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

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政府職能模式的三種類型》(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一文中,主張政府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手段來調控市場經濟的運行,實現對整個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以彌補市場自身力量的不足,達到經濟持續、穩步增長的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
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產生於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是由以凱恩斯主義為代表的總量經濟學作出的政治設計,事實上,凱恩斯主義的理論主張在資源配置的實踐中取得了異乎尋常的成功,通過羅斯福新政,美國率先將這種理論付諸實施並最早走出經濟危機。
二戰之後,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採取“國有化”和“經濟計畫化”等政府干預手段,創造了20世紀中期經濟發展的奇蹟。但是,到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特別是1973年發生了石油危機之後,所有西方已開發國家無一例外地出現了經濟發展的停滯和通貨膨脹,這也直接促使人們對凱恩斯主義進行批判性反思。干預型政府職能模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