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永不消散的陰雲?:德國歷史學家之爭

《希特勒,永不消散的陰雲?:德國歷史學家之爭》是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哈貝馬斯。

基本介紹

  • 書名:希特勒,永不消散的陰雲?:德國歷史學家之爭
  • 作者:(德)哈貝馬斯等著
  • 譯者:逢之 / 崔博
  • 頁數:415
  • 定價:38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德)哈貝馬斯等著;逢之,崔博等譯
希特勒,永不消散的陰雲?:德國歷史學家之爭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4-09
ISBN: 978-7-108-03688-9
頁數:415頁
價格:38.00元

內容簡介

1980年代,在當時的聯邦德國發生了一場著名的爭論,後來被稱為“德國歷史學家之爭”。
爭論圍繞納粹罪行的獨特性、如何評價第三帝國在德國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評價和書寫歷史等問題展開。參加爭論的有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和德國一大批著名的歷史學家,如恩斯特諾爾特等人。
爭論並不局限於學術圈和思想界,而是在德國的報紙、期刊等公共媒體上展開,因而在公眾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且在西方世界引起重視。參與論戰的各方,雖然也有言辭激烈之處,但總體上而言,較好地遵守了學術討論或者思想論爭的基本規則,力爭以邏輯力量闡明自己的觀點,取得上風。
雖然這場爭論沒有明確的最終結論,但提出的問題是整個德國社會二戰以後雖未明言卻普遍關心的,參與爭論的學者從歷史和現實的多個角度進入,沒有使用過多的學術語言,公眾理解起來沒有障礙,各方的觀點也得到了充分的展開,各自的邏輯非常清晰。
因此,對整個社會開放數十年以來的思想禁區,加深關於德意志第三帝國歷史的思考,確認德國在歷史和世界中的位置,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了解這場爭論,中國的讀者解讀東亞的歷史和自己的當代史,都很有借鑑作用。

目錄

編輯前言
致謝
1.歷史傳奇和修正主義之間?
2.沒有歷史的國度中的歷史
3.不願過去的過去
4.譴責與理解
5.一種損害賠償方式
6.新的東部戰線國家神話
7.暴政的時代
8.致《時代周刊))編輯的信,1986年8月1日
9.致《法蘭克福匯報》編輯的信,1986年8月11日
10.致《法蘭克福匯報》編輯的信,1986年8月16日
11.虧欠的記憶
12.致《法蘭克福匯報》編輯的信,1986年9月6日
13.強加的糟糕實踐
14.歷史的道德
15.不可用史達林和波爾布特抑制希特勒
16.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17.歷史的猜謎圖
18.尋找“遺失的歷史”?
19.新的歷史意識和對國家社會主義的相對化
20.在思想分歧之處
21.新的奧斯維辛謊言
22.特里爾第36屆德國歷史學家大會開幕演講,1986年10月
23.在懷疑的統治下
24.致《明鏡》編輯的信,1986年10月20日
25.被顛倒的是非
26.研究無禁區
27.論歷史學的公用
28.永遠在希特勒的陰影之下嗎?
29.並非結語
30.化妝師們正在粉飾一種新的身份認同
3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2.歷史分量幾何?
33.致《法蘭克福匯報》編輯的信,1986年11月29日
34.致《法蘭克福匯報》編輯的信,1986年11月29日
35.否認和遺忘都無法將我們從歷史中解放
36.不能如此,也不允許如此
37.尤爾根·哈貝馬斯、卡爾一海因茨·揚森和1986年的啟蒙
38.納粹統治——一種正常的暴政?
39.致《法蘭克福匯報》編輯的信,1986年12月6日
40.唯有直面過去,我們才能自由
41.誰否認歷史,誰就是背叛自己的國家
42.論“歷史學家之爭”
“歷史學家之爭”附言
附言,1987年2月23日 尤爾根·哈貝馬斯
結語,1987年4月15日 恩斯特·諾爾特
結語,1987年4月21日 約阿西姆·費斯特
附言,1987年4月25日 米夏埃爾·斯徒爾默
我對所謂歷史學家之爭的結語,1987年5月12日 安德烈斯·希爾格盧伯
有關作者
本書人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