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姊妹彝學小組

巴莫姊妹彝學小組

巴莫姊妹彝學小組,是由巴莫姊妹三人組成。三人系四川涼山越西人,彝族,生於涼山,長於涼山,1991年11月在家鄉成立了巴莫姊妹彝學小組。

小組成立的宗旨是:以繁榮祖國民族文化,振奮彝民族精神,弘揚彝族傳統文化,研究彝族婦女問題為宗旨;以探索彝學研究新路,拓展彝學研究領域,充實研究總體構架為己任;通過長期的田野實地調查,在廣泛蒐集第一手彝族文化素材的基礎上,對彝學領域中的文化傳承進行歸納、整理,進而從理論上進行多角度、多側面的分析和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莫姊妹彝學小組
  • 外文名:Bamo Sisters' Studio for Yi Studies
  • 成立時間:1991年11月
  • 小組成員:巴莫阿依 巴莫曲布 巴莫烏薩
小組簡介,帶著彝學走向世界,紮根涼山的“彝學小組”,姊妹同赴哈佛傳播彝學,巴莫姊妹小檔案,

小組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數民族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在國際上掀起了一陣陣熱潮,而彝學是其中頗為引人注目的一支。在彝學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活躍著三位彝族姊妹的身影——
巴莫姊妹三人,自幼耳濡目染本民族傳統文化及風俗民情,深愛本民族文化。在校上學期間,在學習專業基礎課的前提下,皆各自專修了文化人類學、民俗學、宗教學、民族學、哲學、新聞學、文學等學科,在學術研究上打下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1991年11月在父親巴莫爾哈的積極倡議下,姊妹三人在家鄉成立了巴莫姊妹彝學小組。通過十多年來的學術實踐和專業研究,小組成員已形成了各自的學術特長和學術思想,在專業範圍內組織和實施了數次時間較長的田野調查,積累了一定的田野作業經驗,完成了一系列的小組或個人的研究計畫和課題。

帶著彝學走向世界

彝族是一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分布廣泛、富有文化傳統的民族,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幾個有自源文字型系的民族之一,擁有豐富的文獻典籍,至今大多仍流存在民間。因此,巴莫姊妹有著得天獨厚的研究資源。近年來,巴莫姊妹一直活躍在國內外彝學研究領域,為推動中外彝學界的交流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大姐巴莫阿依和二姐巴莫曲布嫫兩人陸續參加了日本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系與雲南社會科學院共同發起的“漢族與周邊諸民族的民俗宗教比較研究——納西族、彝族與日本民俗宗教的比較民俗學考察”;受德國著名漢學家、彝學專家托馬斯·海博樂教授的委託,姐妹倆擔負了組織中方學者參加第二屆國際彝學研討會的工作;她們還先後參加了法國“利氏學社”主辦的“西南中國研究與國際彝學”座談會,並為巴黎遠東學院圖書館鑑定那裡收藏的彝文經籍等。
從1996年起,在美國人類學教授斯蒂文·郝瑞的倡議下,巴莫姊妹彝學小組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長馬爾子教授開始了一個特殊的合作項目,即在美國開辦彝族文化展覽,將彝學研究成果從學術界推向美國社會,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彝族和彝族文化。
2000年1月到3月,曲布嫫作為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克博物館邀請的專家,前往該館參加3月1日開幕的“高山圖式──中國彝族諾蘇文化之傳承”專題展覽的實施、布展及有關學術活動。
巴莫曲布嫫一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就興奮不已。她抱著參加展覽的氂牛頭,一路上招惹了安檢的注意,引來了海關的盤查,吸引了空姐羨慕的目光,挑起了同機乘客的好奇打問,氂牛頭還差一點就在機場被一位路人“揀走”……
她一直忐忑不安的就是在最後入境美國時,氂牛頭會不會因為什麼動物保護法或動物檢疫法而被海關沒收。當前去機場迎接她的“美國木嘎”(涼山人給斯蒂文·郝瑞教授取的彝族名字)誇獎她終於把這長著尖長犄角的“氂牛”趕出了涼山,帶進了美國,興高采烈地接過這個寶貝後,她才徹底地鬆了一口氣。
當時想給氂牛頭找個棲身之地,她和郝瑞教授在展廳轉了一圈出來,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出:“大廳入口的上方!”郝瑞教授對諾蘇居住習俗真是瞭若指掌,因為彝族人大多在民居門楣上方懸掛牛、羊首級以保佑人們“出入平安”。
展覽展出後,巴莫曲布嫫的美國好友亞倫·泰德在給她的電子函件中說:“謝謝你隨時通告你在華盛頓州的工作情況。我覺得非常有趣!”

紮根涼山的“彝學小組”

彝族姊妹巴莫阿依(石布嫫)、巴莫曲布嫫(阿尕)和巴莫烏薩嫫(阿芝)生長於四川涼山,她們深愛本民族文化,並且各自專修了文化人類學、民俗學、宗教學、民族學、哲學、新聞學、文學等學科。她們在家鄉成立了巴莫姊妹彝學小組。通過10多年的學術實踐和專業研究,已形成了各自的學術特長和學術思想,三姊妹對本民族文化及婦女問題尤為關注,在專業範圍內組織了數次時間較長的田野調查,完成了一系列的小組研究計畫和課題。
巴莫姊妹彝學小組是1991年冬天創建的。為了完成國家社會科學青年基金的一個項目,曲布嫫從北京回到涼山進行田野調查。一天傍晚,父親跟她講:“你們姊妹三個讀了這么些年的書,現在也應該一起為我們彝族人做點什麼事兒了吧?”就這樣,在父親的提議下,曲布嫫當晚就提筆草擬了“巴莫姊妹彝學小組章程”,隨後向州文化局申請掛靠,向州民政局申請註冊,很快就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批覆。
“巴莫姊妹彝學小組” 正式在故鄉涼山“創建”了,從1992年到1998年,她們在涼山腹地進行了“大小涼山彝族民間文化專項田野調查”,蒐集到大量彝族民間文化的第一手資料,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姊妹合作完成的第一本學術著作是《彝族風俗志》,這部著作後來被列入了《中國民俗文庫》。
阿依和曲布嫫的田野工作,大都選擇在冬季。因為那是農閒季節,彝族村寨里有許多傳統儀式活動,訪問對象也比較好跟蹤。由於天冷,她們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圍在火塘邊烤火,在跟鄉親們聊天中度過的。由於火煙、木炭灰的薰染,她們的臉也被烤成一種特別的膚色。一次,她們回到西昌家裡,媽媽到見兩個女兒,立刻哭了,還數落著孩子的父親:“你看你這兩個女兒,都成什麼樣子了?別人的女兒都在忙著出國,就你的女兒忙著往鄉下跑,還盡揀那些窮鄉僻壤去。都是你,都是你成天讓她們搞什麼彝學研究!”其實,女兒們都知道媽媽說的全是氣話,便想了一個逗她笑的法子來寬慰她說:“我們走的可是‘國內革命路線’,只要我們能做出自己的成績來,國外的學術機構自然會主動找上門來邀請我們出國訪問或是講學的,那樣總比現在出去靠打工、洗盤子掙學費要好吧?”
烏薩嫫在小組的課題計畫中,分擔了文化變遷等課題,並協助發展彝族的原創音樂。北京中華民族園裡的“彝寨”也是由巴莫姊妹彝學小組設計的。彝學小組在中國樂壇上推出了中國少數民族第一個原創音樂組合“山鷹”;繼之又推出了“黑虎”(“彝人製造”的前身)。此外,巴莫姊妹彝學小組還集成出版了《彝族民間音樂經典》。

姊妹同赴哈佛傳播彝學

2000年9月,巴莫阿依和巴莫曲布嫫姊妹帶著自己深厚的文化資源和專門的學術計畫到了哈佛大學,在她們的彝學研究道路上寫下了一個嶄新的篇章,這被傳為哈佛─燕京學社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
姊妹倆去哈佛的時候,帶著一些彝族漆器、彝文經書、還有祭司畢摩的儀式法具和宗教繪畫等,這些彝族文化實物是她們在多年的田野調查中從民間蒐集到的,帶到哈佛去有諸多的學術考慮,一是可以在開設講座時幫助聽眾的理解,二是她們計畫在哈佛舉辦彝族文化展。她們的想法後來都變成了現實:在美期間,她們一共在哈佛大學校內外舉行了9次學術講座,講座甚至開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狄更生學院和波士頓萊剋星頓的國小。
2000年5月至7月,她們在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成功地舉辦了彝族宗教文化展覽,法國羅浮宮藝術博物館的副館長、芝加哥大學博物館館長等世界博物館界的專家學者出席了這一展覽的招待會;2000年11月,她們與另一位在哈佛訪學的彝族學者潘蛟博士一同舉辦了一個“國際彝學工作討論會”,邀請了美國、德國、法國有關大學的10多位學者和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3位彝族研究生到哈佛進行學術研討。
在哈佛的日子裡,她們總是不失時機地傳播彝族文化,引起了各方學者對彝族文化的關注。

巴莫姊妹小檔案

巴莫阿依(石布嫫) 國家民委國際交流司副司長。中國第一位彝族碩士研究生,第一位彝族博士。已出版個人專著《彝族祖靈信仰研究》,譯著《田野中的族群關係和民族認同》等,發表論文40餘篇,譯文10餘篇。
巴莫曲布嫫(阿尕)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民族文學理論研究室主任;巴莫姊妹彝學小組常務理事;世界民俗學者組織(FF)通訊會員。 已出版個人學術專著《鷹靈與詩魂——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研究》,田野圖文報告《神圖與鬼板——涼山彝族祝咒文學與宗教繪畫考察》,譯著《荷馬諸問題》;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出版個人詩歌專集《圖案的原始》。
巴莫烏薩嫫(阿芝) 四川人民廣播電台新聞部記者、涼山記者站站長。發表新聞報導、通訊、專題採訪、研究文章約150餘篇;主要代表作有《海洋石油:下世紀中國油田的希望?》、《活著的象形文字》、《彝族歷史文化源流》等。她還參與了《北京中華民族園彝寨·民俗建築總體構思設計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