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城市州

巴塞爾城市州

巴塞爾城市州(德語:Kanton Basel-Stadt,法語:Bâle-Ville,義大利語:Basilea Città,羅曼語”:Basilea-Citad)是瑞士面積最小的州,同時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州。傳統上所稱的“半州”,它位於瑞士的西北部,由巴塞爾市、里恩鎮(Riehen)和貝廷根鎮(Bettingen)組成。1833年因城鄉戰爭而分裂為北部的巴塞爾(市)和南部的巴塞爾(鄉)兩個半州。是瑞士唯一通向海洋的河運港口,年貨物吞吐量占瑞士全部外貿貨運量的一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巴塞爾城市州
  • 外文名稱:Basel-City
  • 所屬地區:瑞士 西北地區
  • 下轄地區:巴塞爾市、里恩鎮、貝廷根鎮
  • 地理位置:坐落於瑞士西北的三國交角
  • 面積:37平方公里
  • 人口:187,651人(2007)
  • 著名景點:德國-法國-瑞士三國角,巴塞爾狂歡節,巴塞爾大教堂
地理氣候,文化教育,生活環境,首府,區劃,州徽,歷史,名稱由來,政治,經濟,旅遊交通,友好城市,

地理氣候

巴塞爾城市州位於萊茵河上游的三國交界處,西接法國,北鄰德國。巴塞爾是瑞士西北地區的核心城市,是瑞士德語區通往歐盟的橋頭堡。 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北麓城市中,巴塞爾海拔最低,三國交界點僅有244米。城市面積37平方公里,加上兩個郊區縣,矗立在萊茵河兩岸,周圍是瑞士汝拉、德國黑森林和法國弗格森形成的三角地帶。萊茵河在巴塞爾轉彎北上,河道變寬,浩浩蕩蕩,流過萊茵河上游平原
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城市州
巴塞爾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歐洲鐵路南北幹線和東西動脈在此交叉。巴塞爾、穆爾豪斯和弗萊堡歐洲機場更直通歐洲和世界航空網。
巴塞爾位於萊茵河谷,受經羅納河谷和勃艮第低地湧入的地中海氣流影響,氣候溫暖。和瑞士中部地區相比,巴塞爾陽光充裕,秋季少霧。

文化教育

巴塞爾是歐洲文化中心,有大約四十家博物館(其中不乏拜爾勒基金會和藝術博物館等世界名館)、由三大部分組成的巴塞爾劇院和二十五家小劇院、一家音樂劇場、不勝枚舉的畫廊和各種規模的音樂廳。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是世界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博覽會,吸引著各國藝術家
科研和教育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流的中國小、一所歷史悠久的大學和一所創新型大專擔負著培養人才的神聖使命。

生活環境

美麗整潔的老城、嫵媚的萊茵河、恬靜宜人的綠地、衛生、安全,這就是巴塞爾的寫照。這裡還有風味各異的餐館酒吧、優良的購物中心和適合男女老幼的休閒場所。巴塞爾當地人、外地人和各國遊客都對這裡卓越的生活質量讚不絕口。

首府

巴塞爾(又稱為巴澤爾,德:Basel,法:Bâle,意:Basilea)是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蘇黎世和日內瓦),為巴塞爾城市州(德Basel-Stadt,法Bâle-Ville)的首府,坐落於瑞士西北的三國交角,西北鄰法國阿爾薩斯,東北與德國南北走向的黑森林山脈接壤;而萊茵河在此東注北涌穿城而去,將巴塞爾一分為二,版圖較大者位於西岸稱為大巴塞爾區,小巴塞爾區則位於東岸。
巴塞爾與鄰近的自治市Riehen和Bettingen以及與城市附近的古老漁村Kleinhüningen聯合形成巴塞爾城市州。
巴塞爾市中心是圍繞著市政大廳及14世紀建成的巴塞爾大學附近形成的。狹窄的街道及小路,因為被萊茵河隔斷而建立的橋樑都是巴塞爾的特色之處。進入市中心部分則因為保護關係除了搭載遊客的電車外,是沒有任何機動交通工具的。
巴塞爾是化工和製藥工業發達的地區,尤其以知名藥業公司諾華(Novartis)和霍夫曼·羅氏集團(Hoffmann - La Roche)為首的瑞士最大的藥品公司總部都設在巴塞爾。位於巴塞爾附近的Muttenz是全歐洲最大的鐵路調路及分路車站。巴塞爾港口是瑞士僅有的由萊茵河畔向北海的出口,巴塞爾機場Mullhouse Freiburg是與鄰近的法國一同管理的,它位於法國境內,由一條高速公路通往瑞士境內。邊界關稅於是成為了機場範圍內的收費項目。
巴塞爾有時被冠以Romandie的德文名稱,因為巴塞爾的官方語系是德語,其準確的官方稱呼是巴塞爾-德語。巴塞爾是一個相當自由主義的社會,相對於德國他們大多算是歐洲友好主義,而相對其他地方時則顯得相對保守。由此巴塞爾旅遊業的口號是“不同的巴塞爾”。

區劃

巴塞爾城市半州是瑞士西北部的一個半州,它是瑞士面積最小的州,人口數在26個州中居第14位。巴塞爾城市半州包括巴塞爾市和萊茵河以北相鄰的兩個鎮。
巴塞爾坐落在所謂的“萊茵河的膝蓋”(Rheinknie)上,比爾西希河(Birsig)匯入萊茵河的河口,萊茵河的流向由向西變成向北,“萊茵河的膝蓋”構成了上萊茵河平原的最南端。 巴塞爾鄉村半州從巴塞爾州中分離出去後,巴塞爾城市半州僅由3個城鎮組成:
琉森湖琉森湖
巴塞爾市(人口168000)
里恩鎮(Riehen,人口20800)
貝廷根鎮(Bettingen,人口1200)
在巴塞爾城市半州,除了瑞士人(71.9%)以外,還居住有外國人約55000人,占該州總人口數的約30%,其中包括原南斯拉夫人(5.9%)、義大利人(5.3%)、土耳其人(4.4%)、德國人(3.4%)、西班牙人(2.1%)、葡萄牙人(0.8%)、法國人(0.5%)及來自其他國家的人(5.7%)。

州徽

巴塞爾城市半州州徽為一枚手柄朝左、黑色的主教權杖,印在白色背景之上。可追溯於巴塞爾主教所使用的權杖。巴塞爾徽章的形成年代稍晚。徽章上是一隻由公雞和龍組合而成的神話動物“飛龍“,最早見於公元450年。巴塞爾權杖是主教權力的象徵,始見於公元1000年,十四世紀形成現在的形狀。和所有主教權杖一樣,巴塞爾權杖也源於摩西的手杖。
巴塞爾城市半州州徽巴塞爾城市半州州徽

歷史

巴塞爾城市半州如今的州界形成於1833年,巴塞爾鄉村半州從當時的巴塞爾州中分離了出去,巴塞爾城市半州長久以來都不承認此次分裂,並將該州的重新統一寫入了州憲法中,直到2006年修憲時才予以放棄。
巴塞爾經歷了巨大的歷史變遷:凱爾特人、古羅馬人、阿勒曼人曾先後入主。主教城、萊茵河上第一座橋樑、貿易、大學、交易會特權、宗教改革、全州分裂、經濟繁榮、免遭戰爭蹂躪只是巴塞爾歷史的幾個側面。
公元前五百年,凱爾特人在萊茵河大轉彎處定居。公元前44年,古羅馬人在萊茵河上游十公里處的奧古斯塔勞力卡修建城堡。城堡被毀後,阿勒曼人從公元450年起定居本地區。公元374年,“巴塞利亞“這一地名首次見於文字記載。該地日益繁榮,逐漸發展成一座小城市
公元740年,巴塞爾成為主教城,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1019年,亨利希二世皇帝開始在巴塞爾建大堂,並因而被後世推崇為本市聖人。同時,還修建了第一座城牆。1225年,在萊茵河上修建了第一座橋樑
從1348年起,巴塞爾經歷了困難時期,鼠疫使人口減半。1356年,大地震又使本地滿目瘡痍。震後重建後,主教於1392年買下萊茵河對岸的小巴塞爾。1331年到1348年巴塞爾宗教會議期間,本市成為基督教世界的精神中心。1460年,教皇皮烏斯二世在巴塞爾捐建了阿爾卑斯山北麓第一座大學,從而吸引了鹿特丹的艾拉斯姆斯等著名人文主義者前來定居。巴塞爾開始使用印刷術。1471年,弗里德里希三世皇帝授予巴塞爾極為重要的交易會特權。
1501年,巴塞爾和沙夫豪森一起加入了瑞士聯邦,並動工興建市政廳,即現在的政府和議會大廈。1529年,奧克羅姆帕德等人在巴塞爾進行宗教改革。主教被迫撤離,手工業行會掌握政權。
1560年,來自義大利和法國的教會難民主導了巴塞爾的貿易和絲綢加工。1670年,形成了絲綢花邊工業。從1685年起,新教徒從歐洲各國匯聚巴塞爾,帶來了新的生產工藝。1758年,創立蓋基商行。不久以後,開始了顏料生產。
1795年,法國、西班牙和普魯士結束了多年戰爭,實現了巴塞爾和平。不久以後,拿破崙占領瑞士,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瑞士政體。1803年,瑞士重新恢復聯邦制。1833年,巴塞爾鄉村首次成功抵禦了巴塞爾城市的掠奪和控制,建立了巴塞爾鄉村州。巴塞爾丟掉了大後方,財產損失了三分之二。1844年,巴塞爾建成了瑞士第一條鐵路,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1849年,奧古斯丁街修建了第一批博物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儘管邊界被占領,但仍然免遭戰火蹂躪。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至1945年)期間,瑞士被法西斯政權四面包圍,卻沒有受到攻擊。
當時,跨國界交往被迫中斷。儘管如此,巴塞爾還是在1953年就建成了世界第一個跨國界機場─巴塞爾、穆爾豪斯機場。1993年,隨著德國加入,機場更擴名為巴塞爾、穆爾豪斯和弗萊堡歐洲機場。1963年,“大巴塞爾區“成立,進一步推動了該地區的跨國界合作。
1992年,瑞士多數選民和多數州投票拒絕參加歐洲經濟區。巴塞爾城市州卻和瑞士法語區一道投了贊成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巴塞爾以兩大事件為標誌經歷了企業兼併潮:山德士和汽巴公司與諾華合併,躋身世界最大的醫藥公司行列; 在金融領域,瑞士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合併,成立瑞銀集團,躋身世界最大的銀行之列。創新公司受到鼓勵,生物技術在巴塞爾地區生根發芽。

名稱由來

大家對巴塞爾名稱的起源頗有爭議。一些語言學家認為,“巴塞爾”源於希臘語的“巴塞流斯”“國王”一詞。另一些專家則認為,“巴塞爾”源於凱爾特語中的常用地名和人名“巴塞爾”一詞。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元374年,首次有文字記載“巴塞利亞”這個位於萊茵河大轉彎處的城市地名。

政治

巴塞爾城市半州議會(又稱“大議會”)由130名議員組成,任期為4年。巴塞爾城市半州作為一個“半州”,在瑞士聯邦國會的兩院中均有代表,在代表各州和半州的聯邦院(Ständerat)中擁有1個議席,在代表人民的國民院(Nationalrat)中有5名代表。 巴塞爾城市半州政府議會(又稱“小議會”)由7名成員組成,經2004年選舉由左黨和綠黨組成的多數黨執政。
大型遊船駛入巴塞爾大型遊船駛入巴塞爾
巴塞爾城市半州的最高司法機關是抗訴法院,它同時也是州行政法院,抗訴法院下設民事法院、刑事法院、青少年刑事法院和社會保險法院。
從前巴塞爾由左翼政黨(尤其是瑞士社會民主黨)控制,因此也被稱為“紅色巴塞爾”。在冷戰時期巴塞爾由市民管理。在2003年的國民院選舉中,左黨在巴塞爾市獲得多數選票,這在瑞士各州中是唯一的。2004年的州選舉同樣被左黨所贏得。

經濟

巴塞爾是瑞士最具活力的經濟區,是全世界生產力最發達、最具創造力的一大經濟區。它成功的基礎是醫藥企業,世界前五大醫藥企業中有兩家是巴塞爾企業。以這些企業為中心,許多大中型企業和創新公司共同構建了一個生命科學基地。巴塞爾的其它強項產業包括金融貿易物流信息、會展、設計建築。 巴塞爾城市半州的支柱產業是醫藥工業、化學工業和貿易業,由於巴塞爾以北的萊茵河不再適合於大型船隻通行,巴塞爾萊茵河港口成為了歐盟和瑞士貿易中的一個重要換乘港口。巴塞爾城市半州的金融業在瑞士的地位僅次於蘇黎世,其經濟集中在巴塞爾。巴塞爾有長遠眼光,努力提高對企業、人才和家庭的吸引力。同時,巴塞爾政府十分重視可持續發展,以保證長期造福人民。
巴塞爾城市州巴塞爾城市州
城市發展是一個綜合過程,包括許多不同的方面,修建住房、休閒區和發展交通、完善企業和職工生存生活條件同等重要。城市發展還包括開闢綠地、建設高品質住房、提供社會和文化服務,從而改善擁擠城區居民的生活條件。通過開展“巴塞爾住房“建設補貼項目,巴塞爾政府正和私人投資者一道興建五千套新住房。

旅遊交通

旅遊景點有德國-法國-瑞士三國角(Dreiländereck Deutschland-Frankreich-Schweiz) 巴塞爾狂歡節(Basler Fasnacht)和巴塞爾大教堂(Basler Münster)。
Weggis-Rigi-Kaltbad山中的纜車Weggis-Rigi-Kaltbad山中的纜車
巴塞爾位於瑞士法國德國三國交界處。跨國界交往對巴塞爾而言自古就司空見慣。在交通環保教育、文化等許多領域,巴塞爾都和鄰國城市進行著密切合作。巴塞爾還是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 機場、萊茵河港、鐵路、公路是通往世界各國的根本保障。
巴塞爾是從法國和德國穿越瑞士的南北公路交通樞紐,A2通往伯爾尼,A3通往蘇黎世
巴塞爾的機場完全位於法國領土內,但同屬於瑞士和法國。
巴塞爾城市半州共有3座國際火車站,分別是瑞士火車站、法國火車站和德國火車站,除此之外還有4座地區火車站。
通過萊茵河上的水運,巴塞爾同瑞士的其他地區以及鄰國連線起來。巴塞爾萊茵河港口是瑞士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

友好城市

巴塞爾把建立姊妹城市視為發展對外關係、招商引資和建立國際網路的的重要一環。
姊妹城市以強強聯合為前提。巴塞爾重視開展能直接或間接推動本地發展的活動。
早在2002年6月20日,巴塞爾城市州就和美國馬薩諸賽州簽署協定,結為姊妹州。2007年11月19日,巴塞爾又和中國都市上海結為姊妹城市。
這兩大姊妹關係首先應成為開展經濟(尤其是生命科學和金融)、教育科研文化和招商引資項目的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