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財神廟

府財神廟

府財神廟,又名“商聖”祖廟,是中國古代財神廟的祖廟。位於“文財神”范蠡的故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區民主街西段,南陽府衙左首。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由古代宮府出資興建,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財神廟,天下財神廟皆以此廟為源。是南陽商賈百姓祭拜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趙公明的重要場所,由於其建設在范蠡家鄉,被各地行商尊奉為商聖祖廟、范蠡宗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府財神廟
  •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陽市區民主街
  • 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 門票價格:免費
  • 始建時間:清代乾隆年間
  • 地位:中國古代財神廟的祖廟
  • 用途:商賈百姓祭拜的重要場所
  • 相關景點南陽府衙南陽府文廟
財神廟簡介,歷史背景,范蠡經商,文物由來,文化保護,景區地址,

財神廟簡介

南陽府財神廟,又名商聖祖廟,是中國古代財神廟的祖廟,其內主奉中國文財神范蠡,配祀關公、趙公明等各路民間財神。位於文財神范蠡的故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老城區,由古代宮府出資興建,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行政級別最高的財神廟,天下財神廟皆以此廟為源。

歷史背景

南陽財神廟歷史久遠.1400多年前酈道元《水經注》中對其既有記載,時稱范少伯廟、范大夫祠;清乾隆42年(公年1777年),南陽首任知府莊鈞出宮資大修,上折湊廟名前特加“府”字,以示對祖廟的崇敬;清同治、光緒及民國年間屢有修葺。
南陽府財神廟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清同治年間南陽知府任愷進行了重修,規模恢宏,是中原地區僅有的財神廟,反映了清代南陽商業經濟的繁榮。財神廟祭祀文財神范蠡、比干,武財神關羽、趙公明,折射和反映了民間祈財納吉的民俗。即將修建的財神廟由社會資金投資興建,由照壁、大門、鐘鼓樓、大殿、後殿等組成。財神廟建成後,將使知府衙門古建築群更加完整,為南陽再添一道靚麗的文化景觀。
南陽府財神廟南陽府財神廟

范蠡經商

春秋戰國時期起,南陽盆地一直是中國南北水陸交通的關鍵樞紐,東漢時,為中國陪都南都,商業經濟極為發達。古代宮府、各路商賈於此興建財神廟,既是對中華商聖范蠡的崇敬,也證明古代南陽城市和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已達到一個高度的水平。
“三聖”,在如今的南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近些年,南陽人將本地歷史名人范蠡、張衡、張仲景、推尊為“三聖”,其中,范蠡被稱為“商聖”。
古往今來,人們對范蠡有著極高的評價,讚譽他“忠以治國、勇以克敵、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晚他200多年的秦相李斯甚至評價道:“千載而下,孰可比倫”?
商人的本質就是追逐利潤,甚至可說“唯利是圖”是其天性,這是他們的生存之道。在誠信缺失的時候,“商”時常和“奸”攪和在一起,在傳統文化語境裡,更有“無商不奸”的說法。
而“聖人”呢?傳統文化中的聖人,是指品德智慧極高的人,才德皆備謂之聖人。那么,“商”與“聖”怎么能結合到一起,出現一個“商聖”的稱號呢?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生於公元前536年,卒於公元前448年享年88歲。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特別長於兵甲,扶佐越王勾踐,以弱制強,滅掉吳國,稱霸一方。功成身退,遠離越國,更名易姓,經商致富,累至千金,富冠天下,名高華夏,被譽稱為商聖。
范蠡“商聖”的尊號,最早是南陽籍軍旅作家夏廷獻提出來的。1992年,夏廷獻在創作長篇歷史人物傳記小說《范蠡》時,就提出應授予范蠡“商聖”頭銜。當時曾有人提出異議,但夏先生認為,國人何時評“聖”,評了多少“聖”,不詳。但目前詩聖、書聖、詞聖、醫聖、藥聖、酒聖、棋聖等,均有得主。尊范蠡為“商聖”,有八個理由:第一個史有記載的辭官經商的部長以上的幹部——打破重官輕商思想觀念的先驅;第一個認識到商品經濟規律及作用並主張實行巨觀調控的專業人士——開認識價值之先河;第一個親自經營五畜產業、親自組織貨物交易的專業戶——身體力行,作風紮實;第一個把兵法用於商場並上升為理論寫有專著的人——這一點,評聖銜職稱時,尤為重要;第一個意識到廣告作用不惜變名易姓以“鴟夷子皮”做招牌的人——有超前意識,獻身精神;第一個靠勤勞靠市場19年之中三致千金成為巨萬富翁的人——實績最重要;第一個在致富後用信息、金錢,帶動周圍的人共同富裕起來的人——民眾關係好,道德高尚;第一個在治國治家上取得了雙重成功,為世人樹立了成功榜樣獨立人格的人——無人可比。范蠡在思想上、政治上、軍事上、外交上的貢獻都很大,但在歷史上,這方面的人數不勝數,而他在商業上的成就、歷史上的影響,卻無人能比。因此授予范蠡“商聖”頭銜比較合適。這八條理由,略帶調侃意味,但總的說來,還真很難推翻。
范蠡的商業活動,不只是讓自己發家致富,而且對社會大有裨益,可說是利國利民;他致富之後,曾數次“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可說是一位大慈善家;對於經商致富的經驗,他毫不保守,多次指導別人致富。對於范蠡這樣的行為,司馬遷早就作出過高度的評價,稱其為“富好行其德”,翻譯成現代漢語,不就是“商人中的聖人”。
在民間傳說中,范蠡也是誠信經商的楷模。相傳范蠡是秤的發明者,他根據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標記,發明了13兩秤。後來發現有人故意缺斤短兩,就又加上了福祿壽3星,意為缺一兩折福,缺二兩折祿,缺三兩折壽。這種16兩秤,在中國使用了兩千多年,俗話說的“半斤八兩”,就是對這種秤而言。也正是由於范蠡在商業活動中表現出的高尚品德,過去人們就把經商稱為“陶朱事業”,把誠信經商稱為“陶朱遺風”。如此說來,今天把他尊為“商聖”,不也是很合適嗎?
南陽府財神廟南陽府財神廟
商業智慧內涵豐富:范蠡他經商有術,但並非一般意義的得財守財,他以財富為生存手段,但不以財富為生存目的,“范蠡式”的經營智慧,並不是買賣過程中投機取巧之類的雕蟲小技,而是一種對經濟規律、財富本質的徹悟式理解。
范蠡“富好行其德”,體現了“商聖”中的“聖”字,但作為一位商人,更重要的一面,是他基於對經濟規律洞察而表現出來的高度商業智慧。
范蠡的經濟思想和商業智慧堪稱一座寶庫:在越國時,范蠡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經濟思想,主要內容為“勸農桑,務積穀”、“農末兼營”,以及由國家對物資的價格進行巨觀調控等。
范蠡曾向勾踐進言:“兵之要在於人,人之要在於谷。谷多,則兵強。”由此提出“勸農桑,務積穀”的國策,使越國國力迅速恢復和發展。同時,他認為應該“農末兼營”,重視手工業和商業,經過多年經營,越國紡織業、冶鑄業、造船業、養殖業、採伐業、鹽業等發展迅速,頗具規模。
為了使“農末”俱興,范蠡還制定了關於糧食的價格政策。他認為:“糶石二十則傷農,九十則病末。農傷則草木不辟,末病則貨不出。故糶高不過八十,下不過三十,農末俱利矣。”就是說,糧價過低則傷農,過高則損害商業,因此,應將其價格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使農業和商業都能良性發展。利用國家力量,對物價進行巨觀調控,這在世界經濟思想史上,大概是最早的嘗試。
從事商業經營活動後,范蠡也在實踐中提出了很多極有價值的理論。首先是薄利多銷,規模經營。范蠡不盲目追求厚利,據《史記》記載,他在陶地經商,是“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利潤率僅百分之十左右,但讓他贏得了顧客,加速了資金周轉,達到了發家致富的目的。
其次是“務完物,無息幣”。“務完物”,即注重商品的質量;“無息幣”是注重資金的周轉,不讓資金停息。“貨無留,無敢居貴”,就是不要因為漲價就惜售,讓自己的資金和貨物“行如流水”般周轉起來,以此贏得最大的利潤。
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所以時機非常重要。范蠡認為,“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時機稍縱即逝,抓住時機才能讓資金“行如流水”。進貨時,“賤取如珠玉”,當某種商品價格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應珍視若珠玉,及時購買,不要期望價格不停地跌下去,以致錯過機會。出售時,“貴出如糞土”,就是當某種商品價格上揚時,不要企圖獲得最大利潤而惜售,要像拋糞土一樣把商品賣出去。
府財神廟
在范蠡看來,商品的價格是變動不居的,不可能一直漲,也不可能一直跌。那么價格是如何變動、如何預測其變動呢?范蠡認為應依據市場供求關係進行衡量。《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了他的觀點:“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而一種商品的貴賤,反過來會影響供求關係,進而影響價格走向:“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這樣的觀點,與現代經濟理論已頗為接近。可以說,范蠡如洞察天下大勢一樣,洞察了經濟活動的一些奧秘。范蠡主張在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之前備好貨物,要讓貨等客,不要讓客等貨,所謂“夏則資皮,冬則資葛,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值得一提的是,有學者認為,范蠡的“待乏”,不同於囤積居奇。囤積居奇是在商品貨源緊張時大量購存,伺機高價出售,以獲取暴利,結果是擾亂市場,損害消費者利益。而“待乏”是在貨源充足,或者是某種商品處於銷售淡季時低價購進,待貨源緊張或銷售旺季時拋出,如此不僅調劑了市場供求,穩定了物價,而且獲取高額利潤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范蠡的經營活動,不拘於某種商品。《史記》說他“候時轉物”,根據季節、時令變化而轉運不同的商品。
有人說,如果稱子貢為最早的儒商的話,范蠡就是最早的“道商”。的確,在范蠡治國和經商活動中,有著鮮明的“順勢而為”的道家風範,他是一位“被忽視的道家”,是道家理論的重要實踐者。
范蠡深得老子之道,范蠡是“由黃老過渡到戰國黃老之學的關鍵人物”,亦即是“黃老之學的先驅者”。
家鄉人弘揚“陶朱遺風”:南陽市北郊,范蠡巍然而立,氣宇軒昂,神情自若,右手撫須,左手置後,目光向遠方眺望,若有所思。仿佛籌謀國事,梳理政治風雲;抑或運籌帷幄,把握無限商機。
這是一尊惹人注目的雕塑,青銅製成,5米多高,位於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大門口。塑像衣著線條流暢,面部表情生動自然,雕塑座底上鐫刻著四個燙金大字——“商聖范蠡”。走進校園,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商聖文化氣息——醒目的大幅標語,以范蠡思想精髓為內容的“校訓”,環境幽雅的范蠡遊園……看得出來,范蠡家鄉的這所學校,正在打“商聖”的牌子。
南陽府財神廟內部南陽府財神廟內部

文物由來

南陽府財神廟位於南陽市民主街西段,南陽府衙左首。古財神廟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是當地商賈百姓祭拜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趙公明的重要場所。由於其建設在范蠡家鄉,被各地行商尊奉為商聖祖廟、范蠡宗祠。
隨著南陽府財神廟修復工作的開展,早年被百姓藏匿保護的兩塊石碑回到了財神廟。現立於山門兩側的石碑為清同治年間“重修府財神廟碑記”及其補充的“提名碑”,分別記述了南陽財神廟的位置、歷代修建情況,及時任知府、知縣等官員和商賈富戶、匠師的捐資建廟、造碑名單。專家認為,兩碑詳實記錄了財神廟作為南陽府衙的重要組成部分,證明其為全國惟一的官辦財神廟這一特殊身份。 南陽在清代一朝商業活動異常活躍。從淅川的荊紫關到賒店的水旱碼頭,全國各地行商在這裡設立商會、大小商號上千家之多,財神廟是各地商人寄託良好願望的公共場所,也是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和紐帶。
目前修復的財神廟占地三千餘平方米,大小房屋六十餘間,門前廣場設照壁、泉池等景觀,院內為古戲樓、鐘鼓樓,文財神范蠡供奉在大殿,殿前放生池金鯉跳躍,荷花爭艷。後面為武財神關羽的享殿,內有清代文物周倉、關平造像及關羽掛帥封金的傳奇典故。
趙公明是中原大地流傳最廣的武財神,他與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一道,統管人間一切金銀財寶,入住在西殿供奉,稱為五路財神殿。
財神廟的樹木是以銀杏、金桂、梧桐(果實為元寶),榆樹(果實為錢形),柿樹、樨樹(喻意喜事連連)等題材為主的種植結構。另有斑竹,傳說為西施思念范蠡,滴滴熱淚灑在竹上,留下斑斑淚痕的結果。
財神廟於2007年四月掛牌成立南陽范蠡紀念館,至此,南陽五聖在市區都有了紀念性專屬場館。
南陽府財神廟南陽府財神廟

文化保護

河南省經濟管理學校成立了范蠡文化研究所,註冊了“商聖范蠡”商標和網路實名,編著了60萬字的《商聖范蠡研究》,學校也正積極申請更名為“范蠡學校”……宛城區已經成功註冊了“范蠡故里”和“商聖范蠡故里”的中文域名,區委、區政府還將與一家房地產商合作,在范蠡家鄉30里屯恢復建設范蠡祠堂,以此紀念范蠡,弘揚“陶朱遺風”。

景區地址

府財神廟,位於“文財神”范蠡的故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區民主街西段,南陽府衙左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