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姓

几几,讀音作jī(ㄐㄧ)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仲幾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幾姓
  • 外文名:family name JI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屬性:以先祖名字為氏
  • 出自:春秋時期宋國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幾[幾,讀音作jī(ㄐㄧ)]
幾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仲幾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左傳》中記載:魯襄公姬午四年(公元前569年),魯君“請屬部”,魯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齊人請鄰,宋人請膝”,均是請盟主確認部、邪、膝這些舊日諸侯成為依從於某國的附庸。在周敬王姬匄十一年(宋景公子頭曼八年,晉定公姬午三年,公元前509年),宋國承擔了修築成周工程的任務,宋君讓大夫仲幾負責,仲幾便要讓膝國、薛國、鄖國等附屬於宋國的小國代替本國承擔修築勞作,薛國宰相對仲幾爭辯說:“宋為無道,絕我小國於周,以我適楚,故我常從宋……若復舊職,將承王官,何故以役諸侯?”表達了那些附庸小國、弱國憤怒而無奈的心態。由於大家都磨洋工,拖延了成周的建設工程,負責監督工程實施的晉定公便鐵面無私,不顧仲幾的大夫地位,將其抓了起來,押送到周朝京師去面見周敬王議罪。在史籍《穀梁書》中記載:周敬王十一年三月,“晉人執宋仲幾於京師。晉執人於尊者之側,而不以歸京師,故但言其執,不書所歸。徐邈曰:案傳定元年不書正月,言‘定無正也’。然則改元即位在於此年,故不可以不書王。書王,必有月以承之,故因其執月以表年首爾,不以謹仲幾也。”讚揚了晉定公在處置此事方面所表現出的大義。
在仲幾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者,稱幾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幾氏正宗。幾氏族人大多尊奉仲幾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焦僥國,出自《山海經》傳記焦僥之國,屬於以國人體態為姓。據史籍《山海經》的記載:在崑崙山的東面,有個焦僥國,此國與傳說中的周饒國一樣,國人都身材矮小,只有三尺高,但其國人非常講究禮節,戴帽子、系腰帶都整齊考究。實際上,“焦僥”、“周饒”,都是“侏儒”之音轉,侏儒,就是身材短小的人,則焦僥國即周饒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小人國”。
在古漢語中,“幾”就有“微”、“殆”之意,稱焦僥國人為幾姓,即是說其人身材微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鮮卑族俟幾氏部族,屬於以部族稱謂漢化為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遷都洛陽以後,即開始第二期改革,改革的重點是改變鮮卑族內遷者原有的生活習俗,促進鮮卑族積極接受漢文化。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還在改姓令詔中說:“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則以家與謚,官有世功,則有宦族,邑亦如之。姓則表其所由生,氏則記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於或自所居,或以國號,或用官爵,或用事物,雖緣時不同,俱其義矣。魏氏本居朔壤,地遠俗殊,賜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長勺、尾氏、終葵之屬也。初,安帝統國,諸部有九十九姓。至獻帝時,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自後兼併他國,各有本部,部中別族,為內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興衰存滅,間有之矣,今舉其可知者。”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俟幾氏改為幾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岡志》,是北京牛街志書。因牛街地區舊稱“岡兒上”,故名。《岡志》約成書於清乾隆初年。作者為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侍值乾清宮”的佚名穆斯林,一說即書中所提到的“趙公士英”,全一冊。記述了康熙時期(公元1662~1722年)人物、事件詳盡具體,是此書的主要特色。內容豐富翔實,文字樸實生動。目錄:圖考、星野、建置沿革、疆域、形勝、風俗、寺宇、街巷、人物、儒林、隱逸、名師、靈征、武勇、技巧、烈女、教禮儀、災異、食物、雜誌。作為北京牛街回民聚居區形成與發展史的首次記錄,《岡志》開編撰北京街道志及地區回族志之先河,對了解明清之際回族穆斯林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宗教禮儀與習俗,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其中“風俗”、“名師”、“教禮議”、“馬永和摘誤”、“舍公談性理”及康熙三十三年奸細案等節,對研究當時北京伊斯蘭教的歷史、教派、經堂教育及牛街禮拜寺的掌教、建築等情況,具有重要資料價值,填補了正史之空白。《岡志》原本已佚,今存兩種內容均不完整的手抄本:一是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農曆2月5日燕山沈風儀抄錄本,五十七頁,毛筆工楷,有朱筆圈讀痕跡和批註,原藏張次溪、張叔文家。二是1955年7月8日,哈吉·易卜拉欣·劉仲泉依據古紹宸家藏殘本抄錄並補志,名曰《北京牛街岡上禮拜寺志(草稿)》,簡稱《岡上志》,有劉氏序言、眉批、補充續寫的部分人物誌及尹伯清的某些批註意見。原件亦佚,其轉錄本現存北京圖書館地方文獻部。1990年4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上述兩種手抄本的合編注釋本《北京牛街街志書——岡志》,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編,劉東聲、劉盛林注釋。
回族幾氏是一個稀少的姓氏,該姓氏只見於清朝乾隆初年編寫的《岡志》中。

第五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兩周時期關防機構官吏譏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譏人,就是伺察,是兩周時期王室京畿關防、以及各諸侯國城池、軍鎮要塞的關執,是一種檢查出入境人員的稽查式官吏,在周王室稱“伺察”,在各姬姓諸侯國稱“呵察”,在其他諸侯國則稱“譏人”,兼管抽取入境賦稅,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王制》中記載:“關執禁以譏,禁異服,識異言。註:譏,呵察也,通作幾。”在《周禮·地官·司關》中還記載:“國凶札,則無關門之徵,猶幾。註:猶幾,謂無租稅,猶苛察,不令奸人出入。”
在譏人、伺察、呵察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譏人氏、幾人氏、伺察氏、呵察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幾氏、譏氏、伺氏、察氏、呵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得姓始祖

子仲幾。

遷徙分布

幾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睢陽、洛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睢陽郡:本為梁國,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碭郡,治所在淮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範圍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權及安徽碭山、山東曹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為梁郡,南北朝宋國定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碭山)。北魏時期又回故治,隋朝開皇初年廢黜,後曾以宋州為梁郡。唐朝時期改為睢陽郡。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堂號

睢陽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