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I.

康德,I.

18世紀後半期德國哲學家,德國哲學革命的開創者,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學史上二元論先驗論和不可知論的著名代表,有重大貢獻的自然科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德,I.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哥尼斯堡
  • 出生日期:1724年4月22日
  • 逝世日期:1804年2月12日
  • 職業: 哲學家
  • 畢業院校:哥尼斯堡大學
  • 主要成就:德國哲學革命的開創者
介紹,生平和著作,哲學思想,評價及影響,

介紹

康德,I.
18世紀後半期德國哲學家,德國哲學革命的開創者,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學史上二元論、先驗論和不可知論的著名代表,有重大貢獻的自然科學家。康德所處的時代,是資產階級革命風暴席捲歐洲大陸的時代,但當時的德國還處在封建專制和割據的落後狀態。同荷、英、法等國相比,德國的資產階級無論在經濟、政治、思想各方面都較落後,既嚮往革命,又不敢真正擺脫對封建統治階級的依附。康德作為德國資產階級的哲學代言人,其思想體系所包含的複雜矛盾,是當時德國資產階級二重性在哲學上的反映。從整體上看,康德的哲學思想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可以分成先批判期、過渡期與批判期幾個階段。
在先批判期,康德既受著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哲學的影響,又含有與近似於泛神論的思想並存的唯物論因素,在天體演化問題上還表現出了辯證法。在批判期,康德創立了獨特的批判哲學體系,推翻了當時在德國大學占統治地位的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的形上學。批判哲學提出了一些深刻的思想,如關於克服經驗論與唯理論各自的片面性,關於認識的能動性,關於在一定方面的思維中產生矛盾的必然性,關於人必須把自己與別人當作目的等等,從而為德國古典哲學的能動性、辯證法、人本主義思想開了先河,成為近代西方哲學影響深遠的一個新開端。

生平和著作

康德生於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歸屬蘇聯,改名加里寧格勒)的一個小手工業者家庭。父親是皮匠。母親是一個堅信篤行的虔誠派教徒,頗有學識。
康德8歲到16歲,就讀於腓特烈公學,成績優異。他的拉丁文基礎很好,喜歡讀盧克萊修的。
1740年康德進科尼斯堡大學學習,並與沃爾夫學派的副教授M.克努村結下親密友誼。在克努村影響下,康德接觸到I.牛頓的科學思想。
1746年離校前,康德完成長篇論文。他在論文中指出,在關於力的量度問題的長期爭論中,笛卡爾派與萊布尼茨派各自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真理性。他離開大學後,當了8、9年家庭教師,1755年以拉丁文論文得博士學位。不久又提出《對形上學知識的基本原理的新解釋》,通過答辯後,開始在柯尼斯堡大學擔任沒有固定收入的編外講師。 1756年為了申請教授職位, 提出進行答辯。這個時期的代表性著作是1755年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與天體論》,它第一次在長期統治人們思想的形上學自然觀上打開了缺口。
1766年康德擔任王室圖書館副館長,這時他才有固定職位和固定薪俸。1770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學邏輯學和形上學教授,並提出論文,進行答辯。1755年以後,康德發表的重要論著還有:《論證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根據》(1762)、《試將負量概念引入哲學》(1763)、《對優美與崇高感情的考察》(1764)、《以形上學的幻夢闡釋一位親見幽靈者的幻夢》(1766)和《論區別空間中各個位置的基本根據》(1768)。
1769年是康德的哲學思想發展的關鍵一年。由於受英國經驗主義影響,特別是省察到D.休謨所提的有關因果聯繫有無必然性問題的重要意義,他從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哲學的"獨斷的美夢"中猛醒過來。開始從"先批判時期"向"批判時期"過渡。
1780年, 康德用 4、5個月時間寫出,他的哲學思想進入批判時期。在1781~1790年的10年間,構成批判哲學體系的《純粹理性批判》、、三部巨著相繼問世,另外還刊行了、以及其他10多篇論著。在德國,康德的聲望日隆,到90年代,各大學都講授康德哲學。他的新哲學在德國的影響不斷增長。早在70年代,康德已參與哲學系的領導,後來進入評議會,還擔任過兩屆柯尼斯堡大學校長,1792年起擔任柏林科學院哲學部主席。
90年代康德出版的重要著作有:、、、、,以及逝世之前由他的朋友編輯出版的、和等。
178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威廉二世即位,德國的政治氣氛發生了變化。康德在1793年出版的,把宗教歸結為道德,並且批評了教會,專制政府強令康德永遠不得講授和撰述宗教問題,康德上書作了承諾。1797年威廉二世死去,康德自動解除了諾言。
1797年康德完全停止教學之後,從事撰寫,尚未完成,1804年在家鄉柯尼斯堡逝世。
康德全集由普魯士科學院、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科學院和哥丁根科學院先後編輯。從1902年開始,至1985年已出版至第29卷第一分冊(第25、26兩卷尚未出版)。
康德著作的中譯本有:《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譯本名為,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藍公武譯,196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中譯本名為,龐景仁譯,197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唐鉞譯,195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關文運譯,196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上、下冊,宗白華、韋卓民譯,196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哲學思想

康德,I.
先批判期哲學在先批判期,康德在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里,生動地解釋了無限宇宙的各部分在空間中的聯繫,探索天體的根源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提出了在天文學史上有重大意義的太陽系自然形成的"星雲說"。他立足於牛頓力學,而在世界觀上卻超出牛頓。R.笛卡爾曾說,只要有物質和運動,就可以構造出世界。康德進而說只要給我物質,就可以構造出世界。認為宇宙中的物質微粒自身有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相互鬥爭產生元素的運動,運動是自然的永恆的生命。趨向引力中心運動的元素,由於斥力作用,從直線運動向側面偏轉,形成圍繞引力中心的圓周運動。由於物質自身的運動,經過一系列自然發展過程,形成了太陽系和宇宙,根本不需要外力推動。所以在整個運動變化過程中,上帝不起任何直接作用,元素本身是生命的源泉。
康德還承認上帝創造物質,不過,他並沒有給予這種觀點以重要意義。他所強調的只有一點:整個宇宙、整個天體系統是物質基於自身運動自然形成的。特別是他取消了牛頓的"第一推動力",進一步限制上帝的作用,以物質自身運動發展的辯證法代替牛頓的純由外力推動的機械論。
這一時期他持上帝是無所不在的理性秩序的近似泛神論的觀點,對因果律表示懷疑;提出道德行為根本在於個人意志決定的觀點。
過渡期哲學60年代末,康德全面地考慮了休謨對因果律的疑難,他欣賞休謨根據經驗論對因果聯繫觀念的起源問題所做的分析,認為這種分析很有啟發性,但是堅決反對休謨否認因果聯繫必然性的錯誤結論。他在過渡時期主要考慮 3方面的問題:歐幾里得幾何學及自然科學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觀有效性;人類自由的可能性;從以上兩方面必然涉及到的空間、時間的性質。
康德1770年提出的就職論文《感覺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理》標誌著過渡時期的開始。他認為人感覺到的只是現象,理智世界才表象真實的世界。空間、時間是心靈的內在條件,零星的彼此孤立的感覺在空間、時間先天規律安排之下成為現象。現象是物在與主體的關係中表現的樣子。根據純概念才能認識實在世界。康德認為牛頓的絕對空間和時間的理論是一種虛構,又認為G.W.萊布尼茨關於空間時間是事物之間關係的觀點不能成立,認為這種空間時間觀點與歐幾里得幾何學顯然不能協調。這篇文章所提出的空間時間的新理論是他改變方向的重要一步。
批判期哲學在這個時期,康德建立起獨特的批判哲學體系,其中包括以先驗論、二元論和不可知論為基本特徵的認識論,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倫理學、美學等。
認識論康德從深信自然科學的可靠性出發,直接批判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片面性,力圖把兩派哲學的合理方面結合起來。主張從人類的認識本身入手,認識自然,利用自然。在康德看來,數學和自然科學是純理性的重要成果,是人類認識的完滿典型,它們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如能解釋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就可洞察知識的底蘊。本著這個信念,康德不僅反對休謨的懷疑論,而且認為J.洛克的經驗論也說明不了這個問題。
康德提出,數學命題和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如因果律)都既是先天的又是綜合的(見先天綜合判斷),"形上學"如要成為一門可靠的學問,其論斷也必須是先天綜合性質的。康德以前的唯理論者主觀上打算憑矛盾律建立哲學體系,他們注意到知識的必然性,而忽略了新知識更可貴的問題,實際上常把根本不是憑矛盾律得來的道理錯誤地當作是僅憑矛盾律就可以得來的。英國的經驗論哲學家則認為知識大部來自感覺經驗,根本抹煞知識的必然性和嚴格的普遍性。康德認為以上雙方都不知道有先天綜合判斷。前者把一些先天綜合判斷錯誤地當作了分析判斷(見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後者把一些先天綜合判斷視為沒有必然性和嚴格普遍性的單純來自經驗的綜合判斷。因此,他提出先天綜合判斷,作為總的問題。
康德的認識論所要解決的主要是數學命題和自然科學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據問題。康德承認知識的內容或材料來自感覺,感覺是對象刺激了人的感官以後產生的觀念。知識是從感覺開始,從經驗開始的。但是,人的認識活動是否象洛克說的那樣簡單?感覺雖然表象著對象,但它是人的感覺,是人的意識的活動,它的產生有無主觀方面的必要條件?再進一步,從人的整個認識活動看,主觀上必不可少的條件是什麼?洛克僅僅著重分析了作為認識材料的感覺的來源,卻並未充分考慮認識有無主觀的必要條件。他肯定心靈是一塊白板,在這個前提下,主要是就個人的意識的發展考察觀念是如何在經驗中逐步積累起來的。
康德的創新的研究方法,是從我們確已掌握著具有必然性和嚴格普遍性的先天知識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出發,來剖析它的可能性的條件的。經驗論者提出個人的觀念怎樣形成的問題,採用心理學方法。康德提出知識的必然性和嚴格普遍性問題,因此,另闢蹊徑,採用"先驗"方法。
所謂先驗的方法,同二元論、不可知論相互聯繫,表現了康德認識論的根本特徵。康德在批判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片面性時,提出"思維無內容是空的,直觀無概念是盲的"。只有這兩者聯合起來,才能產生知識。但是,康德認為人們所得到的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的知識是純主觀的,絲毫不反映作為客體的物自體,從而表現了不可知論的特徵。但從產生知識的條件來看,康德除了主要肯定純先天的思維形式作為根本條件外,也承認物自體的客觀條件,即物自體刺激感官產生絲毫不反映物自體的感覺表象或現象。這又表現了先驗唯心論與二元論的特徵。
在具體論述知識產生的過程中,康德認為,認識能力共有三個層次,從感性開始,然後是知性,最後是理性;先天的感性形式是空間、時間,先天的知性形式是範疇,理性則是處於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級的綜合能力。
康德認為,認識在感性階段主體就已經提供了空間與時間兩個必要的形式,空間是感覺到在我們以外的事物、感覺到不同的事物互相外在和居於不同地點的必要條件;時間是知覺到不同的事物有先有後或共同存在的必要條件。只要出現感覺就必定都已經在空間、時間形式的框子裡面。空間、時間是人類的感性的先天形式,是認識感性階段的必要條件。
在認識中,如果構想空間、時間不包含感覺對象,那就是純直觀。歐幾里得幾何學的圖形不是經驗的,經驗的圖形不能有必然性和嚴格的普遍性。幾何學的三角形不涉及量的大小,也不存在於任何一定的地方,它表示的只是由三邊構成的平面圖形。可是它並非抽象的概念,它是三角形概念見諸純直觀的形狀,幾何學所以能採取這樣的方式,沒有空間純直觀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空間作為純直觀,是幾何學的必然性的條件,幾何學是規定空間性質的科學。而空間又是感性的先天形式,一切感覺都以空間為必要條件,這是幾何學對一切事物有普遍效用的原因。算術和代數所計算的數目,也不表示任何經驗中的具體東西,一就是一,不是一枝筆或一張紙。數目是一個單位一個單位在純直觀中的綜合。這個純直觀就是時間。而時間又是感性的先天形式,所以算術和代數才有必然性和嚴格的普遍性,才有客觀的有效性。
空間是外感官的形式,時間是內感官的形式。一切來自外面的感覺,都在空間裡面;意識中的一切觀念,都在時間裡面。由於來自外面的感覺,必定也進入我們的意識之中,所以,空間是外來觀念的先天條件,時間是不拘內外一切觀念的先天條件。
但是,如果離開了人,就不能說事物仍然在空間、時間裡面,這時顯然無法承認事物原來就有空間、時間性質。空間、時間的性質是人的感性形式印記,並非事物自身的性質。正是基於這種觀點,康德得出我們的認識對象只是現象而非物自體的結論。認識限於現象,這是批判哲學與先批判時期思想的分水嶺。空間、時間只是現象存在的必然條件,超出現象,無所謂空間、時間,從而認識只限於現象,不能認識物自體。康德通過物自體,表現了他調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和把信仰限制在知識之外,為信仰留地盤的傾向。因而,康德把靈魂不死、上帝存在和意志自由都歸屬物自體領域。
在康德看來,以上說明是把認識的感性階段孤立起來進行考察,實際上,認識是感性與知性的結合。從知識的形成看,知性的作用極為關鍵。
感性的先天形式,主要是以對象的刺激為前提,接受印象。知性主要是一種主動的活動,它利用由自身所產生的純概念把觀念聯繫起來,構成判斷。知性是主動下判斷的能力。從傳統邏輯所列舉的各種判斷形式,可以發現知性在聯結觀念時的不同功能和不同活動。知性聯結觀念的全部功能表現在四個方面:量的方面有統一性、多數性和全體性,質的方面有實在性、否定性和限制性,關係方面有實體性、因果性和互動性,樣式方面有可能性、存在性和必然性。這些就是知性擁有的12個範疇。這12個範疇是知性的根本形式,它們不是從經驗引申來的,它們有必然性和嚴格的普遍性。知性本身是一個統一體,它的主動性表現為從上述不同方面聯繫觀念從而得出不同形式、不同性質的判斷,因為每一種判斷都以一定範疇的特定含義為根據,在判斷中賦予對象以某種特定的規定性。
康德進一步認為,知性從根本上說是綜合的活動。綜合比分析更根本。沒有綜合活動所產生的整體,沒有可供分析的對象,就不可能進行分析。知性作為認識主體,是以先天的12範疇為框架進行綜合統一活動的"自我",這個作為一切認識前提的、主動的、統一的"自我",不是經驗的意識,是根本的純意識,它是認識的根本條件。離開了這個根本條件,就只能有零散的感覺印象,永遠不會產生具有統一性的知識。所以,根據康德的論證,"統覺"(自我意識)的先天的綜合統一性(即知性本身)既是經驗的可能性條件,又是經驗對象的可能性條件。為了溝通知性的先天範疇和來自感覺的後天材料兩方面之間的聯繫,康德另外提出范型作為中介,范型是知性範疇把握感覺現象的特定的綜合方式,是被賦予特殊規定性的時間。空間是外感官的形式,時間是內感官的形式。但時間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因為一切現象都在時間中發生和繼續存在,一切對於對象的直觀都必然進入時間之中,對於外邊現象的感覺,如被意識到也必然在時間裡面。所以,一切感性材料必定通過時間全部成為知性的對象,為知性的先天的綜合統一性所統攝。另一方面範疇必然並且只能通過時間形式才能獲得材料,才能起綜合統一作用。沒有感覺材料,範疇只是純思維形式,沒有實際用處。範疇必須時間化,必須通過時間套用於現象。例如:因果範疇如果時間化,其含義就是必然的繼續,必然的繼續就是因果範疇與現象的中介。現象之間的必然繼續,是因果範疇通過時間統攝現象的結果,同時也是對於現象因果聯繫的認識。作為自然科學基本原理的先天綜合判斷,是時間化了的先天範疇含義的表述。因果律就是時間化了的因果範疇內容的表述。自然科學的其他基本規律也是如此。因為自然科學基本原理的根據是知性的範疇,所以康德得出知性向自然界頒布規律的唯心主義結論。
康德認為在建立科學的"形上學"之前必須先確定認識的對象和範圍,因此,必須了解先天綜合判斷的可能性。先天綜合判斷的可能性在於知性的先天範疇通過時間的范型對一般的感覺材料進行綜合統一的能動活動。康德認為,認識的對象只是現象,本體屬於人永遠不能認識的範圍。人的理性從本性上要求認識終極的無條件的東西。理性是處於知性之上的最高一級的綜合能力,理性對經驗進行最廣泛的綜合。理性的要求永遠達不到目的,我們的認識永遠是有條件的,是無止境的現象。如果理性把相對的現象絕對化,自以為已經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就必然陷於假相。康德以自己的批判哲學為根據,對以前盲目追求絕對真理的"形上學"體系作了系統的批判。他認為過去的形上學陷入以下三種假相:把心靈當作精神實體,斷言心靈不朽;把世界當作給定的整體,作出種種不同的臆斷;把上帝當作絕對的實在,肯定它必然存在。康德指出把心靈當作精神實體是錯誤的推論,因為這是把作為一切認識的先天條件的自我當作對象,而這個先驗的自我只是認識的主體,永遠不可能成為認識對象;康德對三種不同的關於上帝存在的論證,即本體論的論證、宇宙論的論證、目的論的論證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統批判。
康德關於超出經驗的認識世界整體必然陷入假相的闡述,對發展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有啟發性。他以基督教神學以及萊布尼茨 -沃爾夫的唯心論為一方,以機械唯物論為另一方,從量、質、關係、樣式四個方面把雙方的觀點嚴格對立起來,指出雙方都用歸謬法推翻對方的論點,形成四組矛盾觀點即"二律背反"。他認為人類理性要求認識絕對完整的世界本身,而世界本身不能認識,所以理性必然武斷地採取一種觀點,拒絕另一種觀點,因而,陷入矛盾是必然的。從人類的認識看,作為現象的自然界永遠是有限的,但又永遠在擴大延伸著,而雙方都把它當作給定的世界整體,從主觀上進行臆斷。
康德認為理性在認識方面並非沒有重大的積極作用。理性雖不能象知性那樣提供關於自然界的知識,但理性由於其本性而要求認識上的全體性和系統性,以達到理念所要求的完整。這在經驗中雖不能實現,但由於理性的①異中求同、②同中求異和③求連續性的諸原則指導著知性不斷擴大並深入認識現象,從而使知識趨向於最大統一的完整體系。這就在認識上起了最高的作用。
倫理學康德的認識論,目的不僅是解釋知識的必然性和嚴格的普遍性,其基本原理和結論與自由這個倫理學的根本問題是息息相關的。只有把人類的有條件的、因果聯續不斷的相對知識限制在與認識主體相關聯的現象範圍以內,才能在另一範圍肯定意志自由。科學知識的必然性、嚴格的普遍性以及根本上的相對性是事實,道德方面的意志自由的絕對性也是事實。照顧雙方的實際,必須承認現象與本體具有質的區別,只有現象才可以認識,但本體又必須構想,必須信仰。所以,限制知識,提出本體,是康德倫理學的前提。
在認識方面,感性、知性二者互相關聯,一方通過空間、時間接受材料,一方通過范型提供形式。在道德方面,感官由於對象的刺激,產生各樣欲望;理性提供道德行為的規律:道德律。道德律是先天的,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純由欲望支配行動,那是動物;一切出於理性,完全是善,那是上帝。實踐理性和欲望的鬥爭則是人類道德的特點。自然現象的變化總根據自然律,不可能有例外;但人的行為並不總是根據道德律。行為理應如此,但事實上未必如此,所以有善有惡;人應該行善,不應該作惡,只有人才有所謂"應該",自然界無所謂"應該"。
在實踐理性與感性慾望的鬥爭中,實踐理性是主導的方面,沒有實踐理性,就不會有鬥爭,也不會有"應該"。實踐理性也就是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向善的意願和決心,是良心,是善的動機,它本身是絕對的善。一個善良的意志,即使命運不濟,處於逆境,盡其全力,仍無所成就,也絲毫不能影響其自身的價值,它象一塊寶石,以其自身的光芒照耀四方。行為有沒有達到目的,對其價值無所增減。
善良意志的威力是由於意識到一種起主宰作用的規律,理性對這規律具有無限敬仰的崇高感情。因此才意識到"應該",才意識到必須不顧一切利害盡力遵從規律去實踐"責任",這樣,理性才能控制欲望。這規律是判斷行為善惡的根本標準,人把這規律奉為自己行動的準則(雖然不一定總是意識到),這樣,本著對規律的敬畏之心,在行動中,除了視規律為絕對準繩,別無他念。道德要求人的行動除了遵循規律別無目的,規律對於主觀上不免產生各種慾念的人是客觀的"絕對命令"。問為什麼應該遵從規律,是可笑的,如有任何解釋,都只能損害規律的道德性質。客觀的規律同時又成為主觀的行為準則,這就是理想的道德境界。
在康德看來重要的是,規律雖然對人是命令,但它卻不是外加的,更不是經驗的,它是出於理性自身,它是實踐理性對人自身頒布的規律。不然,不能有自由。意志所遵循的規律來自實踐理性,實踐理性與善的意志雖二實一。意志遵循規律,正是按照自身的理想和要求行動,這時實踐理性意識到自身是一個絕對的主體,這是思辨理性所達不到的絕對實在,所以,實踐理性對於思辨理性來說,有其特殊的崇高性。
康德的道德律的一種表述是:"要這樣行動,永遠使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定法律的原則"。康德提出道德律有以下幾個基本思想作為前提:①人生活在社會之中;②人有自由;③人人平等;④社會應該成為人性得以完滿實現的共同體。
康德認為既然道德律是實踐理性自身的要求,道德的目的是理性自身的實現,那么就應該這樣看待"人",看待"人性":每一個理性存在、每一個人都有人格,他不能僅只是手段,每個人均應是目的。康德的理想世界是一個"目的的王國",各個理性存在作為目的在共同的規律之下聯繫成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把自己和別人看作目的,每一個理性存在都是這個國家中的一員,受支配於自己制定的法律,同時他又是這個王國中的最高統治者,因為他是立法者(自律),他只服從自己的命令。
康德在討論道德問題時最後提出:道德的善還不能說是完全的善,為了獲得完全的善,幸福是一個本質條件。理性把普遍的幸福視為宇宙間的一個目的。道德行為與幸福的結合才是至善。但至善不可能在經驗世界中實現,經驗表明:道德行為不一定引到幸福,為了道德常需要放棄幸福,另一方面,離開道德倒常會有短暫的幸福。如果要達到至善,只有構想超出感覺世界,信仰靈魂不朽和主宰道德秩序的上帝。康德強調,這裡所謂信仰只是一種主觀上的設定,在認識方面仍然完全不能肯定;其所以要這樣設定,僅僅出於道德的需要,這就是他所謂的"道德神學"。雖然,康德這裡所說的上帝與基督教所說的上帝具有不同的性質和作用,但畢竟是陷入了一種神學唯心主義。康德倫理思想的這種抽象的思辨性,表現了政治上比較軟弱的德國資產階級的理想。康德將信仰上帝置於一個更易為人們接受的道德基礎之上,其消極影響是深遠的。
美學和目的論認識論和倫理學規定了科學和道德各自的獨特本質:一是必然,一是自由;一是機械的因果性,一是以自律為核心的目的性。這樣,科學與道德分屬兩個截然不同的範圍,但理性原是統一的,問題在於進一步發現兩個範圍的聯繫,從而把握住理性的統一。
當時心理學家如特騰斯曾指出在人的認識和欲望之間還有愉快或不快的情緒。康德受這種觀點的啟發,主張知性進行認識,理性主宰道德,介於知性與理性之間的判斷力應起溝通知識與道德的作用。在認識中,判斷力把特殊置於一定的普遍規律之下。這樣的判斷力就是規定的判斷力。如果反過來,還沒有意識到某種規律,需要為一定的特殊尋求可以從屬的普遍規律,這也是判斷力的作用,這是反思的判斷力。反思的判斷力在審美的判斷和目的論的判斷里把目的性概念套用於自然界,使我們進入既不是知識,也不是道德的新的境界,這是聯結知性與理性的橋樑。
康德認為對反思判斷力的考察分為兩部分:反思判斷力如果根據自然界事物適合於靜觀的主體的目的來下判斷,就作出審美判斷;如果反思判斷力認為自然界本身就合乎目的,這就是目的論判斷。
在康德看來,美是不涉及利害考慮的純愉快的情緒。美的對象引起愉快用不著概念,但它卻能引起普遍的愉快。這是由於一定對象的形象在主體方面引起歡悅。人表象對象的能力是感性和知性,把握對象的形象時,如果感性知性達到一種和諧的境地,就引起美感。這是從主體的靜觀而來的對象的合目的性。由於感性知性的和諧境界是人們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達到的,所以從主體看來對象的合目的性所引起的美感是普遍的,並且可以普遍地互相傳達。與美感相類似的另一種情緒是崇高。崇高的出現是由於漫無界限的、無形式的對象從量的方面使我們得到滿足。這種對象(如驚雷閃電、疾風暴雨、大海波濤等)以其巨大的量剎那間使我們的生命力受到重壓,隨之又感到我們內心裡出現一種不可遏制的力量,足以與自然界的威力相抗衡,轉而形成強烈的奔放,這就是崇高。美與崇高都是與對象的一定特性接觸時出現的主觀情緒。
反思判斷力還能不能藉助於合目的性的概念在進一步把握自然界時發揮其能動作用?康德認為,在整個自然界之中,有一種東西顯然是特殊的,對於這種東西根本不能用機械的規律來解釋,這就是有機物。有機物的特點是:其中各個部分從它們的整個聯繫說是互相產生的,互為因果的,在這樣條件下形成的整體又反過來根據一種原則成為原因,所以在有機物之中各部分都是目的而又互為手段,任何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毫無作用的,或者可以歸之於盲目的機構的。目的性判斷力要求為這種特殊的現象找出普遍的規律,這必然是機械因果律以外的另一種因果律,也就是內在的因果律。康德認為這內在的因果律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合目的性。理性提出這種想法是必然的,也有普遍性。因為我們的知性的活動總是把部分看成先於整體、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這是我們知性的局限性。而有機物恰恰不能這樣來理解。因此,為著了解有機物,我們只好也必須用目的觀念表明它的特殊的內在規定性。但是,這只是我們對有機世界的一種主觀的看法,只是以人類自身的目的論的判斷力為根據的假設,絕不能說自然界本身真正有什麼目的。所以目的論的判斷力決非使我們增加對自然界的認識。實際上機械觀點和目的觀點二者可能在根本上有共同的基礎,只因人的認識能力的局限性,所以才出現這種表面上的對立。康德最後指出,人是有理性的,因此在有機世界中人就不僅象其他有機物那樣可以說一般有其目的,人應該說是在地球之上的自然界中的最終目的,一切自然物以人為中心構成一個目的的體系。而這裡的人當然是作為本體的人,也就是作為道德本體的人,所以,道德實際上應該是世界的最終目的。這樣,就在一個更高的理想里包含了前面所說的實踐理性高於理論理性的觀點。可見,康德利用作為理性的另一方面表現的反思判斷力以及合目的性概念來溝通道德領域與自然界,獲得最後的綜合,達到了更高的理想。

評價及影響

康德,I.
科學和自由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兩面旗幟,這兩面旗幟都以所謂的理性作為共同根據。康德的先驗唯心論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論證數學、自然科學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儘管基本上遵循的是唯心主義路線,但反對休謨的懷疑論,捍衛科學,打擊神學,以及對理性的能動性和自由所作的深刻探索,卻顯示了康德哲學的啟蒙性質。儘管德國仍在專制淫威之下,資產階級常是卑躬屈膝;儘管康德的自由抽象無力,但是,這卻是德國人民的正義呼聲的一種反映。康德認為自由思想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責任;言論自由是人民的神聖權利,不能受限制,言論自由是人類一切進步的必要條件。康德為言論自由而鬥爭的矛頭主要指向教會。在中,他堅持把宗教歸結為道德,認為從道德本身看,有實踐理性已經足夠,無需宗教。只是為了實現"至善",才需要構想一個道德世界的主宰。所以他認為,啟蒙的重點應是宗教的啟蒙。
康德對美國獨立和法國革命都深感同情。但是象好多18世紀啟蒙思想家一樣,他並不贊成革命,經過了法國革命的高潮,他甚至厭惡革命。儘管康德宣稱國家主權屬於人民,可是他主張,國家憲法如有缺點,應由掌權者加以改進,不應革命,革命違反正義,被革命推翻了的君主有權實行復辟。儘管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元首(法律的制定者)不在此列,此外,"消極公民"(指學徒、僕役、未成年人、婦女等)沒有參加立法的政治權利。當時北美新生的共和國是康德理想的國家形式。他認為,共和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尊重法律和守法。國與國之間,戰爭不能是目的,戰爭只是恢復和平的手段。各個國家要在公正的法律之下組織起聯邦,參加聯邦的國家都應實行共和制。整個世界的目標是戰爭消亡,永久和平。社會不斷地緩慢地前進。歷史是人類自由的發展,是要實現一個內在完滿的政治機體,在這樣的世界國家之中,人類的全部自然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發展。人的責任是其本性的實現。
康德的哲學思想是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在德國的特殊表現,高度的思辨性是這種思想的一個特徵。思辨性易於同現實保持距離,所以當這種思想涉及市民資產階級的現實政治要求時,必定是軟弱無力的。另一方面,思辨性卻是深入思考問題的重要條件。
康德哲學對後世的影響是雙重的。對於J.G.費希特、F.W.J.謝林、G.W.F.黑格爾,他是德國哲學革命的先驅,起了積極的發動作用。但是,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資產階級利用康德哲學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來對付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這時出現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須超過康德"的呼聲,目的是從徹底唯心主義立場解釋康德。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和新康德主義者都是這樣出現的。19世紀末,意志主義者、不同流派的實證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學的一定影響。馬克思、恩格斯對康德哲學的唯心主義進行過揭露和評論。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夕對康德哲學更作了系統的分析批判。近幾十年來,康德哲學在西方哲學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