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新技術與強度控制

工程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新技術與強度控制

《工程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新技術與強度控制》是2015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欣利。

基本介紹

  • 書名:工程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新技術與強度控制
  • 作者:田欣利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 頁數:236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18-10490-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五章:
第1章工程陶瓷材料及其加工特性,主要包括工程陶瓷材料、工程陶瓷材料的套用、工程陶瓷材料的機械性能、工程陶瓷的加工方法與特點、工程陶瓷加工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展望等內容;
第2章基於金剛石刀具的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新技術,主要闡述了小砂輪大切深軸向進給磨削陶瓷技術、基於邊緣碎裂效應的切割-推擠式加工陶瓷技術、粗磨粒金剛石砂輪高效磨削陶瓷技術、高速深磨加工陶瓷技術、陶瓷高效磨削液技術等內容;
第3章工程陶瓷高效低成本非傳統加工新技術,主要介紹了電極引弧微爆炸低成本加工陶瓷技術、高能量電容單脈衝放電高效加工陶瓷技術、噴霧電化學放電加工陶瓷技術、雙電極同步伺服電火花機械複合磨削陶瓷技術、電解電火花銑削加工單晶矽技術、超聲振動輔助磨削脈衝放電複合加工陶瓷技術、超聲ELID複合磨削陶瓷技術等內容;
第4章工程陶瓷加工的邊緣損傷及其控制技術,主要論述了陶瓷磨削加工的邊緣碎裂研究、陶瓷套料孔加工出口崩邊的有限元分析、旋轉超聲輔助陶瓷孔加工崩邊的有限元分析、超聲輔助平面磨削陶瓷的邊緣損傷的研究、單向夾緊預應力磨削陶瓷技術、周向包封加工陶瓷技術、雷射加熱輔助引弧微爆炸加工陶瓷技術、硬脆材料旋轉超聲輔助鑽孔崩邊的控制策略等內容;
第5章工程陶瓷磨削強度控制與恢復技術,主要包括磨削參數對陶瓷斷裂強度的影響、磨削缺陷對陶瓷斷裂強度的影響、磨削表面完整性對陶瓷斷裂強度的影響、基於加工參數的陶瓷磨削強度控制、退火處理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雷射表面加熱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表面拋光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彈性覆層噴丸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等內容。 本書讀者對象為陶瓷材料(或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機械製造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 

圖書目錄

第1章工程陶瓷材料及其加工特性1
1.1工程陶瓷材料1
1.2結構陶瓷材料2
1.3工程陶瓷的加工方法與特點5
1.3.1加工方法6
1.3.2磨削加工的特點11
1.4工程陶瓷加工技術的研究現狀與發展展望14
參考文獻18
第2章基於金剛石刀具的陶瓷高效低成本加工新技術
〖ST〗〖WT〗〖JY。〗19
2.1小砂輪大切深軸向進給磨削陶瓷技術19
2.1.1加工原理與特點19
2.1.2砂輪磨損分析20
2.1.3工件的表面形貌21
2.1.4工件材料的損傷層形成機理25
2.2基於邊緣碎裂效應的切割-推擠式加工陶瓷技術27
2.2.1加工原理與特點27
2.2.2單晶壓頭擠壓破碎模擬的實驗研究29
2.2.3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34
2.3粗磨粒金剛石砂輪高效磨削陶瓷技術42
2.3.1概述42
2.3.2試驗條件與方法43
2.3.3磨削用量對陶瓷表面粗糙度的影響43
2.3.4磨削用量對陶瓷表面形貌的影響45
2.4高速深磨加工陶瓷技術45
2.4.1概述45
2.4.2比磨削能隨hmax的變化情況及特徵分析47
2.4.3磨削能形成及分配機制分析49
2.5陶瓷高效磨削液技術52
2.5.1磨削液概述52
2.5.2陶瓷專用磨削液的效能評價54
2.5.3基於潤滑性能的陶瓷專用磨削液成分設計56
2.5.4陶瓷磨削過程中的堵塞及其防護61
參考文獻64
第3章工程陶瓷高效低成本非傳統加工新技術65
3.1輔助電極法電火花加工陶瓷技術65
3.1.1加工原理65
3.1.2加工裝置與條件66
3.1.3加工特性67
3.2電極引弧微爆炸加工技術72
3.2.1概述72
3.2.2加工過程的觀察與機理分析76
3.2.3材料去除過程的觀察與分析80
3.3高能量電容單脈衝放電高效加工陶瓷技術84
3.3.1加工原理84
3.3.2試驗結果分析85
3.3.3加工表面形貌分析92
3.4噴霧電化學放電加工陶瓷技術93
3.4.1概述94
3.4.2單晶矽加工試驗96
3.4.3氧化鋁加工試驗98
3.5雙電極同步伺服電火花機械複合磨削陶瓷技術1
3.5.1工作原理與特點101
3.5.2加工參數的影響規律102
3.5.3加工Al2O3陶瓷溫度場數值模擬103
3.6電解電火花銑削加工單晶矽技術105
3.6.1加工原理106
3.6.2實驗結果與分析107
3.7超聲振動輔助磨削脈衝放電高效複合加工陶瓷技術108
3.7.1概述108
3.7.2複合加工工藝112
3.7.3試驗驗證113
3.8超聲ELID複合磨削陶瓷材料114
3.8.1加工原理114
3.8.2模型的建立114
3.8.3仿真分析117
參考文獻118
第4章工程陶瓷加工的邊緣損傷及其控制技術120
4.1陶瓷磨削加工的邊緣碎裂研究120
4.1.1產生機理與理論模型120
4.1.2準靜態單晶壓痕試驗126
4.1.3力學特性129
4.1.4聲發射特徵131
4.1.5能量特徵144
4.1.6損傷機理147
4.1.7損傷預報150
4.2陶瓷套料孔加工出口崩邊的有限元分析153
4.2.1問題的提出153
4.2.2有限元模型154
4.2.3斷裂過程仿真分析155
4.3旋轉超聲輔助陶瓷孔加工崩邊的有限元分析156
4.3.1有限元模型157
4.3.2有限元仿真分析159
4.4超聲輔助平面磨削陶瓷邊緣損傷的研究160
4.4.1邊緣損傷試驗研究160
4.4.2提高陶瓷磨削邊緣質量的措施163
4.5單向夾緊預應力磨削陶瓷技術164
4.5.1控制原理164
4.5.2離散元模擬165
4.5.3加工方法與試驗167
4.6周向包封預應力加工陶瓷技術169
4.6.1原理及加工試驗169
4.6.2機理分析171
4.6.3磨削試驗174
4.6.4表面殘餘應力測試175
4.7雷射加熱輔助引弧微爆炸加工陶瓷技術176
4.7.1加工原理176
4.7.2雷射工藝參數及對強度的影響176
4.7.3加工參數對邊緣崩碎的影響178
4.8硬脆材料旋轉超聲輔助鑽孔崩邊的控制策略180
4.8.1構建分析模型180
4.8.2崩邊機理181
4.8.3控制策略183
參考文獻185
第5章工程陶瓷磨削強度控制與恢復技術187
5.1磨削參數對陶瓷斷裂強度的影響187
5.1.1磨削試驗方案設計187
5.1.2磨削參數對強度的影響規律188
5.2磨削缺陷對陶瓷斷裂強度的影響191
5.2.1磨削缺陷的應力集中效應192
5.2.2考慮磨削缺陷的斷裂強度194
5.2.3磨削表面/亞表面缺陷檢測196
5.3磨削表面完整性對陶瓷斷裂強度的影響199
5.3.1磨削表面微觀形貌對斷裂強度的影響199
5.3.2磨削表面紋理特徵對斷裂強度的影響201
5.3.3磨削表面殘餘應力與斷裂強度的關係204
5.4基於加工參數的陶瓷磨削強度控制與預測207
5.4.1磨削強度控制207
5.4.2磨削強度預測209
5.5退火處理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210
5.5.1退火處理恢復強度試驗211
5.5.2退火處理表面的顯微組織分析212
5.5.3退火處理表面的X射線衍射分析214
5.5.4退火處理表面的殘餘應力測試215
5.6雷射表面加熱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216
5.6.1雷射加熱參數對磨削強度的影響216
5.6.2雷射加熱恢復磨削強度的機理219
5.7表面拋光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222
5.7.1表面拋光試驗223
5.7.2表面拋光處理的強度恢復機理224
5.7.3拋光時間對磨削強度的影響225
5.8彈性覆層噴丸恢復陶瓷磨削強度技術226
5.8.1彈性覆層噴丸試驗226
5.8.2彈性覆層噴丸強化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228
5.8.3彈性覆層噴丸的陶瓷強度恢復機理231
參考文獻2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