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互動理論

師生互動理論( theories of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是指以課堂中師生人際關係為主要研究對象的觀察技術和理論觀點。以社會學中的互動理論為基礎。側重分析師生人際關係模式及教師期望、特徵與教學風格如何影響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學業成績。早期的主要研究見美國學者沃勒的《教學社會學》(1932)。他率先較為系統地採用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的原理及方法,研究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並以對教師權威的分析為中心,強調師生關係是一種制度化的“支配-從屬”關係,彼此之間含有潛在的對立情感,不斷進行著權力鬥爭。

此後,對師生關係側重心理學分析最著名的學者,是美國的弗蘭德斯。他提出課堂行為觀察技術,探討師生之間的 10 種交談行為,發現教師的不同教學方法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具有直接或間接影響。20世紀 60年代後,有關研究主要採用社會學方法,並以標籤理論和微觀解釋論為代表。就標籤理論而言,英國社會學家裡斯特在 70年代把社會科學中解釋越軌問題的標籤理論套用於教育研究,以教師期望為中心,分析課堂中的師生互動過程。他發現,不同能力組的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不同的互動模式。這是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主要特點:教師事實上對特定學生形成不同的期望並貼上標籤;因期望、標籤不同,師生間的互動方式也不同; 學生從教師那裡獲得的自我形象,影響他的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和抱負水平; 如果教師的期望和標籤不變,學生又未主動予以反對或改變,那么學生的成績及行為將愈益接近教師的期望與標籤。就微觀解釋論而言,以英國一些教育社會學家為主體的解釋論者,主要通過考察師生對課堂情境的不同定義, 分析師生互動過程。他們認為,師生互動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師生採取的不同“策略”1402而產生的“磋商”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