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葛南

“布葛南”,雲南尋甸彝族特有節日。鬥牛節目,當地彝家人稱它為“布葛南”,即“牛打架”。傳說,彝家祖先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看到牛糞中爬出的屎殼郎用頭上的角相互角逐而得到啟發,於是便在秋收前用黃牛相互決鬥,增加生活的樂趣,預兆豐年。每年這一天,遠近各村各寨的人們聚集到秋場上觀看“鬥牛”比賽,“鬥牛”得勝的彝家人會倍感驕傲和自豪,因為預示了來年的豐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葛南
  • 別稱:牛打架
“阿老表,走瞧牛打架去囉!來囉,阿表妹!”一大早,雲南尋甸六哨大村的彝家人身著民族盛裝,身背那遮風躲雨的長傘和備有各種食物的繡花挎包,張羅著去“趕秋場”。
立秋節是尋甸的彝族同胞獨有的傳統節日,早在解放以前便流傳至今。立秋節氣預示著收穫季節的到來,所以立秋節是慶祝豐收的日子。民間有一句諺語“一年踩破秋,十年不得收”,這一天不能下地幹活,彝族同胞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糧食一年比一年豐收,日子一年比一年幸福,都要在立秋這天自發組織集體慶祝活動。傳說很久以前彝族同胞都很崇拜牛,立秋節到了,萬物豐收,為了感謝牛神給人們帶來的五穀豐登,幸福吉祥,彝族同胞就在各自的村寨設立秋場,舉行鬥牛比賽。不同村寨的彝族同胞趕著自己餵好的健壯的公牛來到秋場鬥牛,哪個村寨的牛斗贏了,說明這個村吉利,這個村的人也因此而自豪。鬥牛期間,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對歌表演的極好機會,可謂是“東方情人節”。
按照彝家習慣,秋場選在寬敞的草地,節日活動由七八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這天,他們比大多數的人都要早點趕到秋場,圍坐成一個圈,取出裝滿白酒的軍用水壺,互相傳遞,你一口我一嘴地喝著轉轉酒,商量著節日的內容和程式。
中午時分,立秋節正式開始了。開幕式邀請與彝家相處和睦,能歌善舞的苗族青年作表演。隨著動感有力的節拍,苗家小伙子和姑娘便一個個跳進了場內,他們邊歌邊舞,歌舞中表現出一種稚拙,吐露出一股原始的“野”味。有意思的是節目主持人的用語是帶有濃重地方音和民族味的國語,常逗得人們笑意連連。最精彩的節目是鬥牛,當地彝家人稱它為“布葛南”,即“牛打架”,這可是立秋節的重頭戲。傳說,彝家祖先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看到牛糞中爬出的屎殼郎用頭上的角相互角逐而得到啟發,於是便在秋收前用黃牛相互決鬥,增加生活的樂趣,預兆豐年。每年這一天,遠近各村各寨的人們聚集到秋場上觀看“鬥牛”比賽,“鬥牛”得勝的彝家人會倍感驕傲和自豪,因為預示了來年的豐收。參加比賽的牛由各個小村落各出一頭,在秋場輪番進行決鬥,一旦有所閃躲的一方判為敗方,以這樣的方式角逐出冠軍,惹得在場的眾多觀眾歡呼聲不斷。
一開場,兩頭性情溫和的牛入場,雙方斯斯文文,打了大半天也難分勝負,最終被人雙雙逐出場外。接著,兩頭體力懸殊的牛相鬥,不幾個回合,就決出了勝負。鬥牛比賽越來越精彩,那頭牛剛一出場,就以猛虎下山之勢沖向對方,企圖給對方一個下馬威。對方穩住陣腳,最終以自己的實力把其趕下擂台。還有年輕氣盛者憑著力量和一攻到底的決心,把弱小的對手逼上山坡而不收腳,最後自己體力耗盡,讓以守為攻的對手藉助有利地勢把它拱翻在地,從而贏得最後的勝利。往年曾參賽、經驗豐富且體力處於最佳狀態的那些壯年黃牛上場了,為人們上演的是精彩、慘烈的決鬥,打得泥土翻滾,時間差不多超過一個小時,直到精疲力竭、頭破血流,雙方仍紅著眼睛,不肯罷休,此時,該村的小伙上去強行把各自的牛分開。冠軍也產生,本村的壯小伙像對待取得驚人成績的運動員一樣,牽著勝利者慢慢走動,向它身上灑上白酒,讓它恢復體力,讓它披上紅色的綢緞,享受勝利的榮耀。
鬥牛完畢了,整個秋場就成了巨大的露天食堂。人們以家庭、親朋好友為單位,沒有凳子、沒有桌子,圍坐在草地上,舀上一盆“羊湯鍋”,就著甘醇的白酒,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彝家人的粗獷表現得淋漓盡致,就連彝家婦女也端起酒碗,與男人們一起共享節日好時光。
“河邊小樹排對排,一看小妹走過來,哥把山歌吼一首,妹唱山歌跟我來。”山坡上傳來悠揚的歌聲,原來是幾位小伙子乘著酒興,邀約一群姑娘對起了山歌。
尋甸六哨鄉彝家的山歌來自於生活,來自於勞動,歌唱愛情,歌唱友誼。男女對歌不僅僅是娛樂,異性間還用歌聲來表達心愿,表達愛戀。對歌時,常常是一方用歌聲提出問題讓對方以歌作答,回歌者可以反問對方,這樣,對歌就成了一場歌藝的較量,而對不上歌者敗下陣來,也並不顯沮喪。
每個村落的男女青年自有他們心中的歌王,如果兩個異性歌王碰在一起,就會唱得天昏地暗,難分高下,這時,對歌輸贏已無所謂,這對青年男女早用山歌表達了愛慕,交流了感情,他們已經情投意合,於是,愛情的故事就此落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