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旱掘蟾

平原旱掘蟾

平原旱掘蟾(學名:Spea bombifrons)薦椎橫突特別寬而長大,薦椎前幾枚軀椎大多細弱並向前傾斜成銳角,薦椎與尾桿骨癒合或僅有單一骨髁。舌器不具前角或呈游離狀;舌喉器的環狀軟骨在背側不相連。卵和蝌蚪在水域存活,蝌蚪為左出水孔型。口周有唇乳突,上下唇最外排唇齒都是一短行,左右唇齒2~8行不等,角質頜強,適於刮取藻類,甚至能咬食小蝌蚪。分布於加拿大,墨西哥,美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平原旱掘蟾
  • 拉丁學名:Spea bombifrons
  • 別稱:平原掘足蟾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北美鋤足蟾科
  • :旱掘蟾屬
  • :平原旱掘蟾
  • 命名者及時間:Cope, 1863
  • 英文名稱:Plains Spadefoo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相關知識,

外形特徵

平原旱掘蟾身長3厘米至7厘米,成體短闊,無尾。頭部略呈三角形,頸部不明顯,前肢較短,後肢特別發達,具有蹼,適於跳躍或游泳。有眼瞼和鼓膜。口裂較大,多數種類舌可翻出口外捕食。肋骨不發達,或完全退化;額骨與頂骨、尺骨與橈骨、脛骨與腓骨都各自癒合。無交接器。多體外受精。卵產在水中,孵化成的幼體有尾,稱為蝌蚪。用鰓呼吸,幼體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尾逐漸縮短,最後消失。鰓也逐漸萎縮、消失,肺逐漸形成。經過變態發育為成體,主要用肺呼吸。由於肺的結構比較簡單,皮膚起著重要的輔助呼吸作用,皮膚呼吸主要排出二氧化碳。
四肢短小,眼凸,後足有銳利、黑色、鏟形的角質凸出物,便於挖掘。

棲息環境

平原鋤足在東洛磯山脈的矮草草原和荒漠草原的發現。它們喜歡土質疏鬆的地區,它可以便於挖洞。生活於農田。為夜出性洞穴動物。在溫暖季節大雨後在水塘內繁殖。西部乾旱地區種類的幼體孵化較快,在池塘乾涸之前即可完成變態,東部種類發育甚慢。

生活習性

喜食活甲蟲、蟋蟀、蚱蜢、螞蟻、蜘蛛、白蟻、飛蛾和毛毛蟲。也吃藻類和植物碎屑。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墨西哥,美國。廣泛分布於加拿大中南部到墨西哥中部,西至蒙大拿州西部,科羅拉多州東部,亞利桑那州東部,東到愛荷華州西部,密蘇里州東部,中部和在美國阿肯色州,德克薩斯州南部,墨西哥北部奇瓦瓦州相鄰,塔毛利帕斯州東部。
平原旱掘蟾分布圖平原旱掘蟾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從5月至8月,在南部是七月的夏天雨後。在北部地區,延伸到加拿大,繁殖期最早在5月底。卵通常產在在洪水淹沒區和臨時池塘。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4年——低危(LC)。

相關知識

蟾蜍中毒主要是食用蟾蜍引起的。蟾酥是傳統的中藥材,有抗炎、強心、升壓、局麻等作用。成人用量一般為15~30毫克。用量過大也可引起中毒。
蟾蜍中毒,一般在食後0.5-1小時內出現症狀,也有達2小時者。症狀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吐出物先為食物,後為黑綠色液體,並且伴有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心悸、胸悶、日唇及四肢麻木等。循環系統輕症者表現為竇性心動過緩,並伴有心律不齊,心電圖可顯示洋地黃中毒樣改變,如房室傳導阻滯,重症者心率可下降為30-40次/分或更少,也可顯示竇房阻滯,房室分離,心房纖維性顫動或室性心動過速等;S—T段呈斜性下移,T波倒置。病員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細弱、四肢發冷、體溫下降。口唇紫紺,陣發性痙攣,此時如不及時搶救治療,呼吸也可變慢而淺,甚至不規則,稍後導致呼吸及循環系統衰竭而危及生命。
中毒早期可以催吐,並用普通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洗胃,然後用硫酸鎂導瀉,進食蛋清等潤滑劑。大量飲水及濃茶或靜脈點滴5%葡萄糖生理鹽水1000-2000毫升,如患者有尿,在靜脈點滴中加適量氯化鉀。
對心臟的毒性作用按洋地黃中毒治療方法,可服用鉀鹽,嚴重者可用10%氯化鉀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緩慢靜脈點滴。並用大量維生素C、B、B6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