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巴別:不只中外建築史(巴別,巴別)

巴別,巴別:不只中外建築史

巴別,巴別一般指本詞條

巴別,巴別:不只中外建築史》是2009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尉陳。

基本介紹

  • 書名:巴別,巴別:不只中外建築史
  • 作者:尉陳
  • ISBN:9787302176701
  • 類別:建築
  • 頁數:241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序言,文摘,

作者簡介

尉陳,字喜春,山東萊陽人,高校教師,主講“西方文化史”、“建築文化概論”、“中外建築歷史”、“環境藝術概論”、“室內設計原理”等史論課程。設計作品“名人廣場”方案曾於2005年12月入選吉林省首屆高等設計教育成果展。2007年9月榮獲吉林省高校青年教師“教書育人”成果獎,有《蝶亂》、《前信仰時代的夢想及其他》等文學作品行世。

內容簡介

本書不是一冊教科書式的中外建築史,它熔建築藝術、文化學、史學、哲學和心理學於一爐,對人類文明歷程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梳理。作者從建築藝術的角度切入,在對“建築”這一文化對象的諸屬性及與其相關的一些文史典故、美學觀點進行講解的同時,運用了比較的方法,對東西方建築藝術的總體特徵、細部差異及其各自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了細緻而生動的闡述。

目錄

第一講 緒論:建築不是房子 3
第二講 空間與實體 12
第三講 技術與藝術 19
第四講 環境與文化 40
第五講 禮儀與展示 47
第六講 史前時代:女性與建築 65
第七講 古代埃及:向死而生 73
第八講 美索不達米亞:千年逐鹿場 91
第九講 古代印度:幾度輪迴的佛陀故里 113
第十講 古代中國:紅塵浪里的天朝上國 132
第十一講 古代希臘:太陽下最美的童年 157
第十二講 羅馬帝國:這鼎盛,令萬世神馳 176
第十三講 中世紀:廢墟上的愛與虔誠 191
第十四講 阿拉伯:新月如鉤 207
第十五講 文藝復興: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220
主要參考資料 235
後記 窗戶紙上的這個洞 239

序言

本書的內容結構和編排技巧富有新意,上篇側重於建築理論,下篇側重於建築歷史。講論則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幾乎是將天文地理、哲學宗教、文化藝術、社會歷史……凡與建築相關的知識全都巧妙地編排了一遍,文筆暢達;說史則環環相扣,通過十篇文章將人類建築文明史作了一番傳奇式的精彩表述,同時又將東西方文化比較、各種增廣賢言及作者自身的價值判斷巧妙地穿插其間,既普及了歷史知識,又普及了現代意識。這對於一位青年教師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由此也可知為什麼他的授課如此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我還想說一下作者寫作此書所採用的方式。這本書雖是作者以自己在大學課堂上的教學講稿為基礎整理出來的,但卻是以大眾讀物的形式來編撰的。因此,通篇文字深入淺出,“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成功地克服了以往學術著作“理論玄妙得高不可攀,歷史繁雜得令人生厭”的弊端,將“小眾知識”普及為人所皆知的常識,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我們未來的大學教科書,是否也應該考慮一下可讀性的問題呢?。

文摘

在建築的兩大構成要素—— 實體與空間中,古代建築師們(無論東西方)顯然對建築的實體部分更加看重,他們像塑造雕塑作品一樣極力刻畫著建築物本身,在實體界面(立面牆壁、屋頂天花、地面、樑柱、各種隔斷……)上做足了工夫,山花柱頭、梁頭瓦當等等無不精益求精,在造型、裝飾方面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如中國古建築的梁架、柱子、斗拱、藻井等結構部件不僅造型考究,而且還要施色,甚至彩繪,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但也僅此而已,仿佛這就是建築藝術的全部了。
直到公元19世紀末,建築界發生了一場靈魂革命,大家突然看見了原先看不見的“空間”,建築師們傳承幾千年的設計理念遭到空前質疑,反思出現了。及至公元20世紀,建築師們開始普遍同意,建築設計更重要的並不是那個柱子、那個牆(立面)或者那個屋頂如何,而是一直被自己忽視的那箇中空的地方(空間)。因為只有它才是真正對人們有用的地方。
於是大家不再將建築視為一種無異於雕塑的造型藝術了,人們開始認識到建築乃是一種空間的藝術,並且是一種由我們所能感知到的三維空間裡的長、寬、高三個向度和人活動於其間的時間向度共同構成的四維空間的藝術 (時空藝術)。跟雕塑藝術的與人分離、人們需要圍繞著它、從它外部進行觀賞不同,建築作為一種空間藝術,它如同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塑體,人可以進入其中,並在移步換景的行進過程中感受它的效果。
至此,空間才開始被認為是建築藝術最重要的內涵,是它區別於其他所有藝術門類的本質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