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衛城

左衛城

左衛城位於懷安縣西部,洋河岸邊。唐龍朔二年(662年),唐王朝在這裡築城設險,時名九子城。這便是今左衛城的發端。九子城約在今左衛舊城垣內西北,掘壕為塹,夯土成牆,辟有東、西、南三門,敵樓、戰櫓精良完備,是當時洋河上游首築之城,也是唐王朝河北道政區最西面的邊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左衛城
  • 位於懷安縣西部
  • 時間唐龍朔二年
  • 位置:緊依紅塘(河),西擁“龍泉”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地理位置

“九子城”東傍驛道,緊依紅塘(河),西擁“龍泉”(今景泉堡村,當時只有自然天成一泓清泉),遠挹“天池”(今第四屯及屯南一帶,當時為一浩澤池沼);古修水(遼代始稱洋河)與往來要津“龍灣渡”(今城北洋河公路大橋南端處,唐代設渡,渡名不詳,遼代謂之龍灣渡)橫鎮其北,一夫當關,可阻千騎南下;緊臨的會河川(今南忻屯至左衛城洋河南岸一帶,遼代名會河川),肥田沃野,極宜屯兵。

歷史沿革

唐代,“九子城”先屬河北道媯州(治今懷來),後又改隸河北道武州(治今宣化),因地處邊塞,戰火不斷。938年,後晉石敬瑭割獻燕雲十六州於契丹,從此,地屬武州的“九子城”亦併入遼國版圖。遼廢置“九子城”,改設以地方基層政權“南平莊”,屬歸化州文德縣(歸化州與文德縣共治宣化城)。
遼聖宗開泰時(1012年—1021年),遼統治者在“南平莊”設定西京道大同府“德州”,並領“威寧縣”(州、縣共治南平莊)。設州置縣,給“南平莊”帶來前所未有的興旺。由於州縣共置,其建築規模必然可觀。據傳今左衛鎮城北垣原為德州城南城垣,而德州城北垣,則遠在左衛舊城的北垣外,地廣城闊,氣勢磅礴。德州城垣四面共築城門六座:南三門,東、西、北各一門。城築六門,在州城中當屬罕見,這大概是遼王朝有意反“營制”慣例的結果。
1125年金滅遼,德州一帶成為女真族、契丹族和漢族等幾個民族的雜居地,各民族相互學習和融合,使德州更趨繁榮興盛。至金代中期,西京路政區改劃,舍“德州”,移“威寧”,德州被置為地方村鄉政權的治所“南莊”,屬宣德州宣德縣(金代改遼歸化州為宣德州,改文德縣為宣德縣),後又改隸宣德州宣平縣(今萬全縣宣平堡)。該地頓失建置州城百餘年的優勢,繼唐“九子城”後,“德州”再次由盛而衰走向“低谷”。直到明朝在這裡建置左衛城。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王朝為徹底遏制蒙古侵擾,壯大軍防,普遍實施新興軍事制度“軍衛法”。宣府西路右衛城(即今萬全縣城,原名德勝堡),左衛城(即包括今左衛鎮城在內之原左衛舊城規模)和懷安城(今懷安鎮)即是當時由置衛而崛起。上述三衛,均隸屬於“山西行都指揮使司”。而且當時右衛竟越境“僑治”,與左衛同城。左衛“軍衙”設居城東,而右衛“軍署”則客居城西,一城兩衛,各領其屬,各司其職。無怪左衛當時曾流傳如下民謠:“四四方方一座城,右衛西來左衛東;左右兩衛各一半,正方變成長方城。”
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為加強北平(今北京)的安全,命將各地衛所精銳齊調集北平及其城畿,宣府西路左、右兩衛也遷往通州,但不久,又從通州遷回原所,而右衛也從此還治德勝堡。明宣德五年(1430年),明王朝於今宣化置地方最高軍事指揮機構“萬全都指揮使司”,以統轄京師西、北各衛所。而宣府西路左、右兩衛和懷安衛遂即改隸,並改稱“萬全左衛”與“萬全右衛”。
明王朝常備軍隊的基本組織形式是“衛所制”,軍士5600人為一衛,設指揮使司統領。據文獻記載,萬全左衛指揮使司統軍士5600名,官長及胥吏共190員,總旗32名,小旗35名。正德初,因邊庭多事,又增設衛守備一員,把總兩員。當時,守備成一衛的軍政首長位高權重,原衛所指揮使等官皆聽其調遣,處於從屬地位。
左衛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統元年(1436年)又重加修葺。明左衛城挺拔恢宏,雄偉壯觀。城周十里,通高三丈五尺,城樓四座,角樓四座,城鋪多達40座。左衛城開四門,並圍以瓮城。東門稱迎恩,南門稱永安,北門稱永興,西門已失落無從考證。左衛城地處邊塞,屏翰宣府,位置十分重要,故衛城營築極為悉心。建城時先挖取浮泥松沙,然後以三層“火石”鋪底,於基石上再砌以四層條石,繼之立楨臥版,混土夯垣,最後用磚石砌牆,插挑排水槽石並嵌鑲卷門石額等。為利於偵察瞭望,提高城池的防禦能力,城頭雉堞均置瞭望口、射擊孔、銃炮出眼;而三面外城垣“馬面牆台”多至24個。城頂全部用方青磚鋪砌,平整光潔,稱為“馬道”。將帥巡察時,車騎亦可於城巔環行,迴轉自如,如走平地。
明隆慶年間,在今鎮城中心十字街,營造“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結構過街牌樓四座。東曰修武,南曰承恩,西曰肅政,北曰靖虜。描檐繪斗,彩柱畫枋,巍峨壯麗。可惜這一藝術奇珍,在崇禎七年(1634年)清兵屠城時被付之一炬。
自明永樂年以來,城內先後設有巡察院署,巡撫都察院行署(以上均為中央派出機構),萬全左衛指揮使司署,萬全左衛守備署,萬全左衛儒學署,萬全左衛倉通判署以及萬全驛丞廳等官署,並置神機庫、校場、廣積糧倉與草廠,其糧倉為宣府西路十二糧廳之一。明永樂中,為“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又在城東門外設東門驛站(正德年改設在南門外),稱萬全驛。
明嘉靖時,左衛境內“腹里墩、腹里接火墩”共約30餘座。其與宣化、閻家堡、萬全、柴溝堡和懷安城五路的“邊墩”和“烽火”墩台守望相接。每座墩台均有軍士長年駐守,遇警則白晝“升煙”,夜晚“舉火”,不敢懈怠。
正德年中,為加強防禦,利於攻守,又於城東、西門瓮城外分別建築方形規制之守瞭報警兼攻戰抵禦之“敵台”二座,東稱御虜(台),西稱虞靖(台)。高三丈五尺,混土夯就,台腰開穴門,以梯上下,盡選精壯軍士駐守。
值得一提的是,明洪武年末曾抽調“南直隸”軍民(今江蘇、浙江及安徽等省)充實宣府之地,左衛便有不少“南直”軍戶隨軍落籍定居,同時與江南文化、風俗產生了交融。
自明正統後,邊境連年征戰。蒙古各部相繼犯境,左衛城的西、北兩垣亦悉遭破壞。至明嘉靖時,鑒於城池半毀,防禦削弱,遂將衛城西、北城垣收縮,與東、南兩垣相接,棄舊建新,形成如今新、舊兩城的形制。新衛城周長八里,僅開二門,東門“定遠”,南門“迎暉”。南門百姓稱之為“喜門”,婚嫁以出入;而出殯與斬殺囚犯則出東門,故稱“喪門”。
明崇禎七年(1634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極率兵進犯。守備常如松、指揮葉枝華、杜詩等率軍民力戰,使清軍遭受重創。城破後,皇太極惱羞成怒,竟下令屠城,左衛城慘遭浩劫,元氣大傷,形成了歷史上“左衛城裡沒人煙”的淒涼景象。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清政府盡廢廳、衛建制,改設府縣。改懷安衛為懷安縣;萬全右衛為萬全縣,而萬全左衛則廢置,其地併入懷安,城名仍沿用“左衛”。自此,雄踞一方的左衛城便屈尊降為縣屬之巨鄉大堡。
自乾隆及光緒,左衛在軍防上共轄懷安東路村莊100座(包括今張家口、萬全和宣化部分村莊),僅次於轄村堡131座的懷安縣城。
清王朝時,蒙古臣服,邊塞安定。但因左衛地處京師西通驛道之要衝,地理位置仍舊十分重要。清政府在左衛駐有宣化府西路綠旗常備軍九營之一的“左衛營”,並設軍站、民驛。康熙帝兩次西征,均經左衛並在此“駐蹕”;清末,慈禧太后西逃,亦曾過洋河、宿左衛。飽嘗戰亂的古城,記下了清王朝的興衰。
左衛自唐代始建,1000多年來經歷了無數烽煙戰火,僅明正德九年(1514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130餘年中,衛城就兩遭屠城之劫。然而多災多難的歷史成就了左衛人堅忍、頑強的民風。歷史的遠久與民族的融合,又使左衛既秉承了唐宋遺風,又融合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質,逐漸形成了豪放、質樸又不乏纖麗、華貴的獨特的洋河“德州文化”,而這正是古城崛起騰飛的厚重底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