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準

平準

平準是指中國封建王朝通過貴賣賤買以求穩定物價的措施。為漢代桑弘羊首創。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 置平準官於京師(長安) 。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年) 大農令改稱大司農,擴大了機構,在其下設平準令丞,專司其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準
  • 時代:中國封建社會
  • 方式:貴時拋售、賤時收買
  • 目的:穩定市場價格
基本信息,釋義,平準,史實,文獻,貢獻,

基本信息

釋義

中國西漢元封元年(前110),桑弘羊在京師長安專設機構,執行平準業務。後又於太初元年(前104)擴充大農令機構 ,改稱大司農 ,並在其下設立平準令丞,專司其事。桑弘羊的平準思想是先秦范蠡和《管子》一書的價格概念具體發揮的結果。它產生的直接經濟背景有二:①上林三官(當時皇室的財務機構)統一鑄錢以後,曾一度發給京師各中央部門少量現金由其自由支配。這些部門即利用此現金到市場上爭購物資,致使幣制統一後曾一度下跌的物價重新上漲,故設定平準機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物價恢復常態。②自均輸機構成立後,各郡國仍有不少物資運京出售。為防止私商操縱市場,牟取暴利,有必要設立平準機構。從穩定物價的角度來看,桑弘羊的平準構想是周密而有效的 。在此後100年 ,王莽實行的所謂“市平”,基本上是沿著這個方向發展出來的。唐代劉晏也曾運用平準思想以“制萬物低昂,常操天下贏資”。北宋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事實上是平準的變形。隨著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元明以後大規模的官營平準機構未再出現。

平準

平穩物價之意。中央令大農令置平準官於京師,總管全國均輸官運到京師的物資財貨,除去皇帝貴戚所用外,其餘由國家經營,“貴則賣之,賤則買之”,調劑物價,防止富商大賈從中謀取巨利。

史實

文獻

《史記·平準書》記桑弘羊提出的建議:“置平準於京師,都受天下委輸。召工官治車諸器,皆仰給大農。大農之諸官盡籠天下之貨物,貴即賣之,賤則買之。如此,富商大賈無所牟大利,則反本,而萬物不得騰踴。故抑天下物,名曰平準。”

貢獻

漢武帝在採用這種辦法之後,取得了明顯效果。司馬遷採用“平準”的說法,闡述貨幣制度的變動,以及控制商品流通和物價的均輸政策,寫下《史記》中的《平準書》,是我國史籍中最早的經濟史專門著作,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是歷來史書中食貨志參照沿用的範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