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就是平潭島的三十六腳湖。島上居民生活用水都來源於此,,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三十六腳湖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勝地,風景秀麗,湖光山色, 福建省帆船隊將此地作為訓練基地。清代詩人俞廷萱在此留下了美麗的詩句:“波光如畫碧如油,日落風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煙波闊,不知領得幾多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 國家:中國
  • 總面積:210萬平方米
  • 級別: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簡介,由來,景色欣賞,

簡介

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平潭縣北厝鎮東北部,距城關3000米。由平潭三十六腳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管理。保護區成立於1997年。以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保護區總面積13.4平方千米。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約19.6℃,年均降水量約118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1870小時。保護區內主要水體三十六腳湖為天然淡水湖泊,5000年前曾為海壇灣的一部分,由於海陸變遷,逐漸演變成瀉湖,經淡化成為福建最大的淡水湖泊。湖的三面為低山丘陵,東南方與七里埔沙灘連線,湖周海蝕地貌發育良好。湖區集雨面積12.4平方千米,陸地面積11.3平方千米。湖中淡水清澈,是平潭縣城生活和工業用水的重要水源。福建省帆船隊將湖區作為訓練基地。

由來

據說在很久以前,由於地殼上升,海角與廣海之間被海沙淤積成壩,後來淡水注入,海水淡化,以至成了淡水湖。也由於地殼的運動,湍急的水流使湖岸的海蝕山石裂縫逐漸加深加寬,
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天長地久,湖岸曲折,湖水就像有36隻腳向湖岸延伸,因此稱“三十六腳湖”。湖濱拱衛著的有照鏡山、牛山、海壇山等,層巒疊翠,山光流影,岸草阡阡,怪石崢嶸。有何連城的詩曰:“萬頃波濤一鏡開,彩雲涌處接天台。敢夸身在層巒上,引得晴光拂面來。”因為海壇島屬海蝕地貌,奇形怪狀的岩石就特別多,其中有蒼鷹石、雄雞石、蘑菇石、春筍石、四角風動石等40多處,光怪陸離,妙趣橫生。

景色欣賞

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
“湖腳”深處有一石礁稱“龍嶼”,像蒼龍昂首,古代鄉人敬以為神。舊本《福清縣誌》說:“湖神甚靈。相傳有捕魚人曾聞水中作人語聲。”清乾隆年間,福清縣丞岑堯臣建“龍宮”於“龍嶼”之上,並作《龍宮詞》曰:“三十六腳湖深處,中有一礁號龍嶼。綠玻璃涌碧蓮花,波光雲氣相撐拄。傳言此下有潛龍,水底時聞作人語.....”以後“龍宮”成了平潭縣百姓祈雨的地方。湖中另有大小兩座山丘,遠望像兩隻神龜,首尾相銜,浮游在煙波浩瀚的湖面上,因稱“神龜石”。此外還有蓮花石、釣魚台、鯉魚岩等勝景,美不勝收。清俞廷營泛舟“三十六腳湖”,見了這許多的湖光石影,詩興大作,為詩曰:“波光如畫碧如油,日落風清好泛舟。三十六湖煙水闊,不知領得幾多秋?”
平潭縣有10景,其中以“三十六腳湖”為最,歷史也最為悠久。史載,早在唐代,這裡就已經是朝廷牧馬的地方。據說其馬多是名貴的"龍種",因此“三十六腳湖"的”“龍馬”名聞天下。宋代還特別設“牧馬監”,管理“馬業”,一直到了清嘉慶三年(1798年),平潭才設“平潭廳”,隸屬福清縣,民國元年改為平潭縣。平潭縣四周皆海水,苦澀不能飲用,唯三十六腳湖水為淡水,“盈盈一水碧,大旱不枯竭”,成為平潭縣30萬人口的生命水。1982年“三十六腳湖”被宣布為自然保護區,其山,其水,其樹,其石都得到應有的保護,因此更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