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元記憶

幼兒的元記憶是指兒童對作為記憶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有能力、局限和特質的認識。兒童學會識別和確認記憶及遺忘的經驗,在認識上把這些經驗區別於諸如思維、夢和感知等其他經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幼兒元記憶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關於主體的元記憶,關於任務的元記憶,關於策略的元記憶,

關於主體的元記憶

幼兒的元記憶是指兒童對作為記憶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有能力、局限和特質的認識。兒童學會識別和確認記憶及遺忘的經驗,在認識上把這些經驗區別於諸如思維、夢和感知等其他經驗。有證據表明,初始的記憶和遺忘概念開始形成於學前早期,是兒童內隱的心理理論發展中的一部分。然後,兒童逐步認識到各種關於人類記憶的“事實”。例如,兒童可能從經驗中得出這樣一個令人沮喪的有關事實,即一個人不能指望後面總能提取前面儲存的內容,以及這樣一個值得高興的事實,即“現在不能立即回想起來的內容,常常最終會被想起來”。
年紀較大的兒童比年幼兒童對自己的記憶能力和局限有著比較真實而準確的認識,實驗者為兒童短暫呈示一系列常見物品的圖片,每次呈現的圖片數目逐漸增加,直到兒童說系列太長不能按順序記住這些物品為止。學前兒童極大地高估他們的記憶廣度。在他們實際只能記住四個左右的項目時,卻有一半以上的幼兒認為他們能準確記住所有十個項目。這種極度不準確可能看似適應不良。但是,有人卻認為這種高估是有益的,因為它能夠使兒童保持樂觀的態度,樂意嘗試事實上超過他們現有能力的任務。如果年幼兒童比較現實地看待他們自己的能力,他們的嘗試並不超越於他們所已掌握的範圍,則他們的認識進步可能較小。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估計變得越來越準確。

關於任務的元記憶

兒童逐漸認識到,任務的難度依賴於兩個方面:必須存儲的信息的數量和種類,以及隨後提取要求的性質。幼兒知道,單純增加記憶任務,則完成起來更難,如果學習者在項目之間發現或建立意義联系,則項目變得比較容易記憶。例如,在要求他們想出三個單詞,使其與單詞“藍色”一道便於記憶時,年紀較大的兒童比年幼兒童更可能想到三個顏色詞。關於任務的元記憶的提取方面,年齡較大的兒童知道,用自己的話複述某個故事,比準確地用聽到的話複述故事容易。

關於策略的元記憶

學前兒童只有初步的策略概念。例如,當要求他們對錄像中呈現的兩個策略加以選擇時,4歲兒童知道,用一色塊標記變形金剛所藏位置,比眼望他處有助於他們記住變形金剛藏在什麼地方。5歲時,他們也知道觸摸或注視著所藏位置比眼看其他地方好。年幼兒童元記憶的發展要經歷產生性缺損(production deficiency)和中介性缺損(mediational deficiency)階段。所謂產生性缺損,就是年幼兒童具有執行策略的基本能力,但卻常常不能在具體的記憶情境中自發套用,兒童策略的使用和成績的改進並不同步,成績的提高常常滯後於策略的使用。這種兒童記憶策略的使用並不提高記憶成績的現象,就是中介性缺損。左夢蘭等對4~7歲兒童在記憶中幫助策略的運用作了考察,發現幼兒會利用事物間的某些聯繫作為策略進行意義記憶,並表現出一定程度對策略的評價能力。發展過程體現為4歲兒童處於運用策略進行記憶的萌芽階段,5歲兒童進入發展的加速期,不少6歲兒童可在簡單的操作中有組織、有計畫地選用標誌畫片進行記憶操作。
克魯澤及其同事(Kreutzer,et al.,1975)要兒童回答,他們能夠想到多少可行的事情,以確保第二天早上他們不會忘記把他們的冰鞋帶到學校。兒童往往想到包含外在提示物的策略。一位小孩為確保記起,要穿著冰鞋睡覺──一個冒險但無疑極其有效的提取線索。其他的外在策略包括要求母親提醒他們和自己寫一張便條。即使他們實際並不會寫便條,這也不能妨礙許多兒童提到寫便條的策略。這項研究中的一些兒童所給出的一些策略描述,證實了他們具有一些關於記憶性質的極其複雜的直覺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