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階級政黨

工人階級政黨

工人階級政黨由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的政黨 ; 是以先進理論 , 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 三個代表 " 重要思想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政黨 ; 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則建立的工人階級政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工人階級政黨
  • 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
  • 創立時間:1847年
  • 綱領:《共產黨宣言》
創始人,含義,過程,特徵,分類,階級基礎,作用,

創始人

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始人是馬克思恩格斯,他們於1847年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他們為共產主義者同盟寫的綱領——《共產黨宣言》,成為各國無產階級建立政黨所遵循的基本綱領。此後,他們領導共產主義者同盟積極參加了歐洲1848年的革命,1871年在巴黎公社革命前後,他們提出每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都應建立自己獨立的政黨,並幫助各國黨制定正確的黨綱,以指導各國黨的行動。1879年,他們又在一封通告信中,批駁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內蘇黎士三人團放棄黨的最高綱領、放棄了暴力革命以及修改黨的無產階級性質的錯誤。1880年馬克思為法國工人黨口授了黨綱的理論性導言。1891年,恩格斯幫助德國社會民主黨制定了《愛爾福特綱領》,從綱領的理論部分中清除了拉薩爾主義的影響。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奮鬥了一生,他們不愧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偉大導師。

含義

工人階級政黨文明屬於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範疇,它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狹義上的工人階級政黨文明即指工人階級政黨主體文明或自身文明;廣義上的工人階級政黨文明可分為主、客體兩個方面。就其主體方面來說,包括政黨意識文明、政黨組織文明、政黨制度文明與政黨行為文明等方面。就其客體方面來看,包括工人階級政黨存在、發展與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政治基礎和文化基礎等內容.工人階級政黨文明的特性可以從階級性與容納性之有機統一、政治性與調適性之有機統一、階段性與連續性之有機統一、導向性與整合性之有機統一、民族性與世界性之有機統一、穩定性與開放性之有機統一等幾個角度理解。從工人階級政黨文明形成與發展的歷史環境、根本動力以及政黨的本質、職能、意識、制度和監督等內容的研究入手,是認識和把握工人階級政黨文明的基本思路和內容要求。

過程

政黨是階級鬥爭的產物,但並非有階級鬥爭就有政黨。無產階級政黨的產生無產階級政黨是馬克思主義已經誕生並日益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世界上第一個國際性的無產階級政黨是1847年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政黨既不是隨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也不是隨階級、國家的產生而產生,而是階級鬥爭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近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產物。政黨與階級是分不開的。

特徵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階級鬥爭的產物,它是在階級社會中,一定的階級或階層的政治上最積極的代表,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別是為了取得政權和保持政權,而在階級鬥爭中形成的政治組織。(樊體寧:《西方國體與政體》,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階級政治力量中的領導力量,是由各階級的政治中間分子為了奪取或鞏固國家政治權力而組成的政治組織。(王浦句力:《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我們認為,政黨本質上是特定階層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特定階層中以部分最積極的分子組成的,具有明確政治主張,為奪取、影響和鞏固政權而開展活動的政治組織。(李文良
政黨是現代國家中有著特定政治理念的社會團體。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標和意識形態,針對國家和社會問題有各自的主張。在競爭式民主國家裡(即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透過在選舉中獲勝、並以執政為目標。
在沒有政黨競爭的國家裡,通常是一黨專政。另外也存在著沒有政黨,一切政黨非法的國家,如中東的家族統治政權,包括沙特等國。
從政黨文明主體的角度看,工人階級政黨文明的特徵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第一,與生俱來的階級性與適應執政要求的容納性之有機統一。第二,本質上的政治性與其體制機制的可調適性之有機統一。第三,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與歷史發展中的繼承性之有機統一。第四,價值功能的導向性與價值實現的整合性之有機統一。 第五,具體內容的民族性與發展聯繫的世界性之有機統一。第六,基本原理的穩定性與理論體系的開放性之有機統一。

分類

一個國家存在的政黨數目,可根據政黨體系(party system)(亦稱政黨制)分成兩類,包括一黨專政(非競爭性政黨制)與競爭性政黨制。後者再細分為優勢一黨制,兩黨制,兩黨半制,與多黨制(可再分為溫和(moderate)多黨制與「粉碎(fragmented)多黨制」)。
截止2015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美國的主要政黨有民主黨和共和黨,英國的主要政黨有工黨、保守黨和自由黨。法國主要政黨有共和聯盟,戴高樂聯盟,法國社會黨,法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黨有中國共產黨和被統稱為民主黨派的八個參政黨派(它們分別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一黨執政,多黨協商的體制。其民主黨派並非參與地方幹部與人大代表競選的政黨。
中華民國依據其1947年憲法實行五權憲法下的競爭性多黨制。由於國共內戰,蔣介石要求國民大會頒布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使其長期成為名義上的競爭性多黨制,而事實上近於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在國民黨之外存在著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但沒有競選席次的能力,國民政府此後也不批准任何新政黨成立。1986年蔣經國採取改革措施開放黨禁,中華民國逐漸發展出競爭性政黨體系下的兩黨制,具有贏得首長選舉和立法院議席實力的政黨長期不超過五個,其中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長期穩居最大的兩黨。
一黨制政府、兩黨制政府和多黨制政府
在一黨制國家,只有一個政黨允許獲得實權。雖然有時候有其他的少數黨派,但是他們只能在法律上接受主要政黨的領導,例如中國。參見一黨執政
有些國家受選舉制度影響,政治只由少數政黨輪流壠斷,例如多數兩黨制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和印度等。這些國家只有兩個主要政黨能取得組成政府的權力,在沒有改變制度的情況下,使其他小黨難以贏得選舉。
政黨通常被認為是處在一個政治光譜中。典型的類型包括處於激進位置的左翼政黨和處於保守的右翼政黨。其他的分劃尺度包括根據政黨對作為反對獨裁主義和集權主義的議會民主的接受程度、經濟政策等。左派通常傾向於社會民主、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共同特徵是主張國家管制市場實行某種計畫的必要。而右派政黨則傾向於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經濟,反對國家干預自由市場,強調市場機制的調控功能,並且重視宗教與家庭等傳統價值。
政黨分類除了可以依照政治意識型態區分,如左翼或右翼,自由或保守之外,另外也可以依照以下方法歸類:
第一,依照基層組織類型歸類。政黨的基層組織因為政黨所處的社會,或者政黨的目標而會有所不同。法國學者杜瓦傑將政黨基層組織分為三大類:細胞(cell)、俱樂部(cacus)、支黨部(branch)。
「細胞」以又稱小組、蘇維埃。以「細胞」為基層組織的政黨通常不以贏得議會選舉選舉為目的,而是志在推翻現狀政治秩序。執政後通常壠斷政權,組織深入整個市民社會的所有領域,貫徹政黨意志,對社會實行徹底統治。其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例如蘇聯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朝鮮勞動黨、阿爾巴尼亞工人黨、1990年代以前的中國國民黨等。
以「俱樂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以贏得各級議會、地方政府行政首腦職位之選舉為目的,組織最為鬆散,平常沒有規律的組織生活,幹部以志願工作者為主,從事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例如美國民主黨、共和黨。
以「支黨部」為基層組織的政黨,其情況介於上面兩類之間。黨基層組織有較為規律與嚴謹的政治架構,幹部為常業專職人員,負責選舉募款與政綱宣傳。但支黨部並不全面滲透到市民社會。例如日本自民黨,日本共產黨,歐洲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1990年代以後的中華民國各政黨等。
第二,依照政黨紀律與政綱嚴謹程度歸類。政黨組織紀律因為政黨屬性與目標而有所不同。除了一黨專政國家外,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的國家,其政黨一般分為「剛性政黨」與「柔性政黨」。 剛性政黨政綱與黨章規定嚴謹,長期具有一貫性。黨紀較為嚴格,黨員實行登記制度,有時進行考察篩選,較難隨意參加。其中央與基層組織架構較為清晰,具有明確定義的日常業務,行政領導職權明確。歐洲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政黨,特別是傾向工人階級的政黨多屬於此類。
柔性政黨政綱與黨章內容較為模糊,隨著選舉情勢保持較大彈性,因選情與領導人政見而常有變異。黨紀鬆散,甚至沒有黨員登記制度,政黨機構不清楚其黨員人數與身份,出入自由不需考察。柔性政黨中央與基層組織具有很大隨意性,大多只在選舉期間活動,平時僅是俱樂部與談話會性質,中央領導只是候選人的競選總幹事,沒有實質的政黨領導權。美國民主黨、共和黨與加拿大、紐西蘭等國政黨屬之。
政黨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政黨行使政權或干預政治的方式。各國的政黨制度是由各自不同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是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一般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不過是政黨干預政治的習慣形式的統稱。目前世界各國的政黨制度有兩大類型,一類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一類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在當前各資本主義國家中,比較流行的是兩黨制和多黨制。兩黨制是指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政治上存在著舉足輕重而又勢均力敵的兩個政黨,它們通過控制議會的多數席位或爭取總統選舉的勝利,用輪流上台的方式交替組織政府。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國和美國的兩黨制。英國是內閣制國家,兩大黨靠競選爭奪下議院議員席位,獲多數席位的政黨為執政黨,其領袖擔任內閣首相,組織對議會負責的內閣,另一大黨作為法定的反對黨而存在。美國是總統制國家,兩黨制主要表現在總統選舉上,競選獲勝的政黨為執政黨,失敗者為在野黨。多黨制是指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存在著三個以上的政黨,其中沒有一個政黨能長期保持絕對優勢,需要靠選舉時的偶然勝利或與其他政黨結成聯盟以組織政府。法國是典型的多黨制國家之一。不少人認為,法國由於實行多黨制,在議會中不能形成一個占多數席位的政黨,內閣只能聯合組成,政策很難統一,因而政局也不穩定。除兩黨制和多黨制外,還有一黨制,一度盛行於德國、義大利法西斯猖獗時期,現在主要為一部分新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所採用。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不論其形式如何,都是與傳統政黨制度在本質上並不相同的新的政黨制度。一種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黨制,如前蘇聯,只有一個政黨即共產黨存在。另一種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如中國目前所實行的政黨制度。形成不同政黨制度的原因,首先取決於一國內各階級各階層的力量對比,以及各種政治力量集結或分化組成政黨的狀況;其次,不同的選舉制度也對不同的政黨制度起了促成和鞏固的作用。

階級基礎

無產階級政黨的階級基礎是工人階級。無產階級政黨是自覺地建立在工人階級基礎之上,為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政黨,代表了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主要承擔者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但工人階級卻處於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的極不公正的地位。不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工人階級就不能獲得解放。工人階級所處的這種地位,孕育著它要求徹底廢除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階級意識,並培育了工人階級的堅強的組織紀律性和徹底的革命精神。這就為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奠定了堅實的階級基礎。無產階級政黨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黨同工人階級不同,黨不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但黨同工人階級不同,黨不是工人階級的一般部分,而是工人階級的最先進的部分,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是由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的。它只接受那些贊成黨的理論和主張、並積極為實現黨的理論和主張而奮鬥的工人階級的優秀分子和其他革命 分子入黨。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工人階級基礎,是保持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的重大問題。

作用

(1)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歷史的選擇。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從根本上說這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保持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搞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實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實現了國家獨立,人民成了國家主人,實現了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初步實現了國家繁榮昌盛。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我國人民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是通過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實現的。政治領導:共產黨在無產階級政治體系中擔負最高決策和關鍵性決策的任務;思想領導: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人民民眾;組織領導:實現黨的隊伍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3) 中國共產黨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多黨合作制。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度具有以下特點: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多黨合作制的基本前提;協商和監督是多黨合作制的主要內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憲法和法律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活動的基本準則。
(4)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下,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關鍵是實行黨政分開。黨政分開主要涉及的是執政黨和政府的關係問題。進而實現黨的領導。直接用國家強制力來實現,黨的組織變成了國家政權組織,這是同政黨的性質不相容的。黨的最高領導地位是不能動搖的,但是黨的領導制度、領導方法、領導作風,隨著形勢的發展是可以適時改變的,也是必須改變的。加強黨的領導和改善黨的領導是一致的。 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