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山千佛塔

巾山千佛塔

千佛塔是臨海現在最為高大的古塔,也是浙江僅存的二座元塔之一。此塔的最大特點一是在塔身上裝飾總數多達千尊的佛像磚,而且造型優美,工藝水平相當之高。二是各層平座採用石板出跳的建築手法也是很罕見的。因此,稱得上是中國古塔中的精品和一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千佛塔
  • 出土地點:浙江
  • 館藏地點:浙江
  • 所屬年代:元代
歷史,相關記載,變遷,現狀,

歷史

11
千佛塔又名多寶塔,俗稱瘌頭塔,在臨海古城龍興寺內。龍興寺作為台州的官寺和首寺,它在歷史上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然在舊志中,它的始建年代並無確載,地位何處亦不詳,宋《嘉定赤城志》與民國《臨海縣誌》甚至無“龍興寺”之條目。但從有關文字和考古資料看,“龍興寺”作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主要場所,它確實是存在的。如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臨海的巾子山曾出土過一塊殘長7寸、寬6.2寸、厚2寸的塔磚,左側有“龍興寺”三字,上端有“唐天寶三載(744年)龍興寺塔磚”十字,俱陽文正書,為清代臨海學者宋世犖所收藏。問題的關鍵在於,由於歷史上的某種原因,“龍興寺”之名被埋沒了。事實上,臨海龍興寺即台州開元寺。這從日僧園珍的《行歷抄》中,即可得到明證。“二十六日,上(臨海)開元寺,略看綱維,寺主明秀具狀報州。此開元寺者,本龍興寺基,貞元年末(804),陸淳郎中屈天台道邃和尚,於此寺講止觀。日本國比睿大師,從明州轉口到此臨海縣,至此龍興寺。參見和上,聽讀止觀,正此地也。拆寺已後,於龍興寺基,起開元口,更不置龍興寺”。此外,《行歷抄》還有“寺門巽隅有山,名小湖山,山腳臨江”之記載。在日語中,“湖”與“固”同音,“小湖山”即“小固山”,而小固山在古代就是巾子山的通稱。這在宋代日僧成尋的《參天台五台山記》一書中也可以得到證實:“有元表自國清寺來會,告云:台州是屈母龍王宅,地名丹丘,水名靈水,山名小固山,城名白雲城”。另南宋陳耆卿云:“報恩光孝寺,在州東南一里一百步,巾子山下,唐開元中(713—741年)建。舊傳有小剎七,曰楞嚴、水陸、證道、積善、天光、景德、藏院,至是合為一,賜額‘開元’”。據此,記載與方位相合,可以肯定龍興寺即台州開元寺是毫無疑義的。

相關記載

按《舊唐書·中宗紀》及歷代的有關記載,臨海龍興寺始建於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神龍寺”,為台州官府所創。二年改名為“中興”,景龍三年(709年)定名“龍興”。後因故廢,開元二十六年(738年)重建,改名“開元寺”。至遲於天寶三年(744年),又改“龍興”之名。會昌五年(845年),寺於廢佛之厄中被拆。大中年間(847—860年)復建,續稱“開元”。宋代以降,寺院的建築屢有興廢。景德中(1003—1007年),更名“景德”。熙寧時(1068—1077年),儼然成為一個大寺院,日僧成尋即嘆稱為“廣大伽藍也”(日·成尋《參天台五台山記》)。崇寧二年(1103年),加“萬壽”二字。元祐五年(1090年),寺僧元照於大殿後建戒壇。政和元年(1111年),始改名為“天寧”。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又改“天寧”為“廣孝”。十五年(1145年),改“報恩光孝”額。乾道九年(1173年)毀於火,僧德光、有權等重建。淳熙三年(1176年),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錢端禮為建僧堂。十年(1183年),錢端禮之孫錢象祖又建佛殿。元時,復“天寧”之名,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寺塔。明洪武時(1368—1398年),曾授僧錄右善世的名僧宗泐奉詔住寺。後漸圮。永樂六年(1408年),僧法等重興。隆慶二年(1568年)為水所淹,僧明園重建。萬曆十三年(1585年),於寺東鑿三塘九井用於防火。崇禎中(1628—1644年),住持僧破顏在寺後建雨華堂、華嚴樓。入清以後,寺分成鐘巽、含輝、挹翠、薌林、映幘、彤霞、西爽、雲岫、悟鳳等九院。鹹豐十一年(1861年)毀於火,光緒十七年(1891年)僧芑瓏重建。抗戰期間,寺遭日機轟炸而嚴重毀壞。至建國初,僅乘房屋殿宇三十四間。八十年代初,遷建於巾山西南山腰的南山殿進行活動。一九九八年於舊址全面恢復,建築結構為仿唐建築,復“龍興寺”之名。

變遷

千佛塔始建年代不詳,但至遲於唐天寶三年(744年)即已建成,有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出土的“唐天寶三載(744年)龍興寺塔磚”(民國·喻長霖《台州府志》卷八十五)為證。後毀,又重建。塔中曾出土銘文磚一塊,內容為“杭州路靈隱寺僧』男淳具,謹抽衣資,建築第二層寶塔,專為追薦』亡考潘周王三秀才世名行』已,妣陳氏元二娘子二位尊』魂。倘已生人世,願增益於』報緣;或尚滯冥途,冀超』生於淨土。次冀』亡翁百三宣教潘公』、亡婆車氏千二娘子』、亡兄亡妹俱沾利益,各遂超升者』大德三年二月日題”(據銘文磚原刻及清黃瑞《台州金石錄》卷五)。可知塔為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且其中第二層系杭州靈隱寺僧淳具為追薦其考、妣、翁婆捐資建造。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又遭火焚,致使原底層木結構的副階迴廊,塔內二層以上的樓板、擱柵,外檐每層的平座勾欄、木構纏腰,塔頂的剎桿木、相輪鐵剎等,均已不存。1976年時曾作維修,主要是把因毀壞而呈不規則狀的塔頂改成攢尖頂,但未按照原狀復原。1999年,再次對塔進行維修,並將塔頂恢復成原狀。

現狀


現塔為六面七級,磚木混砌樓閣式,其內中空,單壁筒狀結構。殘高28、66米,勒腳邊長3.66,對角徑7.12,塔內空徑1.8米。塔之第一層高4.3米,寬3.34米。東面有門,門高2.1,寬0.66米,上端稍似拱券形。各面嵌有四排佛像磚,每排十一塊,東面因開有塔門,故每排僅為七塊,總計二百四十八塊。佛像磚長40、寬19厘米,每磚高浮雕佛像一軀。佛像為阿彌陀佛,身著U形衣,高肉髻,後有頭光,兩手作禪定印,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之上,均模製而成。第一層無腰檐與平座,唯菱角牙子疊澀三道出跳。第二層高4.16米,寬3.12米。塔體各面做有隱出槏柱,分別將塔壁分成三間,明間設壼門或佛龕,壼門做在西面,高1.75米,寬0.565米。其它各面均置高1.26、寬0.56、深0.3米的佛龕一個,佛龕內砌有佛像磚八塊。轉角都作六角倚柱,柱間連以闌額,並與地栿相連。次間每面塔壁則嵌以佛像磚,每間三排,每排四塊,另加佛龕中的佛像磚,第二層總計佛像磚一百八十四塊。第二層上端做有腰檐與平座,腰檐已毀,僅存原木構件插入的殘木和洞孔。平座上用石板做面,並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第三層高4.17米,結構同二層,其上各層亦相同,並依次收分。這一層的壼門做在東北面,每面次間每間有佛像磚三排,每排三塊,另加佛龕內的八塊佛像磚,總計有佛像磚一百四十八塊。第四層高4.17米,壼門在東南面,次間佛像磚同三層。因佛龕空間縮小,龕內佛像磚減至六塊,總計有佛像磚一百三十八塊。第五層高4.17米,壼門在西南面,佛像磚的數目同第四層。塔內原有用以承托剎乾木的千斤梁,今已毀。第六層高4.17米,壼門在西面,次間每間佛像磚三排,每排二塊,加上佛龕內的三塊佛像磚,總計有佛像磚八十七塊。第七層(包括塔頂殘存部分)高3.245米,壼門在西北面,次間每間佛像磚二排,每排二塊,加上佛龕內亦各有佛像磚三塊,總計佛像磚六十三塊。全塔總計佛像一千另三尊,但因年代久遠,風雨侵蝕,佛像大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殘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