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重建局

2001年5月1日根據香港《市區重建局條例》第563章而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市區重建局
  • 外文名: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 成立時間:2001年5月1日
  • 所屬:香港特區政府
簡介,工作成果,近期動態,市區重建局 (新加坡),

簡介

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是香港專責處理市區重建計畫的法定機構,2001年5月1日根據香港《市區重建局條例》第563章而成立,前身是同樣負責處理市區重建的土地發展公司。2002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在5年內向市區重建局注資100億港元,以推行各項市區重建計畫。
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殘舊樓宇,修葺具有歷史或建築價值的樓宇,及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由於市區重建涉及大量居民及貴重土地的發展,市建局的舉動備受香港輿論關注。
根據市建局2010-11年進行的統計,現時在香港市區內,樓齡超過三十年的住房,已經超過16,000幢; 樓齡超過五十年的住房,已經超過4,000幢,其中「明顯失修」「參差」超過3,000幢。2010年1月29日,九龍馬頭圍道發生塌樓慘劇,引致人命傷忙,震驚全港。
現時大概有十一萬戶香港居民,居住在這些缺乏維修,設施破落的樓宇當中,他們很多是香港的弱勢群體。因此市區老化在香港,不單是一個建築物老化的問題,也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工作成果

重建: 2001 -2012(至8月),市建局開展了55個重建項目,協助了34,000戶舊區居民,改善生活條件。
復修: 市建局協助了1,800多幢樓宇進行維修,惠及的住戶超過八萬戶。
保育: 市建局在2001年成立至今,已經開展約60幢具有歷史價值戰前樓宇的保育工作,是香港保育最多歷史建築物的機構。市建局回響特首2008年的施政報告,決定保育香港的騎樓式建築。2009年10月,香港的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了太子道西和上海街兩列共20幢騎樓的計畫。市建局亦正通過協商收購和資助復修的方式,希望能夠保育另外數十幢騎樓式建築。市建局是香港保育騎樓式建築最多的機構。位於灣仔的四幢騎樓式建築 – 和昌大押,經過細緻的保育翻新工作之後,現在成為有特色的餐廳,成為香港市民和遊客的好去處。
活化: 市建局在市區內,已提供了約二萬平方米的休憩用地,和五萬五千平方米的政府和社會設施。市建局正計畫在旺角進行大型的街區活化,亦受特首的委託,把位於香港中區的中環街市大樓,以城中綠洲為主題,活化集文化、飲食、消閒於一身的場所。

近期動態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董事會2011年3月通過「樓換樓」先導計畫的安排。根據最新公布的《市區重建策略》,「樓換樓」是給予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及特惠金以外的另一選擇。
市建局在2011年4月通過市建局在市區重建工作中擔當「促進者」角色的框架。市建局除了作為「執行者」外,「促進者」是另一個新角色。
市建局通過「需求主導」重建模式的執行框架。該重建模式是政府今年二月公布的新《市區重建策略》的其中一項重要新猷,藉此推動市區重建以多元化的模式進行。
2011年8月, 市建局通過其藝術文化支持政策, 以支持藝文及非政府組織提升舊區居民生活質素

市區重建局 (新加坡)

市區重建局英語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簡稱:URA馬來語Lembaga Pembangunan Semula Bandar),於1974年4月1日設立,為新加坡政府負責市區重建的機構,隸屬於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之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