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座落廣州市白雲區,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改制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為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廣東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教育集團牽頭單位、廣東高職院校試點自主招生單位。

學院前身是創建於1963年的廣東省農業機械化技工學校,歷經“廣東省農業機械技術學校”、“廣東省農業機電學校”、“廣東省機電學校”發展階段,於2001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設有南、北兩個校區,占地面積達807畝,建築面積25萬多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達11148萬元,有國家級實訓基地4個;開設有9個二級學院,1個部,開辦專科專業49個;有專任教師761人,全日制在校生約1.5萬人。

基本介紹

  • 所屬地區中國 廣東 廣州
  • 主管部門廣東省
  • 學校官網http://www.gdmec.cn
  • 中文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英文名: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on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 簡稱:廣東機電學院
  • 創辦時間:1963年
  • 類別:公立院校
  • 學校類型理工
  • 屬性: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2012年)
    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單位(2016年)
    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 現任校長鄭偉光
  • 校訓:修德強能、崇實鼎新
  • 主要院系:汽車學院、機械學院、電氣學院、信息學院、經濟貿易學院、外語學院、物流學院
  • 學校地址:廣州市白雲區同和蟾蜍石東路2號 
  • 學校代碼:12743
  • 主要獎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2016年)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規模,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校園文化,學校標識,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63年,廣東省農業機械化技工學校創建,隸屬廣東省農業廳管理。
1964年2月,學校建成,遷入嘉禾新校址。廣東省農業機械管理局成立,學校劃歸該局領導,校址遷往廣州北郊嘉禾墟原廣東生物藥廠舊址。
1965年9月,經省農業機械管理局同意,並向省教育廳、勞動局備案,正式改為半工半讀農機化學校(中專)。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1968年,學校因文革停辦。
1973年,省委批准學校復辦。學校暫與省機械學校合併辦學,校址在廣州石牌南秀村,開設機械製造與農機化兩個專業。
1974年,經省委批准,學校與省機械學校分開,校址遷到廣州市沙太公路紅路埂。為廣東省農業機械技術學校,歸省第一機械工業局領導。
1983年,學校開設出版《廣東農機校刊》。
1992年2月22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同意“廣東省農業機械技術學校”易名為“廣東省農業機電學校”。
校園一景校園一景
1994年1月5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將學校定為廣東省省(部)級重點普通中專學校。12月26日,省政府辦公廳同意“廣東省農業機電學校”易名為“廣東省機電學校”。
1998年10月,學校順利通過“國家重點中專學校”複評。
1999年,學校被列為省重點一級學校。
2001年5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在廣東省機電學校的基礎上設立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5月31日,通過教育部備案。
2011年,學院發起組建廣東機電職教集團。
2012年,學校通過第二批“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驗收,獲得“廣東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稱號。
2014年5月,學校入選教育部100所試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單位。
2016年,廣東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確定學校為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單位,建設期為4年。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校門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校門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共有9個二級學院(汽車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物流學院、外語商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1個部(基礎部),開辦專科專業49個。
專業設定
院系專業學制
汽車學院
汽車電子技術
三年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三年
汽車行銷與服務
三年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
三年
工程機械運用技術
三年
新能源汽車技術
三年
機械工程學院
數控技術
三年
模具設計與製造
三年
機械設計與製造
三年
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
三年
電氣工程學院
光伏發電技術與套用
三年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
三年
建築電氣工程技術
三年
建築智慧型化工程技術
三年
機電一體化技術
三年
電氣自動化技術
三年
工業機器人技術
三年
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網路技術
三年
軟體技術
三年
套用電子技術
三年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三年
移動通信技術
三年
嵌入式技術與套用
三年
工業設計
三年
物聯網套用技術
三年
計算機套用技術
三年
智慧型控制技術
三年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三年
藝術設計
三年
電子商務技術
三年
廣告設計與製作
三年
室內藝術設計
三年
經濟貿易學院
國際貿易實務
三年
會計
三年
金融管理
三年
財務管理
三年
物流學院
物流管理
三年
報關與國際貨運
三年
市場行銷
三年
工商企業管理
三年
物流工程技術
三年
連鎖經營管理
三年
外語商務學院
商務英語
三年
套用英語
三年
套用日語
三年
旅遊管理
三年
旅遊英語
三年
國際商務
三年
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工作
三年
資料來源: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76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217人,占總數的28.5%,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529人,占總數的69.51%,具備雙師素質的594人,占總數的78.06%;聘請企業兼職教師624人,兼職教師承擔B類和C類課程比例為52%。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南粵優秀教師6人,廣東省級教學名師1人,廣東省級特支計畫教學名師1人,高職教育專業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級優秀青年教師4人,“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6人,廣東省級教學團隊5個,廣東省級高層次技能型兼職教師35人。
南粵優秀教師:申輝陽、陳力捷、漆軍、陳捷等
廣東省級教學名師:漆軍
廣東省級特支計畫教學名師:漆軍
廣東省級教學團隊:物流管理專業優秀教學團隊(鄧汝春,2014年)、軟體技術優秀教學團隊(邱煥耀,2015年)、套用電子技術專業教學團隊(馮利峰,2015年)、電氣自動化技術創新教學團隊(負責人徐月華,2014年)、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教學團隊(翟小兵,2015年)

教學建設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項,廣東省級示範性專業3個,廣東示範校建設重點專業3個,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4個,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育專業1個,廣東省一類高職教育品牌專業2個,二類高職教育品牌專業29個,廣東省特色專業5個;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3個,廣東省級實訓基地6個,廣東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7個;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廣東省級精品課程17門。
中央財政支持的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電子技術
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專業:物流管理、模具設計與製造、軟體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
廣東省級示範性專業:數控技術、套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廣東省級示範性建設重點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數控設備套用與維護、汽車裝配與製造技術
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育專業: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廣東省級高職教育品牌專業一覽表
類別專業
一類品牌專業
套用電子技術、數控技術
二類品牌專業
工業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機械設計與製造、光伏發電技術與套用、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電子技術、報關與國際貨運
資料來源:
精品課程一覽表
類別課程名稱負責人立項時間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喬西銘(張先鋒)
2013年
廣東省級精品課程
汽車裝配技能實訓
荀斌
2013年
所輝
2013年
何冰強
2013年
機構綜合套用與分析
曾德江
2013年
曾德江
2013年
高立新
2013年
吳冬才
2013年
漆軍
2012年
何冰強
2012年
鄧汝春
2010年
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實習
申輝陽
2010年
余蔚荔
2009年
陳力捷
2008年
數控銑綜合實訓
漆軍
2008年
電器產品強制認證
佘少華
2007年
徐麗香
2006年
徐芸、陳力捷
2005年
資料來源:
省級以上實訓基地一覽表
類別基地名稱批准時間
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汽車維修實訓基地
2005
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2010
套用電子技術實訓基地
2011
物流管理實訓基地
2013
廣東省高職教育實訓基地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實訓基地
2012
機電一體化技術實訓基地
2008
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2009
套用電子技術實訓基地
2013
電氣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
2013
軟體技術實訓基地
2014
資料來源:
廣東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一覽表
基地名稱批准時間
廣東好幫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踐教學基地
2012
北京精雕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
2012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汽車專業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2013
廣州歐佳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機電專業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2013
深圳市金三維模具有限公司模具專業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2013
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汽車專業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2014
綠湖溫泉度假酒店旅遊管理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2014
資料來源:
  • 教學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
截至2017年3月,學校在全國和省市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上共獲取獎項373項。其中,國家級獎項44項,省級特等獎5項、一等獎77項。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廣東省選拔賽比賽中,學校累計獲得一等獎15項,居全省第3。
負責人項目名稱獲獎類別
漆軍
基於職業成長的數控技術專業標準開發與實踐
2014年度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陳力捷
“標準引領、平台支撐、品牌帶動”的汽車專業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創新培養
2014年度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資料來源: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1個廣東省級工程中心,1個廣東省級協同創新發展中心,1個廣東省級協同育人平台,6個校級技術開發中心,4個企業工作站。
廣東省級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建築環境設備節能控制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廣東省級協同創新發展中心: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協同創新發展中心
廣東省級協同育人平台:現代物流及其智慧型裝備協同育人基地
校級技術開發中心:睿機汽車可視化技術協同創新研發中心、計算機軟體工程技術開發中心、物聯網工程技術開發中心、智慧型控制系統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獲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項。
2016年,學校教師發表論文185篇,其中EI以上級別14篇,北大中文核心23篇;人文社科類項目獲省級立項23項,市級1項,總計24項,總經費9萬元;自然科學項目獲省級立項4項,市級立項4項,總計8項,總經費40萬元;橫向項目到帳經費24.94萬元;獲得專利授權23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12項,軟體著作權5項。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負責人獲獎類別
實驗型智慧型人工環境艙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鄧偉光等(合作)
2017年省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5年1月,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60萬冊,有書生及超星電子圖書50萬餘冊,紙質期刊1100餘種,報紙100多種;期刊資料庫2個,博碩學位論文35萬篇。此外還自建有特色資料庫、隨書光碟資料庫、試題庫等文獻資源。
圖書館圖書館
  • 學術期刊
根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編輯出版《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職業教育資訊》2份刊物。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於2001年創刊,設立了技術套用與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特稿、思想政治研究等欄目。2011年,榮獲全國高職高專學報評比一等獎。

合作交流

  • 校地合作
2016年,學校與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牽頭籌建“廣東省城市建設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處設在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內。2015年7月31日,集團與廣州豐田特約維修有限公司簽約成立“廣州豐機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與廣州歐佳機電技術有限公司簽訂籌建“廣東省華南機電創新孵化院”(簡稱“創新院”),試點混合所有制合作辦學。引入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第八分院入駐,設立機電所和園林所。
  • 社會培訓
2016學年,學校各類社會培訓達63625人日,2016年完成“廣東省中等職業學院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班”80名骨幹教師的培訓任務,學校非學歷培訓到款額達529.48萬元,生均學院非學歷培訓到款額352.24元。職業技能鑑定站為社會鑑定總數達7060人次;是廣東省安全生產知識考試點11個單位中學校是唯一一家有兩個考試點的單位,2016學年為社會特種作業人員鑑定6793人次。
教學樓教學樓
  • 對口支援
2016年,學校對茂名職業技術學院陽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以及廣西梧州職業學院5所高職院校實施了對口支援。2016年5月份開始,學校結合彭田村的實際,全力、全面、迅速鋪開扶貧開發工作。
  • 國際合作
2005年開始,經省教育廳批准,學校與北悉尼學院合作的旅遊管理專業作為中澳TAFE項目正式招生。2012年10月,捷豹路虎中國卓越培訓項目廣州中心在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啟動。2016年,學院19名學生於前往修平科技大學進行為期1個學期的學習交流,雙方學校學分互認。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實訓樓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實訓樓

校園文化

學校標識

  • 校徽
校校徽呈圓形,主體顏色是藍白兩色,以學校全稱的首字廣的“G”作為創意藍本變形設計,“G“字弧形外部是一個齒輪,代表“機”,內部似繞成的電機線圈,代表著“電”;“G”的上下接通線圈,使其進入工作或充電狀態,並源源不斷地提供電力,使齒輪不斷運轉,象徵學校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內部的陰影部分像一個涅槃鳳凰,象徵學校的未來充滿生機和希望。校徽外環上方是中文校名,外環下方是英文校名。
校徽校徽
  • 校旗
學校校旗為白色長方形旗幟,學校校徽居中,校徽下方為學校中文校名。

文化傳統

  • 校訓
修德強能、崇實鼎新
  • 校園活動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共成立學生社團組織49個。推行“六個一”工程,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志願者服務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2016年獲得4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訓練計畫。舉辦“機電大講壇”等系列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藍祥龍
黨委副書記、院長
鄭偉光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陳今來
黨委副書記
蘇衛東
黨委委員、副院長
王勇、陳力捷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