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厚鄉

廣厚鄉

龍江縣廣厚鄉位於該縣東南部,距縣城35公里,西靠雅魯河,南臨嫩江,東鄰富拉爾基。全鄉幅員面積262.6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屬草原黑鈣土類型,土質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現有耕地16.8萬畝,林地1.4萬畝,草原面積10萬畝,水面控制面積10萬畝,占總耕地的68.4%。

全鄉轄區7個行政村。1個農作物原種場,3個自然屯,常住人口19200人(2017年),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厚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龍江縣
  • 地理位置:龍江縣東南部
  • 面積:262.6平方公里
  • 人口:19200人(2017年)
  • 車牌代碼:黑B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概況,社會事業,

歷史沿革

廣厚鄉名來源於駐地廣厚村名。
廣厚鄉
廣厚村,原名“哈拉台”。清代,1870年(清同治九年)前後,有一名叫“哈拉台”的達斡爾族人最先來此居住,故稱此地為“哈拉台”。1947年10月,為紀念在土地改革中犧牲的村農會主任溫廣厚,將哈拉台村改為廣厚村。清末,哈拉台一帶先後隸屬黑水廳、龍江府管轄。中華民國時期,先後隸屬龍江縣第三區和第二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杜爾門沁鄉保,1938年4月設哈拉台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設定哈拉台區,後改為第二區。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定廣厚鄉。1958年6月,將華民鄉並人廣厚鄉,同年9月改稱廣厚人民公社。1960年將東部地區劃出,設定華民公社。1984年5月,將廣厚公社改為廣厚鄉。

行政區劃

全鄉截止2016年共轄7個村民委員會是
230221202200
210
廣厚村民委員會
230221202201
220
萬發村民委員會
230221202202
220
東陽村民委員會
230221202203
220
北山村民委員會
230221202204
220
一村民委員會
230221202205
220
二村民委員會
230221202206
220
三村民委員會

經濟概況

2004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0.9%。鄉財政總收入實現89萬元,實現人均收入2270元。
廣厚鄉是全縣的產糧大鄉,農業是全鄉的基礎產業。擁有農田井5720眼,水利設備2546套,其中噴灌462套,投資380萬元興建的補水泵站,全部實現電力化,可為80%的水田供水。機械化能力不斷增強,全鄉組建八個機耕隊,擁有大型農業具18台,小型農機具2.6萬台套。
廣厚鄉的南片水田村已成為“南稻”發展之主線。全鄉共有水田5.7萬畝,年產優質水稻3400萬公斤。通過統一品種,推廣大中棚育苗,缽育擺栽技術及系列綠色品牌,收效頗豐。雅嫩牌無公害水稻已小有名氣,為投資商來該鄉從事稻米和稻草加工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瓜菜等經濟作物生產成為該鄉的特色農業。廣厚、東陽等村以種植西瓜、茄子、地瓜、辣椒而享譽各地,成為“中菜”發展之主線。全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4萬畝,瓜菜產品遠銷到海拉爾,滿洲里等地。並鼓勵個人投資,積極招商引資,籌建蔬菜加工點,提高經濟效益。
畜牧業發展迅速。以東陽、北山等為主的養殖業成為“北牛羊”經濟發展的主線,占據了產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全鄉牛、羊、生豬及家禽的飼養量分別達到8500頭、1400隻、22000頭及28萬隻。村村有配種站點,防疫專業隊伍進行防疫滅病。
認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生態環境大為改觀,實施廢棄地改造工程280畝,治理改造荒坡和廢棄地1880畝。
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異軍突起,改變了傳統體制下的農村經濟模式。全鄉共有個體私營企業5戶,個體工商戶220戶,年創利稅60萬元;通過招商引資東晟米業已落戶該鄉,年創利稅28萬元;龍江農業開發科研所成為引導農民科學種田的先進民營科技企業;廣厚村綜合市場連線城鄉,輻射內外;全鄉有5個行政村設立了集市,廣厚村大集的日成交額在6萬元以上。

社會事業

交通運輸長足發展,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及電腦進入農家。廣厚已成為龍廣、富廣公路的交通樞紐。擁有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及電腦用戶為3880戶,8990戶,168戶。人均居住面積達32平方米,76%的住房實現磚瓦化,有的還住進了樓房,人們用於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娛樂文教等消費支出與改革開放相比分別增加了85.3倍,74.2倍、42.4倍。
全鄉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協調發展。教育、衛生、計畫生育、十星級文明創建等取得顯著成效。幾年來,對教育投資200多萬元,建成了鄉中學綜合教學樓和辦公樓,新建、兩所標準化國小教學樓,改造6所國小,村衛生所、鄉衛生院都達到了標準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