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戲

布依戲

布依戲,貴州省冊亨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布依戲在布依語中稱“谷藝”,主要分布於貴州南部及西南部布依族聚居的冊亨、安龍、興義等縣。它是受漢、壯、苗族戲曲的影響,用布依語演唱布依族樂曲,在八音坐彈、板凳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布依戲中有生、旦、醜及大王、大將等分工,各腳色的舞台調度都是三步或五步一轉身,演唱過程中對面穿梭,形式活潑,風格質樸。

2006年5月20日,布依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8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布依戲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84
  • 申報地區:貴州省冊亨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重要演出,

歷史淵源

布依戲,舊稱“土戲”,布依語稱“符藝”,1953年隨著布依族名的確立,統稱布依戲。《布依族簡史》稱:“在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冊亨州內的秧壩,普安州(今興義)的巴結,開始編演布依戲”。所謂編演,只不過是就祭祀詞中的部分唱段稍作改動或補充,在酒宴中作消遣唱跳而已。但她卻孕育了布依戲的錐形。據《興義縣誌》記載:“明末清初,布依族傳統祭祀多已不戴面具,‘老摩’跳神時的祭詞中,已含有類似折子戲的本民族民間故事唱段。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後,王姓土司仍世襲其亭目之職,其宗支乇孝五等常召請族人參加傳統祭祀活動,在‘老摩’的主持下,讓部分族中子弟參加傳統祭祀活動,至清嘉慶(1797年)時。王姓土司族子王金龍等,一面興辦私塾教育族中子弟,一面與族人就祭祀跳神中的唱段補充改編,加上情節人物,在節日酒宴中作消遣跳唱。”這是布依戲的萌芽時期。
布依戲的發展過程,也是布依戲從宗教中分化出來的過程。《興義縣誌》載:“……從此,布依戲已具雛形,並從祭祀活動中分離出來,在巴結民問出現,同時促成王姓家族的族中戲,在王氏的後輩中代代相傳。歷經數代,逐漸分行當,配樂隊,吸收部分祭祀樂曲來豐富曲牌。到清光緒初期(公元1875年),已具舞台演出形式。光緒29年(1903年),在族人王壽山等倡儀下,多人出資首次製作一批服裝,在巴結老場南搭台演唱,並在南盤江兩岸流動演出。
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文化部門重視,活動頻繁。“文化大革命”中,活動中斷。1983年,巴結建民族文化站,重組布依戲隊。

文化特徵

音樂曲調
布依戲的音樂曲調有【京調】、【起落調】、【翻演調】、【馬倒鈴】、【正調】、【長調】、【八譜調】、【反調】、【武打升官調】、【過場調】、【倒茶調】、【吃酒調】等。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主要包括尖子胡琴、朴子胡琴、笛、短簫、木葉、三弦、琵琶、月琴及大鑼、大鈸、鼓、木魚、包包鑼、小馬鑼等。
表演程式
布依戲表演時有固定的程式,一般由祭祀、請祖師開箱、降三星、打加官、正戲、掃台、封箱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戲是主體部分。
步法
布依戲中的小生、文官多走三角步;大王度四方步;武將上馬揮戈,走馬弓步;小丑三步一跳一轉身,走玩耍步或猴步;旦角走緊腿橫移步,小三角步和搖曳多姿的高低步。
武打
布依戲的武打,由於各戲班師承不一,故其打法各異,武打中有簡單的述語。“擋巧”在對打中甲方手持兵器,掠過乙方頭部,作砍殺狀,乙方低頭躲閃;在“擋丁”中武將交鋒時,二馬相遇,甲方舉槍刺擊對方腿部,乙方拿兵器抵擋。除此外,還有“上擋下叉”、“扎擋”、“打四門”等。冊亨首述、乃言等布依戲班,在武打中還把大橫拳、小橫拳、八卦掌、三節棍等武術、拳術摻柔並用,形成了在武打方面的特色。

代表劇目

布依戲正戲的劇目包括布依族劇目和移植劇目兩類。布依族劇目以講述布依族傳說故事為主,有《三月三》、《六月六》、《羅細杏》、《人財兩空》等,唱、白均用布依語,民族特色十分濃郁。移植劇目主要從漢族民間故事移植而來,包括《玉堂春》、《蟒蛇記》、《秦香蓮》、《祝英台》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布依戲具有歷史學、民俗學、宗教學、戲曲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對中國文化的豐富和完善曾發揮過重要作用。

傳承現狀

布依戲由於演員流失,各行當表演逐漸消亡,並且存在布依戲班社中成員缺乏較為專業的訓練等,成為布依戲逐漸走向系統化、專業化,傳播斷層的巨大阻力。

傳承人物

羅國宗,男,布依族,1926年生,貴州冊亨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布依戲代表性傳承人。
黃朝賓,男,布依族,1926年生,2008年去世,貴州冊亨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布依戲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一)、2006年~2007年:全面完成普查工作;繼續做好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開設一期布依族“谷藝”(布依戲)演出技藝培訓班;做好與教育局聯合開辦布依族“谷藝”(布依戲)演出技藝訓練班工作;爭取將布依族“谷藝”(布依戲)藝術列為鄉土教材課本教學內容,舉辦第二期訓練班。
(二)、2008年:1、建立8個布依族“谷藝”(布依戲)原生態保護區。2、建立《(布依族“谷藝”(布依戲)保護名錄》。3、舉辦第三期訓練班;4、公布7個民族民間藝術之鄉。乃言鄉布依戲隊編導的布依戲深入邊遠山寨為民眾演出片段。
(三)、2009年~2010年:1、通過博物館繼續做好宣傳、教育、研究、傳承工作。2、提高博物館業務人員的素質。3、加大徵集力度,豐富館藏。4、繼續舉辦傳統技藝培訓工作。5、完成布依族“谷藝”(布依戲)網站建設工作。6、編寫《布依族“谷藝”(布依戲)志》、《布依族“谷藝”(布依戲)劇本輯》、《布依族“谷藝”(布依戲)曲譜輯》、《布依族“谷藝”(布依戲)樂器輯》。7、舉辦傳統工藝製作培訓班。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拜樣梭》在2008年貴州省布依族歌舞大賽中獲銀獎,布依族盤歌小品《春哥與秋妹》獲2010年多彩貴州銅鼓獎。

重要演出

2018年8月11日至12日,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旅委、多彩貴州文化產業集團聯合主辦,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貴州省多彩貴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多彩貴州文化藝術節“非遺周末聚”集中展演活動在貴陽舉行,布依族布依戲在此期間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