1937年竣工。系民國時期“廬山三大建築(傳習學舍、圖書館、廬山大禮堂)”之一——廬山大禮堂,由中國工程師高觀四設計,上海華申公司承建。蔣介石曾多次在這裡向國民黨軍隊的軍官們訓話,是蔣介石培養和訓練骨幹的重要基地。
會議舊址會議舊址
新中國成立以後,這幢建築更名為廬山人民劇院。自1959年開始,中共中央曾在這裡召開過三次重要會議,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舊址於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建築特色

融東西方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廬山會議”舊址別具風格,背倚青山,臨水而建,坐北朝南,溪流環抱,選址相當講究,滲透了濃厚的傳統觀念。技術處理上採用了西方的技術、新型材料、設計方法,同時又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形式、元素、構圖方法,既體現中華民族的風格,又具有西方建築特色,使中西建築藝術巧妙結合。並與廬山大自然神韻相融合,成為了廬山近代建築的典範。
舊址平面呈“丁”字形,長397米,寬309米,高168米,上下兩層,總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單檐鐵瓦。屋面與牆體相接處有1米左右的檐口,覆以藍色琉璃瓦。房屋四周牆上裝有高大鋼窗,採光極佳,室內富麗堂皇。建築坐東朝西。正面建築處理很有特色,正面入口為三扇拱形大門,與中國的古城門相似。二樓的正面為五個大型的聯為一體的鋼窗,在功能上使室內形成封閉式的內廊,同時也體現了建築藝術的時代氣息。

展覽布局

“廬山會議”舊址大門的絳紅色帷幕上鑲嵌著“廬山會議會址”6個大字。二樓是影劇大廳和休息室。影劇大廳即是當年“廬山會議”的會場,大會主席台依然保持著當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時的原貌。休息室則闢為展廳,展示著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廬山活動的圖文資料。紀錄片《廬山煙雲》將三次廬山會議剪輯彙編後在大廳里循環放映。
廬山會議舊址廬山會議舊址
陳列展示結合現有空間環境,採取聲、光、電、多媒體、影視等綜合手法,展示三次廬山會議相關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反映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廬山從事的革命實踐活動。全面恢復中共九屆二中全會的會場原貌,真實地再現了歷史。循環播放專題資料片《歷史的回眸》,資料翔實,是開展思想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極好素材。

歷史事件

  • 民國時期
1937年夏季,國民黨決定邀請各黨派、各民主團體、各界知名人士前來廬山召開“談話會”,共商抗戰大事,被邀者有200餘人。談話日期定於7月15日至8月15日,分三期進行。7月16日上午,“廬山談話會”第一期在廬山圖書館會議室舉行。除了蔣介石、汪精衛、于右任馮玉祥張群李烈鈞戴傳賢陳布雷曾仲鳴等黨國要員外,還有竺可楨張伯苓蔣夢麟胡適梅貽琦馬君武吳貽芳馬寅初傅斯年梁實秋陳公博周佛海杜重遠等各界名流。看慣了西式別墅的名流對廬山圖書館大加讚賞,認為在以本民族建築特色為主的樓房內討論本民族的大事,是十分恰當的。九時許,先由汪精衛致詞,後由王雲五曾琦等人發言,擁護政府團結各黨各派、各民主團體一致抗日的方針大略。7月17日上午,蔣介石面對全體代表發布了《抗戰宣言》,偉大的全民族抗日戰爭,終於正式拉開了序幕。1946年9月1日至15日,三青團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這裡舉行。
  • 新中國時期
1959年的廬山會議,其實是兩次重要會議的總稱:一是7月2日至8月1日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二是8月2日至16日的八屆八中全會出席會議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員,各省、市、自治區第一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的有關負責人。會議原定的議題是總結1958年以來的經驗教訓,討論今後的經濟工作任務。會議前期,毛澤東在講話中對國內形勢概括為“成績偉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躍進”的重要教訓之一是沒有搞平衡,指標過高,要改過來。他還提出讀書、形勢、工作任務等19個問題要大家進行座談討論,以繼續糾正當時已經覺察到的“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在分組討論中,與會者出現了意見分歧。7月14日,彭德懷寫信給毛澤東,在肯定總路線和1958年工作的前提下,分析了1958年以來“左”傾錯誤及產生的原因,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毛澤東在政治局常委中提出要“評論這封信的性質”,並印發各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時,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許多人表示支持彭德懷信中的意見。7月23日,毛澤東在講話中指責此信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動搖性”,是向党進攻。此後,會議發生轉向,開展所謂批判“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鬥爭。8月16日,中共八屆八中全會通過《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和《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等檔案。廬山會議後期對彭德懷的批判和在全黨開展的“反右傾”鬥爭,不但使經濟工作中的糾“左”努力一度中斷,更重要的是,它使黨內正常的政治生活原則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廬山人民劇院(解放廬山大禮堂改為此名)召開了工作會議,由毛澤東主持會議討論了工業、糧食、財貿、教育等問題,重點是工業問題會議通過了《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又稱《工業七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又稱高教六十條》)以及《關於輪訓幹部的決定》這次廬山會議是一個講求務實的會議,對於國民經濟堅決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拉開了在此後三年中國經濟高速的序幕,使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人民劇院舉行會議的原定議程,一是討論和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擬提交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二是討論國民經濟的年度計畫但在開幕式上,林彪突然搶先發言,大講毛主席是天才,堅持要設國家主席陳伯達、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人在各小組會上發言,充分肯定和支持林彪的發言,建議在新憲法中恢復"國家主席”一章毛澤東很快就識破了這是林彪集團要進行篡黨奪權的一個陰謀,於8月31日發表了《我的一點意見》全會按照毛澤東的意見,對陳伯達進行揭發批判會上,中央宣布對陳伯達進行審查九屆二中全會結束後,黨中央和毛澤東採取一系列措施,削弱了林彪集團的權勢,打亂了他們的陣腳,使他們陷於被動的境地林彪最後鋌而走險,策劃武裝政變,最終落得個叛國投敵、葬身異國的可悲下場。

交通概述

市內有從長途汽車站出發的直達旅遊專線,票價15元,50分鐘左右即可上山。廬山盤山公路有400多個彎,沿途風景秀美,不過暈車的遊客最好提前準備暈車藥和塑膠袋。
步行上山也是很好的選擇。有多條線路可以上廬山:1. 好漢坡,起點位於九江市廬山區蓮花洞的好漢坡公園,是清末英國傳教士修建的大路; 2. 九十九盤山路,起點位於九江市九江縣石門澗風景區附近,是明朝時期開鑿的古道; 3. 三疊泉登山道,起點位於九江市星子縣海會鎮三疊泉風景區,沿途泉水潺潺,綠樹成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