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歐修小吐司

布里歐修小吐司

:布里歐修小吐司(18×8×7CM大號雪芳模兩個)。

高筋麵粉250克、低筋麵粉50克、酵母3克、細砂糖60克、全蛋1個(約50克)、蛋黃1個(約20克)、牛奶80克、黃油60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里歐修小吐司
  • 高筋麵粉:250克
  • 低筋麵粉:50克
  • 酵母:3克
布里歐修小吐司,菜名,表面刷液,特 色,操 作,貼士,營養價值,所屬菜系,

布里歐修小吐司

菜名

布里歐修小吐司

表面刷液

全蛋液適量、蜂蜜適量。

特 色

源自奧地利的貴族美味。

操 作

1、原料中除黃油外所有材料倒入麵包機。
2、選擇和面程式開始和面。
3、20分鐘後暫停,此時麵團已經基本攪和成團。
4、加入軟化切碎的黃油。
5、再次開啟程式,等一個和面程式結束後再重新開啟一次和面程式,再次攪打15-20分鐘後停止,此時麵團已經攪打至非常光滑。
6、取一塊麵團慢慢撐開,可以形成薄如手套的透光薄膜,而且有韌性,不易撐破,撐破後破口邊緣光滑,即已揉和到完全階段。
7、將麵團取出,揉和成光滑的麵團。
8、放入盆中,包上保鮮膜。
9、送入28度的烤箱,進行第一次發酵。
10、發酵至麵團兩倍大。
11、將發酵好的麵團取出排氣再次揉圓。
12、分割成16等份,約30-32克一個的小劑子,逐一搓圓。
13、取一小份麵團,按扁。
14、象包包子一樣,從邊緣往中間捏合起來。
15、至於案板上用右手食指捻成水滴形狀。
16、將尖頭朝下,整齊的排入吐司模具中,每個模具放8個小麵團。
17、包上保鮮膜,送入38度的烤箱,旁邊放杯開水,進行二次發酵。
18、發至麵團漲發至模具的八九分滿時,取出,在表面均勻的刷上全蛋液。
19、烤箱預熱,上下火180度,烤20分鐘左右(中途如覺得上色過深可加蓋錫紙)。
20、最後將烤好的吐司取出,表面刷上少量蜂蜜,脫模即可。

貼士

1、各人麵包機和面程式設定時間不同,功率也不同,所以和面時間沒有一定的定式,我這款麵包機一個和面程式時間是30分鐘,一般和面30分鐘可至擴展階段,再加15-20分鐘可至完全階段,這款麵包最好揉至完全階段,總體時間各人自己掌握,中途可隨時暫停將麵團取出檢查,達到出手套薄的程度即可,具體要用多少時間各人不一樣,所以不要完全參考我的時間。
2、象包餡一樣的整形方法是為了麵團表面光滑不開裂,搓捻成水滴形狀時注意要將中間的空氣排出,不要包入空氣,這樣烘烤的時候麵團中間會出現大的空洞。
3、排入模具中時注意尖頭朝下放入,讓光滑的一面朝上,才能在二發後形成漂亮的隆起。
4、說起BRIOCHE布里歐修,大部分人總認為它是傳統法式麵包,其實這種麵包最早是從奧地利傳入法國的,17世紀初以諾曼第地區為中心傳播開來,是法國甜麵包中最古老的成員。
5、傳統的BRIOCHE布里歐修,戴著金黃色的帽子,個頭雖小,用料卻相當奢華,黃油、雞蛋、牛奶與小麥粉,在物質匱乏的17世紀,儼然是麵包中的貴婦,只有當時的貴族才能享受得起這種麵包。也因為配方中油與蛋的比例相當高,以至於很多人不認為這是一款麵包,而把它歸於甜點類,所以BRIOCHE的中文意譯其實是“奶油蛋卷”而不是奶油麵包。
6、據說,18世紀的法國王妃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An-toionette)聽說有些法國民眾無法買到麵包,便笑道:“沒有麵包,為什麼不吃奶油蛋卷?”這個故事流傳很廣,甚至還出現在某些電影中。
7、如今的布里歐修早已經不是單純的一種形狀,除了傳統的“和尚頭”,還有環形的“皇冠”、圓筒狀的“薄平紋”,另外還有英鎊形的“南泰爾”。
8、今天起心折騰布里歐修的時候本來是想做成傳統的“和尚頭”的,可是第一沒有那么多的花形模,二來我是真心不喜歡這造型,怎么看怎么都有點象“二”貨。所以衡量再三還是做成了吐司,不過這種麵包不適合做成大吐司,所以我用兩個大號雪芳模做成了兩個小吐司,成品還不錯,高油高糖高奶的吐司,一般風味是很醇厚的,這款吐司的口感我很喜歡。

營養價值

白面 - 又名小麥麵粉、小麥粉。小麥經磨製加工後,即成為麵粉,也稱小麥粉。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我們可以把麵粉...

所屬菜系

其他國家 - 其他國家是指沒有包括進來的國家美食,這裡特指西餐。西餐這個詞是由於它特定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西”是西方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