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菝葜柄鏽菌

簡介,採集地,形態描述,

簡介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Uredinales
中文目名 鏽菌目
拉丁科名 Pucciniaceae
中文科名 柄銹科
拉 丁 名 Puccinia smiacis-sempervirentis
中 文 名 常綠菝葜柄鏽菌
定 名 人 Wang.

採集地

Smilax china L. (菝葜):台灣 ( 492;666;).
Smilax cyclophylla Warb. (圓葉菝葜):四川 ( 508 ).
Smilax sempervirens Wang. (常綠菝葜):江西 ( 19 ).

形態描述

夏孢子堆葉的兩面生,形成小的病斑,聚生,圓形,直徑1―5毫米,互相癒合,初期為寄主的表皮所覆蓋,後期裸露,墊狀,淡褐色;夏孢子卵形、卵-橢圓形或近球形,23―30×14―22微米;孢子外壁有刺,厚1―1.5微米。冬孢子堆葉的兩面生,形成小的病斑,聚生,圓形,直徑1―5毫米,互相癒合,初期為寄主的表皮所覆蓋,後期裸露,墊狀,黑-褐色;冬孢子橢圓形、矩圓形或矩圓-橢圓形,頂端圓、平截或漸尖,中部略縊縮,基部圓或大多漸狹細,淡橙色,30―50×13―19微米;孢子外壁平滑,厚1.5―2微米,頂端厚4.5―10微米,上面細胞的芽孔在頂端稍下處,下面細胞的芽孔在隔膜的下面;柄長於孢子,一般長達85微米,壁不變厚,存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