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糴法

平糴法

公元前476年進入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於公元前445年,魏國的君主魏文侯即位。不久他就任命李悝為相,主持變法。這是戰國時期最早進行的一次變法運動。變法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平糴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糴法
  • 出現:公元前476
  • 目的:為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
  • :dí
平糴法,目的,實質,主要內容,影響,經濟,政治,

平糴法

:dí

目的

1.為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2.使魏國強盛。

實質

發展封建經濟。由國家調劑糧食價格,以穩定小農經濟

主要內容

李悝推行的重農抑商的“平糴法”,由國家控制糧食的購銷和價格:政府在豐年以平價收購農民餘糧,防止商人壓價傷農;在災年則平價出售儲備糧,防止商人抬價傷民,防止“穀賤傷農,谷貴傷民”。
是李悝平抑糧價的一項措施,目的是使城裡人和鄉里農民都不受損害。他認為糧價若太賤則傷農,太貴則傷民(城市居民)。因太貴太賤,都不利於統治,於是他實施"平糴法"。其做法是:把好年成分為上中下三等,壞年成也分為上中下三等。豐收年按年成的豐收情況,國家收購多餘的糧食。歉收年則按歉收的程度,國家拿出收購的糧食平價賣出。上等歉收年賣上等豐收年收購的糧食,中等歉收年賣出中等豐收年收購的糧食,下等歉收年賣下等豐收年收購的糧食。這樣"雖遇饑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只有"民不散",政權才能鞏固,這就是"平糴法"的目的。
李悝的"平糴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行之魏國,國以富強。"

影響

經濟

這次變法(變法中不只“平糴法”一項內容)使魏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

政治

封建政權得以鞏固,成為戰國初年最強盛的國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