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銀絲面

常州銀絲面

常州銀絲面是江蘇常州著名的小吃,十大名點之一,為百年老店常州味香齋麵館於1912年所創製,已有百年的歷史。1985年江蘇省飲食服務公司編輯出版的《中國小吃(江蘇風味卷)》一書第93頁載明:“常州銀絲面由味香齋麵館創製,又在麵粉中直接加入雞蛋清,再用細齒面刀軋製成麵條。因麵條潔白如銀,纖細如絲,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州銀絲面
  • 分類:江浙菜系
  • 創製者:常州味香齋麵館
  • 始創時間:1912年
材料,製作方法,特點,

材料

五十碗面的材料
  1. 上白麵粉5公斤
  2. 雞蛋清750克
  3. 食鹼40克乾
  4. 乾米粉500克(約耗75克)
  5. 青蒜末75克
  6. 胡椒粉75克
  7. 味素50克
  8. 雞清湯(鹹味)7.5公斤
  9. 熟豬油375克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放入麵缸,中間扒窩,把食鹼用清水500克溶化後倒入,再加入雞蛋清拌和,揉搓成雪花狀面絮,15分鐘後,再反覆搋揉均勻,然後上面機軋制(雙層2次,單層3次),在單層滾卷麵皮時撒乾米粉(防粘)。再後用細口面刀,(33厘米有30個齒口)滾軋成50厘米長的銀絲生麵條
2、將味素、熟豬油、青蒜末平均分放於50隻碗中,鐵鍋置旺火上,鍋內放清水15公斤燒沸,生麵條分2次煮熟,每隻碗內放入沸雞清湯(150克),然後將麵條均勻地撈入碗裡,撒上胡椒粉即成。

特點

麵條要好吃,就要講究:“面、湯、哨、熱”這四個字。銀絲面以“潔白如銀、面細如絲、柔軟滑爽、湯鮮味美”而著稱。如再加蓋蝦仁、肉絲,黃瓜絲則口味更佳。
常州銀絲面常州銀絲面
銀絲面的麵條用上白粉來軋制,還要在10斤麵粉中加入1.5斤蛋清,在軋面的過程中要比普通的麵條多軋二道,使麵條更筋道,最後用每寸有30個齒口的“面刀”來軋制出“白如雪、細如髮、韌勁足、滑而爽”的銀絲麵條來。這就是“面”的講究。
所謂“湯”,當年常州味香齋麵館一天要賣10包麵粉的銀絲面,當年的麵湯大都是用黃鱔骨,豬肩胛骨海蜒等經廚師精心煲制出來的。
所謂“哨”,用常州話來講,就是“澆頭”,就是加在面上的小菜。過去面澆頭大都是小鍋現炒的,講究的是紅案師傅與白案師傅的配合,這一邊灶頭上炒菜師傅的炒勺哐哐哐的一敲,那邊下面師傅的撈麵剛好送到。當年一角四分錢一碗鹹菜肉絲麵、六角洋鈿一砂鍋的什錦鍋面,是大家一致公認的好澆頭。
熱,就是要“碗熱、面熱、湯熱、澆頭熱”。有的麵店撈麵時會把面碗放到鍋面燙一下,再加上“篤篤煎”的湯,再手腳麻利地撈上面,這種滾燙的面吃起來才“煞克”。下銀絲面就更講究,下面的水一定是要猛火燒成的的滾水,一把麵條下去,長筷子一掏,面一浮上來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