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邊緣

市郊邊緣

市郊邊緣也叫城市邊緣區,是指工業化出現後大城市核心建成區外圍正在進行城市化的城鄉交錯帶,是一種非連續性的空間現象。

市郊邊緣在地域上是城區與邊緣區、邊緣區與鄉村的銜接;是經濟社會最發達的社區——城市和相對落後的社區——鄉村間的巨大梯度地帶;是生產力、財富、人口、社會經濟活動在城市和鄉村間集中與分散的過渡帶和轉換區;甚至是城鄉間在社會習俗、生活方式、觀念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別的銜接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市郊邊緣
  • 外文名:Suburban fringe
  • 又稱城市邊緣區
  • 特徵:城鄉過渡性、景觀異質性等
  • 功能:生產、服務、緩衝、生態、旅遊
  • 涉及要素:城市要素與農村要素
概念,內容,特徵,主要功能,生產功能,服務功能,緩衝功能,生態功能,旅遊功能,

概念

市郊邊緣也叫城市邊緣區,是指工業化出現後大城市核心建成區外圍正在進行城市化的城鄉交錯帶,是一種非連續性的空間現象。

內容

近年來,隨著世界範圍內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最明顯特徵之一就是城市自身的近域推進和廣域擴展,反映到城市地域結構上,城市化最敏感、變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區在市郊邊緣。
市郊邊緣的劃分,從理論上講,其內邊界應以城市建成區基本行政區單位——街道為界,外邊界以城市物質要素(如工業、居住、交通、綠地等)擴散範圍為限,將這一城鄉互相包含、互有飛地和犬牙交錯的地域劃為城市邊緣區,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核心區、邊緣區和影響區在人口特性、經濟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社會習俗和歷史習慣上的特點的互相合混。市郊邊緣不一定是地理意義上的城市邊緣區或城鄉結合部,它的位置取決於伴生區。
市郊邊緣的存在是客觀的。它是位於城市建成區的外圍地帶,是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所形成的獨特地域實體,在土地利用上則表現為由城市向鄉村過渡的混合土地利用地帶,是城市外延的發展用地,體現了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連續變化過程。
在城市的市郊邊緣帶、內環線外或城市之間的主要幹道附近,規劃有利於未來具體配套設施建設的地塊作為物流園區。

特徵

從形態上看,在市郊邊緣,城市要素與農村要素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相互運動,使各要素高度混合而成的一種全新的社會經濟空間;從結構上看,市郊邊緣是傳統意義上的城市結構的轉換,又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村結構的轉換;從運動實質上看,市郊邊緣是城市和農村地域產業結構的轉化過程。從總體上看,市郊邊緣具有如下基本特徵。
⑴城鄉過渡性
市郊邊緣也是由城市到鄉村逐漸變化的過渡帶,兩種地域的特徵兼而有之。在其內緣區傾向於城市形態,外緣區傾向於鄉村形態;在土地利用方面,非農業用地在內緣區所占比重較大,農業用地在外緣區所占比重較大,二者的農業用地均以服務於主城區的城郊農業為主;從人El和企業的分布密度來看,由內緣區向外緣區逐漸遞減;從景觀來看,由內而外依次為城市專用綠地,結合道路、水系綠地,到城郊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風景遊覽區綠地、大面積農田過渡的景觀格局;從經濟特徵看,市郊邊緣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過渡帶,從農業經濟來看也存在過渡性,由內而外依次分布精細蔬菜、花卉、苗圃等園藝農業分布帶,蔬菜、畜牧(奶蛋為主)混合農業分布帶,遠郊為糧、經、果、牧綜合農業分布帶,且經濟發展水平也漸次遞減。因此,市郊邊緣在地域上是城區與邊緣區、邊緣區與鄉村的銜接;是經濟社會最發達的社區——城市和相對落後的社區——鄉村間的巨大梯度地帶;是生產力、財富、人口、社會經濟活動在城市和鄉村間集中與分散的過渡帶和轉換區;甚至是城鄉間在社會習俗、生活方式、觀念等方面存在重大差別的銜接地帶。
(二)區位優越性
由於市郊邊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城市對外交通線路、停車場、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和航空港等設定的主要地區,依託這些交通樞紐,形成了大型城鄉集貿市場、近郊商品批發市場和購物中心。由於近郊工業區和倉庫區在城市邊緣區的分布,城市邊緣區也成為我國大城市貨源的主要發生地,同時因城市居民集中分布於城市中心區,使該區也成為對內工作性人流聚集的地方。對外交通港站的分布,又使其成為對外客流的主要集散地。市郊邊緣貨源發生地及客流聚集地的特徵,也使該地區的交通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
⑶通勤頻繁性
市郊邊緣布局有大面積的工業區、商業區和倉儲區等,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吸引大量的人員到本區工作,但市郊邊緣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均不及城市核心區,儘管這一地區有較多的工作崗位,但大部分職工仍以通勤上班為主。通勤職工可分為城市中心區擴散通勤和郊區農村轉移集聚兩部分,城市中心區職工通勤半徑一般比較大,郊區農村離土不離鄉的轉移集聚人口,流動半徑一般不超過5km;兩者流動周期不同,郊區農村轉移集聚人口一般以一天為周期,早出晚歸,而中心區郊遷擴散通勤以一天為周期的占絕大多數,但也有以l~3天為周期,甚至少數人以一星期為周期;另外,兩者通勤交通方式不同,郊饈農村轉移集聚人口一般以腳踏車為主,而中心區通勤人口通勤方式多種多樣,有郊區公共汽車、交通車(班車、自備車)、私家轎車和腳踏車等。
⑷土地利用的地域分異性
其一,出現發展目標上的分異,我國市郊邊緣擴展的最根本動力是城市生產需要,生產性建設是城邊緣區發展的先導,其次才是居住和一些配套設施。但由於受現階段經濟實力的限制,在城市邊緣區的推進中,對有些農民的住宅改造沒有及時納入城市改造規劃,出現與城市建設、管理脫節的“城中村”,造成土地資源浪費、污染嚴重、規模效益低的現象。
其二,出現空間布局上的分異。市郊邊緣的城市用地,由於各建設單位客觀上要求成組成片布局,共享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市政設施,其開發均採取連片形式,但它們具有生產性用地和非生產性用地之間明顯過渡性的地帶特徵,和城市核心區各用地的“包圍”以及“被包圍”的布局形態截然不同。
其三,出現演變模式上的分異。市郊邊緣有一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演變過程,老的城市邊緣演變成城市核心區,新一代城市邊緣從臨近農村地域中滋生,是不斷演變的地域單元。演變過程推動城市地域的擴大,導致土地利用地域分異明顯。在城市擴大的初級階段,由於城市規模不大和落後的交通運輸,居住和生產都局限在城市內部進行,“飛地型”的城市用地很少見,市郊邊緣基本呈圈層式向外推進,且跨域小,城鄉過渡明顯;隨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其用地開始同步沿多個方向向外擴展,且擴展跨度基本相同,但很遠的“飛地型”用地仍很少,市郊邊緣擴展局限於一個特定範圍;在城市發展的快速時期,“飛地型”用地明顯增多,甚至可以鑲嵌到很遠的農村腹地,使城市建設用地和農村建設用地呈“楔型”緊密結合,城市邊緣跨度加大,出現城鄉梯度減少,範圍擴大的“厚化”現象。
其四,出現填充內容上的分異。有工業區農業區上的差別;有高檔住宅與棚戶並存的現象;有高密度開發區域也有低密度開發區域等。
⑸景觀異質性
市郊邊緣由於各組成要素的空間組合,從大範圍來看,呈圈層式結構。在城市新區,近郊工業區和居住新區形成市郊邊緣的第一圈層;近郊區的開闊空間作為城市主要蔬菜基地、副食品基地、風景遊覽區和綠化隔離帶等共同組成第二圈層;遠郊區衛星鎮、縣城和若干集鎮等組成第三圈層;遠郊大面積農田則形成城市邊緣區的第四圈層。
由於受到人為影響的干擾,市郊邊緣的景觀從空間格局看,呈現為異質構成的鑲嵌體,在城郊景觀可以將斑塊、廊道和基質等景觀要素劃分出來。城市中的街區、建築物、道路、城郊間的道路、防護林網、農田、輸水河道等都是人工作用形成的,郊區或城區中的河流及部分林地等有些是自然原因形成的。這些不同景觀要素以一定的組合方式,構成異質性的城郊景觀——表現為二維平面的空間異質性、複雜性和多樣性。

主要功能

市郊邊緣地帶具有緊鄰市區的優勢區位,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及低廉的土地與良好的生態環境等,是城市擴展的重點地域。市郊邊緣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生產功能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蔬菜、副食品,尤其是鮮活副食品,具有消費量大、易腐變、難儲運等特點,在生產布局上要求接近市場。市郊邊緣毗鄰城區,交通快捷,特有的區位優勢、市場優勢和土地質量優勢使其成為供給城市系統以鮮、活為特色的蔬菜、副食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另外,市郊邊緣分布有成片的工業區,也是重要工業品生產基地。

服務功能

由於二、三產業發展,人口高度集聚,家庭生活進一步社會化,大城市已成為龐大的多樣化的社會需求中心。市郊邊緣因其位置適中,是貨物中轉要地、城區通往腹地的必經區域,為適應規模日益增大的城市生產、生活對原料、勞務、土地、蔬菜、副食品、綠色空間以及休閒娛樂場所的需求提供服務的功能突出。

緩衝功能

市郊邊緣是城市的近域擴展區,它不僅承接了市區工業區改造外遷的企業,部分吸納了城市要素功能的擴散,而且對緩解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等“城市病”起到積極作用,從而改善了城區的環境和結構。此外,市郊邊緣還能截留部分農轉非人口,防止向城市盲目蔓延。

生態功能

城市是各種生態環境污染源的集中地,高密度的人口與產業釋放了大量廢氣、廢水與廢棄物,不同程度地污染了城市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態環境。事實證明,城市作為一種強大的污染源,是很難自我解決這種環境的污染及其蔓延。
市郊邊緣是城市污染物的“消納器”,通過區內眾多的綠色植被環帶,各種污染治理工程,以及生態農業的建設肩負著控制、治理和解決城市環境污染的艱巨任務,是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市郊邊緣內一般分布著市區邊緣綠地、隔離帶、公園以及眾多垃圾處理廠,能夠直接吸納、儲存和降解城市廢棄物,抑制城市環境污染,對城市生態具有淨化、美化和調節的功能。邊緣區的綠地和水體網路還能緩衝、減輕和防止多種自然災害。

旅遊功能

經濟發達的市郊邊緣具有發展城郊旅遊的獨特優勢,市郊邊緣記憶體在風景名勝、森林公園、主題公園、運動場所及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觀光農業園區等景觀,具有觀光、度假、娛樂、康體、運動、教育等不同的功能,是適合發展“短期度假模式”的遊憩空間。還有人提出了城市邊緣區旅遊業發展的7種模式,即農園觀光型、農園採摘型、森林公園型、浴場垂釣型、畜牧觀賞狩獵型、鄉村民俗文化型和綜合觀光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