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字水

巴字水,這個地名對於現代的綿陽人來說,已經非常陌生,但“巴字水”在古代綿州,卻是一個十分著名的景觀。古代綿州,原來在涪江東岸沈家壩及東河(涪江綿陽城東一段)河床一帶。涪江從青衣壩(今青義壩)流至彰明河壩,經何家濠(今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處,即在綿州城北向西一折為二,一股大約經今平政河一段、西山腳下流至今董家溝、三匯高架橋處入今安昌江河道(今臨園路市委黨校一段,三匯路高架橋一段地勢較為低洼,亦可見到故河道痕跡)。兩股江水匯合後繞州城向南流至南山代家灣,再向東繞過南山東頭向東南流去。安昌江從西流來,在三匯高架橋處與涪江匯合,芙蓉溪則在今沈家壩向南流入涪江。若遇漲水,登上南山遠望即可看到涪江南流至州城之北即折向西成為兩股流至今飛來石山下與安昌江匯合成一股,向南再向東兜著綿州城如巴字形繞個圈,故稱“巴字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