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拉申

在前蘇聯眾多的指揮大師中間,康德拉申是一位很別致的人物,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他在前蘇聯的優秀指揮家中,是一位與西方音樂界接觸得異常頻繁的指揮家,而且後來乾脆移居到國外而擔任西方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了。如早期的庫謝維茨基和後來的羅斯特羅波維奇、阿什肯那齊和羅傑斯特文斯基等人,但康德拉申仍然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個。早在50 年代末期,他就成了第一個登上美國音樂舞台的前蘇聯指揮家,後來,特別是在東西方冷戰時期,他在這方面的活動就顯得更加活躍了,以致於後來他便成為在西方最知名的前蘇聯指揮大師之一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德拉申
  • 外文名:KiriI Kondrashin
  • 出生日期:1914
  • 逝世日期:1981
  • 職業:指揮家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訓練方法,親身經歷,指揮風格,表現形式,人物精神,

人物介紹

前蘇聯指揮界中的一顆國際巨星——康德拉申於1914 年出生在莫斯科,他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音樂家庭,父母都是當時的莫斯科第一交響樂團中的演奏家,康德拉申就這樣生長在一個整天音樂聲不斷的家庭中。

人物生平

他六歲時開始學習彈鋼琴,然而據他自己說是在他極不情願的情況下學習的,他當時覺得音樂課程很使他反感,小時候練琴時總是被人逼迫而進行的。然而有趣的是,第一次使他對音樂發生興趣,恰恰是從他認識了指揮專業後開始的,他曾在自傳中回憶到小時父母帶他去看管弦樂隊排練以及交響樂和歌劇的演出,他當時對管弦樂隊所產生的大幅度的音響和豐富的色彩變化一下子著了迷,從此便立志長大後當一名指揮家。 1932 年,18 歲的康德拉申進入了著名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在這裡,他跟隨前蘇聯指揮界中德高望重的老指揮家鮑里斯·海金學習指揮,在學習期間他還在當時的丹欽科劇院中擔任副指揮。1936 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莫斯科音樂學院中畢業,並於第二年開始擔任了前列寧格勒小劇院的指揮,這個劇院原來是由前蘇聯最富盛名的老指揮大師姆拉文斯基擔任常任指揮的,由於姆拉文斯基開始擔任前列寧格勒交響樂團的指揮而放棄了這個職務,因此說,康德拉申在年僅23 歲時就已成了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了,這的確顯示出了他在指揮藝術方面所特有的非凡天才。康德拉申在擔任前列寧格勒小劇院的常任指揮期間,以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贏得了人們的信賴,他在這個劇院一直工作到1943 年,這期間他曾指揮上演了許多古典歌劇作品,其中包括普契尼的《西部女郎》和《蝴蝶夫人》等等。除此之外,這段時間他還經常指揮首演了許多前列寧格勒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從1943 年開始,康德拉申來到了莫斯科,擔任了前蘇聯大劇院的常任指揮,這段時間裡,他指揮大劇院上演了許多的歌劇和舞劇作品,並同時指揮大劇院的樂隊舉行定期的交響音樂會,他利用一切機會來拚命地擴充曲目和豐富經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正在進行著一種技術和經驗上的積累”。 1960 年到1975 年間,他擔任了莫斯科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這期間,他將自己的指揮重點從歌劇舞劇方面移到了交響音樂方面,上演了大量的古典和現代音樂作品,其中還指揮首演了蕭士塔高維奇的第四和第十三交響曲和許多前蘇聯當代作曲家創作的新作品。此外,他在這藝術上已臻成熟的15 年當中,還廣泛地出訪過許多國家,並在西方國家的很多重要的交響樂團中擔任客席指揮,這樣一來,他所贏來的國際影響就變得越來越大了。 1979 年,他來到荷蘭擔任了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但正值他指揮藝術的高峰時期時,他卻於1981 年在阿姆斯特丹病逝了,他的去逝,對於20 世紀的世界指揮藝術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和無可挽回的損失。

訓練方法

康德拉申是一位指揮才華出眾和藝術鑑賞力極高的指揮家,他對於指揮藝術各方面的內容都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細緻的研究,並為此發表過許多著名的和有價值的論著。他的指揮不但技巧高超,而且還有著相當的深度,在訓練樂隊的方法上,他則有著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對待排練的問題上,他能夠根據作品的難易程度和樂隊掌握的情況,恰當地進行各聲部的分部排練,這樣通過細緻的剖析工作來使作品達到織體清晰的處理和理想的音樂效果。
康德拉申有著一雙敏銳的耳朵,他的耳朵不僅局限在對固定音高的準確聽覺上,而是對於和聲聽覺、力度聽覺及聲音平衡感覺等方面,都有著一種天生的細微辨別能力。在排練時,為了使弦樂組在奏弱音的力度時,能夠達到他所要求的音量和默契的控制,他別出心裁地要求各譜台的演奏員(包括第一譜台的正負首席演奏員)在演奏時,都要輕得能夠聽到第三譜台演奏員所奏出的聲音,因為他發現往往前兩個譜台的演奏員在演奏中音量容易偏響,而經過他的調配之後,整個弦樂組便出現了一種極為勻稱和諧調平衡的弱音了,這便是他那異常敏銳的力度聽覺和音響平衡感所起到的作用。

親身經歷

說到他對音響平衡的掌握,康德拉申曾在接受音樂心理學家拉日尼科夫的採訪時說過這樣一段親身經歷。有一次,他應邀來到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準備和那裡的一個樂隊聯合舉行音樂會。在頭一大晚上,他便匆匆趕去聽那個樂隊所開的一場音樂會,當他聽了一陣以後,便敏銳地感覺到這個樂隊缺乏整體音響的平衡感,因此演奏出來的音樂粗糙不齊,獨奏聲部與合奏聲部的銜接都很不舒服,於是他便決定在第二天的首次排練中先解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但第二天他一開始排練,就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樂隊,他們演奏出的十分整齊的音響、出色的力度搭配以及良好的音色與技巧,都使康德拉申感到滿意,因此這時他才發現頭一天的音樂會並非樂隊不好,而是那天晚上音樂會上的那位指揮家缺乏音響平衡的聽覺,故而影響了樂隊演奏水平的發揮。
康德拉申認為,作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家,應該具備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從專業角度上來看,他首先應該具備良好的聽覺能力(特別是和聲聽覺能力),在有就是要具備過硬的雙手技巧和造型的本領,而更重要的是,優秀的指揮家必須具備堅定的意志和出色的領導能力,還要擁有具有獨創性的音樂解釋能力的構思本領。針對這一切,他曾列舉了許多一流指揮大師們的例子,如托斯卡尼尼、富爾特文格勒、埃·克萊伯以及卡拉揚和姆拉文斯基等人,他從這些歷代的傑出指揮大師們的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並由此總結出了一系列的經驗。

指揮風格

康德拉申的指揮風格是樸實、精確、全面和嚴謹。他十分強調將浪漫主義的抒情性和戲劇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一種精緻完美的藝術境界。他在指揮時總是儘量避免表面上的過分激動和誇張的氣氛,而是用一種簡潔純樸的方法,將管弦樂隊的鮮明色彩性和宏偉氣勢表現出來。

表現形式

康德拉申擁有廣泛的指揮曲目,他指揮的作品的體裁範圍,涉及到歌劇、舞劇、交響樂、清唱劇等幾乎所有的形式。在這些作品中,既包括古典主義作品,又包括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作品。要說他在這些重要風格的作品中最為擅長那些的話,那么當然是要首推俄國作曲家的作品了,在這方面,他對於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薩柯夫、拉赫瑪尼諾夫蕭士塔高維奇等人的作品,都有著極其富有特色的演釋。然而康德拉申與某些專門指揮俄國作曲家的作品的指揮家有著很大的不同,他除了對於俄國作品有著精湛的演釋能力以外,對於其它國家作曲家的作品,他也演釋得非常出色,比如對於巴托克、理查·施特勞斯、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作品,他的演釋就很有說服力,當然這還並不是他所擅長的全部,而僅僅是舉出幾個突出的例子罷了。大概正因為如此,才使他更加容易地獲得了廣泛的世界聲譽。
康德拉申還有一個特長,就是他十分擅長於指揮協奏曲,他指揮演釋的協奏曲以音樂層次鮮明、與獨奏家合作默契而著稱。他一生中,曾與著名鋼琴家李赫特爾、阿什肯那齊、克萊本以及著名小提琴家大衛·奧伊斯特拉赫、柯崗以及鄭京和等人多次合作,錄製了大批珍貴的唱片,其中如與柯崗合作錄製的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與克萊本合作錄製的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以及與李赫特爾合作錄製的李斯特第一、二鋼琴協奏曲等等,都是極為出色的著名演奏。

人物精神

康德拉申一生不知疲倦地為藝術而奔波著,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時,他也沒有放棄自己所心愛和畢生從事的指揮事業,他以其光輝的業績和頑強的精神,向世人充分證明了他作為一個優秀藝術家的巨大天才,他的故去使人們失去了一位藝術上的真誠朋友,然而他所帶給人們的巨大藝術享受則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今天,人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康德拉申是20 世紀中的一位給人們留下深刻而又難忘的印象的指揮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