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約會

巴黎的約會

《巴黎的約會》又譯《人約巴黎》是1995年3月22日上映的法國愛情輕喜劇電影,由著名導演埃里克·侯麥執導,Clara Bellar、 Antoine Basler及Mathias Mégard等主演。《巴黎的約會》講述了三段式愛情小故事。男人與女人約會邂逅偷情出軌,揭示了愛情與欲望的主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黎的約會
  • 其它譯名:人約巴黎
  • 製片地區:法國
  • 導演:埃里克·侯麥
  • 編劇:埃里克·侯麥
  • 製片人:Fran oise Etchegaray
  • 類型:喜劇/愛情
  • 主演:Clara Bellar,Antoine Basler
  • 片長:94分鐘
  • 上映時間:1995-03-22
職員表,演員表,影片介紹,關於導演,基本信息,人生經歷,主要作品,作品風格,性格,

職員表

攝影: 戴安·Baratier
剪輯: 瑪麗 史蒂芬
配樂: S bastien Erms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Esther克拉拉·貝拉----
Horace安托伊恩·巴斯勒----
Flirt馬西爾斯·麥加德----
Felix麥爾柯姆·康拉思----
(參考資料 )

影片介紹

1995年,侯麥拍攝了由三個故事組成的,巴黎的約會 。其中每個故事的情節巧妙而精準,導演手法更是已臻化境。"巴黎的長凳"是中間的一個故事,用文學手法講述了一個有夫之婦每天都與作家情人暢遊巴黎的每一個公園。但她心裡只愛與情人坐在公園的長凳上,而拒絕情人寓所的沙發床。故事的末尾 她終於答應情人同去一家心儀已久的旅館幽會,卻看到丈夫與另一個女人住了進去。她毅然與情人分手 因為情人與丈夫是"鏡子的兩面" 一面破碎了 另一面也無法存在。--在這個十足書卷氣息的故事裡 侯麥不露痕跡得顯示著他的睿智與幽默,並悄無聲息得解構了浪漫主義。而他的每一個故事裡的人物都顯得充滿感情又並不安分,他們不斷得試探,猶豫,終究在自以為快接近感情的終站時回到起點--我們的人生和情感不也是如此嗎?

關於導演

基本信息

埃里克·侯麥(Eric Rohmer),1920年4月4日生於法國東部的南錫,原名讓-馬里·莫里斯·舍熱(Jean-Marie Maurice Scherer)。
侯麥的第一個職業是教師,但不久就轉向電影評論,1950年他成為著名的《電影手冊》的創始編輯之一,與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雅克·里維埃等後來著名的“新浪潮”導演一起工作,並做了7年的主編。他大力推崇當時被認為不入流的希區柯克、羅塞里尼、茂瑙等人。整個50年代,他與戈達爾、特呂弗等人合作拍攝了一些插曲式的短片。但逐漸地,他離開了這些“新浪潮”導演乃至整個現代電影的方向,朝著自己個人的目標暗暗接近。

人生經歷

自1950年代開始,侯麥開始拍攝短片。1951年推出了短片《表演,或夏爾洛特和他的牛排》,由後來也成為新浪潮主將的高達(Godard)主演。直至1959年,侯麥導演了其第一部長片《獅子星座》(Le Signe du lion),但票房失利。
60年代初,侯麥著手拍攝他的“六個道德故事”計畫,1962年推出第一部《蒙索的女麵包師》,此後,相繼推出《蘇珊的職業》(1963)、《女收藏家》(1967)、《我在莫德的一夜》(1969,這也是他首部標準長度影片,引起評論界和觀眾的熱烈反響,據說此片對路易·馬勒的《與安德烈共進午餐》影響很大)、《克萊爾的膝蓋》(1970)、《午後之愛》(1972)。通過“道德故事”的捆綁計畫,他成功地實現了引人注意的企圖,特呂弗為他大聲叫好。這是兩個被視為“新浪潮”叛徒的額手相慶。
對於“道德故事”的概念,他解釋道:“這不是探討人們做什麼,而是探討他們做事情時腦子裡想什麼。與其說是行動的電影,毋寧說是思想的電影。”侯麥10年中全部道德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兩種標準的對抗——“一邊是自然,另一邊是人性;一邊是情慾,另一邊是英雄主義的優雅。”(侯麥語)道德結構深埋其下,它的中心是自我沉湎的男性,最初總是過於自信和驕矜;環境被精心設定成可以反射出人物的道德處境;主人公是智性的,自省的,能夠辨認出事件所蘊含的重大意味,並在故事進程甚至旁白中自我評價(然而這種評價並不總是可靠的)。他們可能通過沒完沒了的理性思考將自己陷入歧途,這時他們只消放棄過於自負的智性和自我中心,簡單地接受這個世界,一切便都突然明了了。

主要作品

侯麥的影片技術從來不是暴力的或引人注目的,他很少採用奇特的角度和運動,甚至很少採用作曲,但充斥片中的粘稠的情慾味道和令人沉湎的優雅對真正喜愛他的觀眾是巨大的享受——人們樂於看到諸如一個沉迷於少女膝蓋的中年男人是如何擺脫這種困境的,或者一個已婚男人如何與一個女相識共進漫長的午餐的,或者一個矛盾重重的男人是如何拒絕被“收藏”的。侯麥的影迷不能同時是史匹柏的影迷。
在拍攝了《O侯爵夫人》(1976)和《柏士浮》(1978)兩部非常有特點的歷史片之後,侯麥於1980年的《飛行員的妻子》開始了他的“喜劇與箴言”序列。這一系列還有《好姻緣》(1982)、《沙灘上的寶蓮》(1982)、《巴黎的滿月》(1984)、《綠光》(1986)、《我女友的男友》(1987)。評論界注意到他的人物從能夠看透自己困境的古典型中年男人轉向了充滿迷惑的情感糾葛、不能正確解釋自己處境的現代年青人。“人在18至25歲時即已擁有了自己的思想,接下來整個一生都用來發展它。”老侯麥的這段話可以解釋他對青春和美的獨有偏好。這種微妙的變化也反映在對背景情調的利用上:巴黎的滿月增加了情慾的不安、海灘上的綠光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迷惑——色彩成為這一時期侯麥的法寶,他的光譜可以從最暗端直達最耀眼的強光,情調繽紛,從容細膩,曖昧無比。人類中所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變化都可以歸結到“情慾”的曖昧那裡。
在70歲高齡的時候,侯麥開始了他的第三序列:“四季故事”,這一序列以1990年的《春天的故事》開始,然後是《冬天的故事》(1992)、《夏天的故事》(1996)、最後結束在《秋天的故事》(1998)並達到了侯麥電影形式的頂峰,該片在美國被多家報刊評為當年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四季故事”繼續了侯麥對人類內心地圖的測繪,繼續了對人與人之間惱人遊戲的多樣性探索。四季的輪迴構成了一個圓圈,同時也是一個更新。這一序列中充滿了具有“季節性個性”的人物,導演籍此探討人類內心真實的情慾:“當幻想轉向愛的時候,直覺卻並不總是跟隨。”(侯麥語)

作品風格

迄今為止,侯麥共拍攝了50多部影片,其中大部分影片都在處理關於男女情慾的糾葛。這是浪漫主義的領域,但並不妨礙侯麥做一個內心的古典主義者。他以笛卡兒式的精確描繪出他的人物情感變化的無理數,這個領域風光無限,並且永遠不會得出某個常數。不能說侯麥不關心他的時代。他是一個謙遜的人道主義者。他的影片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寫出了他的人物在一些“小時刻”(相對於大時代的大事件)脆弱、迷惑和煩躁不安的一面。同樣不能說侯麥是個電影藝術的保守派。他是個古典型的男人,喜歡優雅的法國傳統。對他來說,真正新穎的不是形式,而是隱藏在這些形式後面那些永不會過時的思想——對人類永恆的矛盾境遇的個人化思索。他是現代電影中的“新古典主義者”。侯麥影響了世界上很多電影人,從他的同胞伯那德·塔弗涅爾,到香港的王家衛。但侯麥是獨一無二的。
侯麥的一些影片在歐洲特別是美國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對此侯麥似乎有點矛盾:他熱愛法國的影片傳統,可是對法國現代電影的走向卻抱有疑問。這是一種在政府扶持下的孤芳自賞的電影。他認為高雅藝術必須依賴大眾藝術才能生存。“我不把我的成功歸功於國家的補貼,而是歸功於忠實的公眾,他們一貫支持我,”他苦澀地說,“雖然這種支持不很巨大,但也足以讓我前進,因為我的影片段預告費並不多。”

性格

侯麥對新聞界嚴守私生活的細節。對他的傳聞有時近乎偽造,比如說他拒絕乘坐計程車,因為他不願意對空氣污染有所貢獻。還有一次,他請一位作曲家寫一部交響樂,並準備在影片中以人耳不能聽見的音量來使用。在拍攝《我在莫德的一夜》時,他將開機日期推遲了一年,因為他堅持必須在聖誕節時拍攝他的關鍵場景。所有這一切都傳達出這樣一種信息:他是我們這個時代中一個不合時宜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