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之戰(清朝和南明的戰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廈門之戰,指的是1651年(順治八年),清廷乘鄭成功南下攻打廣東之際,令張學聖、黃澍、馬得功襲占廈門的戰役,此戰最後鄭軍雖然收回廈門,但財物大量被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之戰
  • 地點:廈門
  • 時間:1651年(順治八年)
  • 參戰方:清朝、南明
  • 結果:鄭成功在廈門的財物大量被奪
  • 主要指揮官:鄭成功、鄭鴻逵、施琅
  • 主要指揮官:張學聖、黃澍、馬得功
背景,過程,鄭軍攻粵,後防空虛,鄭軍回防,後續,評價,

背景

1650年(順治七年)七月,鄭成功從廣東敗回,沒有實現以潮州為基地的願望。在兵力上,他已經在鄭氏集團中嶄露頭角,擁有的地盤卻小得可憐。鄭成功暗自決心首先要像他的父親鄭芝龍一樣成為鄭氏集團公認的霸主。八月,他帶領舟師向廈門(當時的名稱是中左所)進發,趁建國公鄭彩引兵外出,廈門只有鄭彩之弟定遠侯鄭聯據守的機會,襲取該島。他採納施郎的建議,以親親通好為名,先給鄭聯送去稻米一千石,要求鄭聯讓自己的軍隊登岸。鄭聯正因為缺糧發愁,又認為成功畢竟是自家人,爽快地答應了。八月十五日,鄭成功軍全部到達廈門,突然將鄭聯部士卒繳械,隨即捕殺鄭聯。鄭聯的部將陳俸、藍衍、吳豪等人都被收編。鄭彩部下將領楊朝棟、王勝、楊權、蔡新等人也在鄭成功的招徠下,漸次來歸。鄭彩失去了兵權,歸老於家。
鄭成功吞併了鄭彩、鄭聯兄弟的兵將、船隻,又取得廈門一帶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實力大大增強,從而改變了鄭芝龍降清後原鄭氏集團各自為政的局面。由於兵員激增,糧餉的來源成了他面臨的首要問題。正在這時,鄭成功得到廣東傳來的訊息,惠來縣失守,“潮陽山賊復起,不服追征”。他的叔父定國公鄭鴻逵在潮州地區籌集糧餉由於賦額太重,引起百姓的反抗,又受到優勢清軍的壓力,已經陷入困境。十月,鄭成功決定親自帶領主力前往潮州,留堂叔鄭芝莞率領阮引、何德部水師、藍登部陸師守御廈門。

過程

鄭軍攻粵

1651年(順治八年)正月,鄭成功軍到達廣東南澳,鄭鴻逵引兵來會。兩人商議後決定鴻逵回廈門,部眾交成功統一指揮攻取潮、惠。當時,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藩下的軍隊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廣東的局勢,鄭成功的舟師可以稱雄於海上,但陸戰較弱,征取糧餉必需占領較大的地方,而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實現。
左先鋒施琅認為廈門初定,主力遠征清方兵力較強的地方,有可能變生意外。他知道鄭成功性格剛強,不敢直說鄭軍同閩、粵兩省清軍相比兵力處於劣勢,更不便以疏間親地說鄭成功的叔父未必能保住廈門,於是,他面見成功時假託自己頭天夜間做了一個夢,預示出師前景不利,請鄭成功慎重考慮。鄭成功並沒有聽出施琅弦外之音,認為他白日說夢,心存膽怯,阻礙自己的戰略部署。當即下令把施琅的左先鋒印和部下兵將移交副將蘇茂掌管,讓施琅隨定國公鄭鴻逵一道回廈門。三月初十日,鄭成功舟師進至大星所(今廣東平海海口),伙兵上岸砍柴,被清兵和當地百姓趕走。鄭成功大怒,傳令紮營,進攻大星所城。部將萬禮奉命阻擊惠州來援的清軍,在龍盤嶺伏擊得勝,全殲惠州來援之敵。三月十五日,鄭軍攻克大星所,繳獲了城中屯積的一些米谷。

後防空虛

就在鄭成功大軍由海上進攻廣東的時候,清朝福建巡撫張學聖、巡道黃澍、福建右路總兵馬得功獲悉鄭成功主力已經南下,廈門守兵單薄,他們對於鄭氏家族壟斷對外貿易積累下的巨額財富早就垂涎三尺。三人密議後,於閏二月二十七日調集軍隊乘坐小船渡海偷襲廈門。
守將前沖鎮阮引、後沖鎮何德被擊敗,率領舟師撤至金門(浯州),鄭芝莞驚惶失措,乘船逃跑。三月初一日,清軍攻入中左所城內,倉猝之間成功的妻子董氏帶著鄭經懷抱祖宗牌位乘小舟逃至鄭芝莞船上。寄居廈門的大學士曾櫻自殺。清軍占領中左所後,把鄭氏家族的金銀財寶掠奪一空,出征將領的家屬也深受其害。除了兵丁搶得少數財物以外,大部分金錢落入了張學聖、黃澍、馬得功的腰包。從各種史料來看,這批財物的數量相當驚人,鄭成功致父書中說:“掠我黃金九十餘萬,珠寶數百鎰,米粟數十萬斛,其餘將士之財帛、百姓之錢穀何可勝計。”鄭鴻逵在致其兄鄭芝龍信中也說:清軍“侵掠中左,男女遭慘,不可勝數,寶物黃金,計近百萬。”

鄭軍回防

三月十二日,張學聖、黃澍到廈門作短暫停留後,馬得功仍留在島上。這時,鄭鴻逵帶領從廣東返回的部分軍隊到達廈門,“復將城圍住”。馬得功向張學聖求援,張派漳州參將馮君瑞領兵六百往援,遭到鄭軍阻擊,不能進城。馬得功被困在中左所城內,無法脫身,又估計到鄭成功主力回師後必遭滅頂之災。於是,他派人去安海向鄭芝龍的母親求情,請黃氏寫信給鄭鴻逵讓他網開一面,放清軍返回大陸。鄭鴻逵礙於母命,除了歸還繳獲的鄭芝豹提供的八艘船外,另派三十艘兵船將馬得功及其部眾送回大陸。
當使者帶來廈門失守的訊息時,鄭成功大為震驚,部下將士擔心親屬安全,“哭聲遍聞”,一致主張回師廈門。三月二十五日,鄭成功率舟師從大星所一帶返航;四月初一日到達廈門,清軍馬得功部已逃回大陸。他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極為憤怒,“引刀自斷其發,誓必殺虜。又傳令不許芝莞及定國(鄭鴻逵)與諸親相見。曰:‘渡虜來者澄濟叔(鄭芝豹),渡虜去者定國叔,棄城與虜者芝莞功叔,家門為難,與虜何乾?’”
鄭鴻逵寫信請他回中左所城,他派人回答道:“定國公與虜通好,請我似無好意。回報定國,謂不殺虜,無相見期也。”鄭鴻逵自知鑄下大錯,回信說:“馬虜之歸,蓋以吾兄(鄭芝龍)身在於清,重以母命故耳。不然,我亦何意何心也?侄有疑吾之言,不亦惜乎?”隨即交出全部軍隊,不再參與成功軍事,只留下部分船舶從事對外貿易,自己搬往白沙居住。四月十五日,鄭成功紮營於廈門澳仔(據陳碧笙考證為今廈門大學校址),召集諸將追查廈門失守的責任。
鄭芝莞應召而來,鄭成功責備道:“吾南下時,未敢以地方城池付汝,是汝自請水陸撥鎮付汝提調,有失依軍令。今有何說?”鄭芝莞歸罪於阮引未能阻止清軍登入。鄭成功說:“水師未敗,而汝先搬物,身已在船矣。”下令推出處斬,諸將跪請從寬處理,成功不聽,將鄭芝莞斬首傳示軍中。阮引也被處斬;何德革職,捆責一百二十棍;藍登免罪。

後續

1652(順治九年)冬,清廷有意招降鄭成功,得到報告說鄭成功因廈門財產被搶,“藉口索債,興兵結怨”,對撫、道、鎮臣瓜分財寶隱匿不奏大為憤慨,把張學聖、馬得功、黃澍和巡按御史王應元革職,扭解京師,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會審。張學聖、馬得功、黃澍拚死不招,一口咬定城中並無財寶,若有私分情形,“甘願凌遲處死”。這筆龐大的財富估計當事人用了相當一部分賄賂承審官員,結果三法司議罪時“三四其說”(題本後朱批語),游移不定,最後草率了事。

評價

顧誠《南明史》:如果鄭成功此舉目的在“勤王”,就必須同清平南、靖南、定南三藩進行大規模的陸上戰鬥,鄭成功未必有這樣大的決心和兵力。……可見,鄭軍的幾次進攻廣東(包括1649年進攻臣屬永曆朝廷的郝尚久所據潮州府都是為了“屯田”,即搜括糧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