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堂認母(越劇劇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庵堂認母》源自越劇傳統劇目《玉蜻蜓》,由陳靜於1954年根據《玉蜻蜓》中“游庵認母”一折改編。《庵堂認母》作為《玉蜻蜓》劇中的核心場次,人物矛盾集中突出,唱做並重,情節亦相對獨立,常作單折演出。

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演出歷史,

劇情簡介

尼姑王志貞和申貴升相愛,於庵堂內生下一子,因礙於佛門清規,只得遺棄路旁,為徐家拾養,取名元宰。16年後,徐已為解元,得知此情,遂往庵堂尋母。兩人相遇,經暗喻試探,母已知為其親子,卻不敢認,驚恐逃入雲房,在申畫像前哭訴。徐追入見畫像題詞,對照所帶血書字跡,更斷定生母無疑,遂跪地哀求,志貞不顧佛門清規,拋棄佛帚,元宰寧棄榮華富貴,摘下頭冠,母子終於相認。
越劇《庵堂認母》CD封面越劇《庵堂認母》CD封面

演出歷史

《庵堂認母》改編本由浙江越劇團首演,導演陳靜、姚傳薌,作曲盧炳容,舞美設計裘雲飛。金寶花飾徐元宰,薛鶯飾王志貞。1954年先後參加浙江省與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均獲劇本獎。上海唱片公司錄製唱片。
1955年由姚水娟飾王志貞,何賢芬飾徐元宰,以男女合演形式重排後赴上海演出,影響頗大。
劇本編入《華東戲曲會演劇本選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5年江蘇錫劇團移植演出,同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公司拍成舞台藝術紀錄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