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文化

巨石文化

所謂“巨石文化”,是指從石器時代至銅器時代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以巨大石結構建築為標誌的古代文化類型,這些以宏大的平面布局和奇特的造型而著稱於世的巨大石質建築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巨石文化
  • 地區: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
  • 標誌:巨大石結構建築
  • 類型:墓石、獨石、列石、石圈、石座
大石文化,巨石文化類型,分布範圍,歐洲,中亞,東北亞,中國,文化特徵,相同點,傳播路線,微觀上講,從巨觀上講,

大石文化

千百年來,這些巨石建築物一直以其神秘的作用和抽象的建築魅力感染著人們,被歷史學家和人類學家稱為“巨石建築”、“巨石碑”或“巨石文化”、“大石文化”。

巨石文化類型

從類型上可分為墓石(Dolmen)、獨石(Menhir)、列石(Alignment)、石圈(Cromlechs)、石座(StonSeats)、石台(StonTerraces)和金字塔形建築(PyramidalStructures)等,其種類不但豐富,而且形狀、功能、性質等也不盡相同。

分布範圍

歐洲

從世界範圍上看,歐洲西部是“巨石文化”出現較早並且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英國考古學家格林·丹尼爾(GlynDaniel)在其《歐洲西部的巨石建築者》一書中認為,歐洲西部修建和使用巨石建築是從公元前3500年左右開始的,後來碳十四數據表明這個時代可能早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歐洲早期的巨石遺存主要分布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南部,同時還在這一地區發現有當地最早的築有堡壘的村莊,它們屬於帶有城市文化特點的居住遺址。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時,巨石文化沿大西洋海岸向北傳播到歐洲北部的英倫諸島和丹麥、比利時、德國北部以及義大利等地區,這一時期的巨石建築大致主要有三種類型,即“門希爾式”(獨石)、“多爾門式”(墓石或石棚)和“克羅姆列克式”(石圓圈)等,其中最為著名的環狀列石類建築可以英格蘭南部索爾茲伯里平原的斯通亨吉(Stoneheng)和杜靈威環石牆(DurringtonWalls)為代表,它們是與天象測時和原始宗教崇拜有關的祭祀性巨石建築。
約在公元前2300多年時,遊牧的塞姆族人從西部敘利亞草原地區東遷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地區,在兩河流域留下了西亞地區最早的大石遺蹟,如在底格里斯河岸發現的“勝利石柱”和方錐體大石碑,其上刻有人物形象和“阿卡德文字”。

中亞

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亞地區出現了以巨大的石圓圈、列石、“鹿石”等為代表的大石建築,其性質主要是作為墓葬的附屬建築或“用石塊砌成象徵太陽神的圓圈”,這些遺蹟基本上集中分布於從鹹海東岸高地到西伯利亞及蒙古人民共和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如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蘇布草原地區發現大量屬於青銅時代的大石建築,這類遺蹟主要是在陵墓和祭壇前豎立的“直立粗長巨石、鹿石”和成排的大石碑,環形的石砌祭壇面積宏大,其直徑可達120米,可能“象徵著戰車輪和太陽”。

東北亞

東北亞的日本、朝鮮和東南亞的越南、寮國、高棉乃至蘇門答臘、爪哇等地以及南亞的印度都發現過不同形式的大石遺蹟,其形式主要是石棚(Dolmen)、石圓圈(Cromlechs)等墓葬祭祀類建築物。

中國

我國的“大石文化”是以大石墓——石棚為主要代表,相對集中地分布在從東北到西南高原山地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從遼寧省的東部到四川西南的安寧河、金沙江流域的高山地區都有這種遺存,其遺蹟形式包括有“鹿石”、獨石、石棚、大石墓等多種類型。從形式特徵上看,我國“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所發現的大石遺蹟與中亞、西亞地區的大石文化比較接近,多屬墓葬類和宗教祭祀類的建築物;在生態地理環境方面,我國大石遺蹟分布區也與廣義的北方中亞荒漠草原地區相似,多為山地高原區,氣候較為乾旱寒冷,屬於多山、多石的自然環境;從我國大石遺蹟的時代特徵來看,基本上都屬於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這一時期的遺存,與西亞及中亞地區大石遺蹟的時代大致相當;此外,在經濟文化類型方面同北方中亞草原和西亞山地的古代文化也基本一致,其遊牧、狩獵經濟占有很大比例,屬於邊地遊牧民族活動頻繁的地區。根據上述特徵,我們可以作出這樣一種推測,在亞洲地區廣泛存在的這些形式、功能都比較一致的巨大石質建築遺蹟,應是亞洲各古代民族在文化特徵和地理環境特徵方面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性質的一種表現,它可能是某種文化交流傳播或文化融合現象的標誌。

文化特徵

相同點

在總體特徵上,亞洲地區的大石文化與西方歐洲的巨石文化既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從文化背景上講,在不同的地區出現相同或相近的大石建築及其文化,至少有兩個相同的因素,其一,自然地理環境的相似性,即建造大石遺蹟的人們多是處於多石多山的自然環境區,人們在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中對石質材料和建築技能有相當程度的掌握並有充足的原料來源。其二,觀念意識方面的相似性,即以大石遺蹟為標誌的古代部族建造這種非生活生產性質的石結構建築物時,大體上是出於相同或相似的觀念,或源於宗教禮祭和神靈崇拜,或源於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習俗,為死者建造有塋域標誌及地面象徵物的建築等。正是由於這兩種最基本的相同因素,大石遺蹟在世界不同的地區都有一定的分布,從而形成了在建築形式上具有抽象美的“巨石文化”,從歐洲到西亞、中亞,再到南亞和東南亞基本構成了一條巨石文化的“傳播走廊”。歐、亞兩洲巨石文化在時空方面表現出的這種關聯性質,其中既可能有民族的直接遷徙、文化的融合和傳播,也可能是觀念意識形態的間接傳播,甚至可能存在各自獨立發明、起源的類同性。但無論是直接傳播還是間接影響,歐亞大石文化的相似性都反映出其文化所具有的共同客觀條件,即相同的物質環境和共同的精神需要,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在中國黃河、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原始文化中沒有出現與歐洲和亞洲其它地區相類似的大石文化遺蹟。

傳播路線

先前曾有學者認為亞洲地區的大石文化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從西方傳入亞洲的路線有兩條,
一是經中亞地區進入中國北方和東北亞地區;
另一條路線則是經南亞的印度向東南亞及大洋洲等地區傳播,中國西南四川等地的大石遺蹟應是接受了北方中亞大石文化或南亞印度大石文化的傳播影響。
而西藏地區大石遺蹟的發現,使我們對整箇中國地區乃至亞洲地區大石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有了新的認識依據。

微觀上講

從微觀上講,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正處在從中國東北到西南地區的半月形邊地文化傳播帶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其北方、東北方和東南方都是歷史上以遊牧經濟為主的高地少數民族文化區,它們所處的地理環境也大都屬山石較多的區域,有著相近似的文化習俗和傳統。事實上,西藏高原與上述地區古代各部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是由來已久的,並且也不僅限於大石建築這類遺存,我們從這一地區出現的岩畫、細石器、石棺(室)墓葬、磨製石器以及青銅器的動物紋飾等遺存的特徵上都可見到其文化面貌上的相關性。數乾年來西南——西北——北方草原——東北這一邊地文化區基本上一直是狩獵遊牧民族文化與農業民族文化的分界線,大石建築這種遊獵經濟文化的特殊遺存自然能夠較普遍地流行於生態地理條件相似的各古代部族文化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講,西藏地區正是我國半月形邊地遊獵文化分布帶上連線南北兩端的重要中介區域,這一區域內發現的大石遺蹟可能表明,四川等西南山地的大石文化與北方草原地區大石遺存之間的某種交往,大約是經由青藏高原地區而發生的。

從巨觀上講

從巨觀上講,西藏高原正處在中亞草原、西亞高地、南亞次大陸交匯的地理位置上。新石器時代以來,這一較大地域內的民族遷徙和文化交往也是較為頻繁的,如果說南亞地區以大石遺蹟等為標誌的文化曾受到中亞遊牧文化的影響的話,那么西藏地區也就可能成為其中間環節。杜齊先生曾作過這種推測:“在西藏存在著一種從新石器傳統發展起來的巨石原始文化。這一文化沿著兩條路線傳播。一條通過庫庫諾爾地區的歐亞大平原通道進入西藏中部,或許一直延伸到到後藏。另一條進入克什米爾和斯丕提。”在這裡,杜齊顯然認為那種“從新石器傳統發展起來的巨石原始文化”是一支西藏高原以外的早期文化,而西藏地區的大石遺存是這種外來文化傳播的結果,並且從傳播的方向上看,它可能是來自中亞或西亞的某個地區,到達西藏高原附近之後,一部分進入青藏高原的腹地,另一部分則由高原西部的克什米爾地區進入了南亞的印度等地。無論哪一條傳播路線,實際上都是經由西藏高原作為通道。由此可以認為,在世界的東、西方以及亞洲南、北地區的大石文化傳播交流過程中,西藏高原都是主要的通道地區,在某種意義上講,西藏高原神秘的大石遺蹟正是歐、亞兩大洲“大石文化”連線地帶上的一個轉折點,它不僅是高原古代建築藝術中具有抽象美的“紀念碑”,同時也是世界性的大石文化傳播帶上的一座“路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