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堂戲

巴東堂戲是全國386種地方戲劇品種之一,在巴東江北溪丘灣、沿渡河等鄉鎮廣為流傳,成為當地最受民眾歡迎的文藝節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東堂戲
  • 別稱:“踩堂戲”、“稿薦戲”
  • 性質 :地方戲劇品種
  • 簡述: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
簡介,歷史淵源,表演特點,代表劇目,

簡介

巴東”堂戲”又稱“踩堂戲”、“稿薦戲”。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同南戲、燈戲、儺戲、柳子戲並稱恩施州地方戲曲的“五朵金花”。

歷史淵源

堂戲分布於長江三峽連片地帶的巴東、建始一帶。堂戲歷史悠久,究其淵源,傳說種種。據巴東堂戲藝人證實,堂戲始於明未清初(約二百年前),流行於巴東縣長江以北的神農溪流域。其本源是巴東民間歌舞“花鼓子”。初始稱之為花鼓戲。由飾扮的一男一女於堂屋大方桌上,繞四角踩碎步(三步半)而舞,唱“花鼓調”,後轉向地面稿薦稻草或竹篾編的墊子,又稱“稿薦戲”,因平時多在堂屋內表演,故又稱“堂戲”。
巴東堂戲,當地稱踩堂戲,由民俗中敬神還願和吉慶娛樂的“跳花鼓子”與“薅草鑼鼓”以及民間舞蹈結合,並廣泛地吸收流傳於巴東的梁山調、湖北越調、太和調、楚調及後來傳入的川劇、南劇等諸多演唱形式演變形成。主要流行於巴東江北神農溪一帶及與之毗鄰的秭歸、興山、五峰、巫山等地。歷史悠久,清末民初為繁盛時期。以巴東沿渡河為中心向周邊輻射,歷史上曾建有8個民間職業堂戲班,師承相傳有4至5代傳人,迄今有200多年歷史,亦屬我州五大民間戲曲劇種之一。

表演特點

“堂戲”表演特點是碎步踩踏。後搬上“舞台”隨燈班演出,得名“燈雜戲”。後來吸收了梁山“胖筒筒”,湖南“南調”及川、漢劇表演程式脫離“燈班”單獨活動。“堂戲”的聲腔由大、小筒子腔及少量雜腔、小調構成,以巴東江北方言行腔和道白。有獨特的表演程式,其語音聲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唱詞韻轍為十三個半(其半韻為“兒”韻)。傳統戲班7-9人,戲班有戲箱一口,內裝服裝,樂器及小道具。新中國成立前夕,巴東江北一帶有業餘戲班14個,演員百餘人。

代表劇目

其代表劇目有《王麻子打妝》、《勸夫》、《海棠花》、《送寒衣》、《山伯訪友》、《月下嘆功》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