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晬

度晬是泉州的一個風俗,是自嬰兒出生後最為隆重的一個喜慶日子,需要敬神祀祖,設筵請客,主人還要特別印製以糯米或麵粉為原料的“度晬龜”或“四腳龜”饋送親友,祈望嬰兒能像善爬的龜那樣,較快地開步走路,又像龜那樣健康長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度晬
  • 地理標誌:泉州
嬰兒周歲,按老泉州的風俗稱“度晬”。
外婆家於外孫周歲時所送的禮品甚為豐厚,有衣帽鞋襪、披風、童被、布料,以及八卦項鍊、長命鎖鏈、手鐲腳環等金銀飾品,其中綴繡的“度晬裘”(披風)和虎頭圖案的虎耳帽、虎仔鞋,頗有特色,寓有避邪,吉慶、長壽之意。 孩子周歲之日,民間常有“抓周”儀俗,又稱“抓龜”。父母為周歲的嬰孩沐浴後,給穿上外婆家送來的新衣服鞋襪,即可抱到廳堂八仙桌上去“抓周”。這時,八仙桌上早已擺滿了書、筆、算盤、秤、尺、剪刀、玩具等,令嬰孩雙腳踏在“度晬龜”上,任其自由抓取桌上的東西,以他所抓著的東西,來預測他未來的一生和前途。如嬰孩抓取書、筆,預示將來喜愛讀書;抓取算盤、秤,則預示日後善於經商。這種抓周的習俗,也見於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第二回,講的是賈寶玉周歲時抓周的情景,賈政見他只抓取些脂粉釵環之類來玩弄,便認為他將來不過是酒色之徒,故不甚愛惜,抓周的習俗早在南北朝就已經流行民間。 “度晬”這一天實際上也就是人們的第一個生日,但泉州人卻是把嬰孩兩周歲時稱為“頭生日”。古時候人們原不做生日,到魏晉南北朝時,江南地區才開始出現了做生日的風俗,但只限於雙親健在時才可以做,是出於孝親觀念,後來,即使雙親亡故,做生日的習俗依然如故。到了唐代,更把生日慶賀與祝壽古禮結合起來,並為後世所傳承。當成年儀禮逐漸淡化後,壽慶儀禮就日益為人們所重視,並以50歲為分界,50歲前稱賀生,過生日;50歲後為做壽,俗稱“做大生日”,逢十舉行,但泉俗是做“九”不做,“十”,因“九”與“久”諧音,寓有“歲壽長久,,之意。有的地方卻說是人們因怕“九”,才逢“九”,做 “十”,謂之歲壽可添不可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銀髮浪濤的湧起,慶賀長壽之風,日趨盛行。
嬰兒周歲,俗稱“度晬”。是日,主人要為嬰兒“做度醉”,敬神祀祖,設宴請客,還要製作大量的“四腳龜”和米粽分送親友,祈求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健康長壽。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紅線繡著“?”字的“度晬裘”(披風)、“度晬帽”和有虎頭圖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銀制的如意鎖、長命鎖、天官鎖或手鐲、腳鐲等,祝福嬰兒吉慶康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