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當舞

巴當舞

巴當舞是甘肅東南部定西岷縣一帶漢、羌族民眾口唱古羌語(部分衍化為藏語)、手搖“巴當鼓”列隊踏步而進行的一種既源於古羌人“祭山廟會”的古老的民間舞蹈,也是當地先民們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祭祀禮儀活動。

2011年5月23日,甘肅省岷縣申報的“巴當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當舞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108
  • 申報地區:甘肅省岷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基本動作,道具,訓練,傳承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在甘肅岷縣小寨、中寨、堡子等鄉(鎮)的部分村社,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村民集體舞蹈。據傳巴當舞是羌藏文化的遺存,流傳於明宣德年間。“巴當”一詞,實為“播(鞉)鞀(tiao)”一詞的方言讀音,訛傳為巴當。播,即用手搖。鞀,即鞀鼓(手鼓)。

藝術特色

基本動作

“巴當舞”的過程大致由“安場”、“敬山神”、“扯節勒”三部分組成。“安場”是“巴當舞”的第一部分,本村男子在“春巴”的帶領下,手搖長柄“巴當鼓”,口唱古羌語舞曲,腳踏各種舞步,列隊開始盡情的舞、盡情的唱。在安場階段,最常見的舞步有直腳步、春巴洋、春巴洋撒、難直洋撒、雄巴、難個兒麻灘、澳洋洋、古艾、撒艾等。一種步法、一種唱腔,場面莊嚴、熱烈,充滿神秘色彩。安場之後是“敬山神”。“敬山神”是“巴當舞”中最主要的部分,在這個階段,“春巴”點燃大火,引領舞者開始“拜五方”,然後在新立的鞦韆下盡情舞蹈。“敬山神”步法與“安場”又有不同,主要有澳乃洋撒、澳達、沙母洋、澳呦呦等。“巴當舞”的步法沿襲了唐宋時期的“踏歌”,舞蹈表演節奏明快、鏗鏘有力,具有很強的審美感;唱腔原始古老,歌聲悠揚婉轉,富有很強的抒情趣味,是當地羌、藏、漢各族民眾團結一致、奮發向上真摯感情的集中表現。敬山神結束後是“扯節勒”,這是“巴當舞”的第三部分,所有舞蹈者開始吃飯、喝酒、品茶,集體進行藏語大合唱。同時,他們還合唱酒麴、茶曲,圍觀的民眾也參與其中,或拍手、或歌唱,藏漢語混雜,氣勢磅礴,非常壯觀。
巴當舞

道具

“巴當舞”中最主要的道具叫“巴當”,這是原始社會先民們模仿聲形音像而創造的一種樂器,用鹿皮或羊皮加工特製而成。“巴當”這種樂器具古代稱作“雷鞀”,俗稱“撥浪鼓”、“長柄鼓”,早於堂鼓、懸鼓、腰鼓、扇面鼓,直徑約中寨古莊、根扎路、喬家溝、等部分村社家家都有,一戶一個。距考證,“巴當”至今已有多年的歷史。在古代,“巴當”是神靈之物,非常高貴,每年只在春節期間舞蹈時用,其餘時間懸掛於牆壁,不得隨意敲動,否則會驚動神靈,降禍於人間。
巴當舞

訓練

在“巴當舞”中,最關鍵的人物是“春巴”。“春巴”就是經過專門訓練的領舞者,他們是這種古老文化的繼承者、傳承者與教導者,一個寨子選一個,代代相傳。“春巴”是“巴當舞”的核心,上任都前要接受嚴格的藏文《巴當舞曲》與步法的訓練。搞好訓練“春巴”是春巴的重要職責,每年從臘月日開始,“春巴”將本寨子各家各戶的男子召集起來進行分工,分別教給舞步、敲打“巴當”的技巧以及部分唱詞,對進行“巴當舞”進行排練,從此,一年一度的盛大慶典活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巴當舞

傳承現狀

2004年,定西市百花演藝有限公司將這一古老民間舞蹈搬上舞台,參加全省特色文化大省節目調演,引起反響。
2005年,《巴當舞》參加全省春節聯歡晚會,受到好評;此後,《巴當舞》亮相各類文藝演出活動,深受觀眾喜愛。
2011年5月,“巴當舞”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9月,《巴當舞》作為我省唯一參賽劇目參加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評獎活動,以極具古老的原始美、野性美和充滿陽剛之氣的節奏美、旋律美,以及獨特的地域風格、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舞台表演,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傳承意義

巴當舞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舞蹈,是勞動人民長期勞動智慧的結晶,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它不但保留了極其古老的原始美、野性美,而且富有舞蹈的節奏美和韻律美,充滿了陽剛之氣。同時,巴當舞也是藏漢羌族民族團結和睦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