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爨)底下村

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西北。又名古蹟山莊。原名爨底下村。1958年更名為川底下村。該村已有400多年歷史,現存明清民居四合院70餘套、約500間。這裡是古代京城通往口外邊關古驛道上的交通重地。村落分上下兩層,院落高低錯落。坐北朝南,布局巧妙,建築藝術高超。幾十套四合院主次分明。青磚灰瓦,玉階雕梁,古色古香。統一構思,自成單元,配有防汛、防盜、照明設施,清幽的街巷由彩色石板鋪築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川(爨)底下村
  • 面積:5.3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年平均氣溫:10.1℃
信息,古村概況,民居特點,結構,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川(爨)底下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
北京市
川(爨)底下村I-11

古村概況

川底下村,實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當地人稱爨頭)下方得名。位於京西齋堂西北狹谷中部,解放前屬宛平縣八區,現屬齋堂鎮所轄。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
川(爨)底下村
村域面積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1℃,自然植被良好,適合養羊,養蜜蜂。全村現有人口29戶,70人,土地280畝全村院落74個,房屋689間。大部分為清後期所建(少量建與民國時期)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勢而就,高低錯落,以村後龍頭為圓心,南北為軸線呈扇面形展於兩側。村上、村下被一條長200米,最高處20米的弧形大牆分開,村前又被一條長170米的弓形牆圍繞,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條通道慣穿上下,而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

民居特點

民居坐落在山谷北側的緩坡上,坐北朝南,占地約1公頃,存院落74個,689間房。一條街道將村落分為上下兩部分。民居以村北的山包為軸心,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

川(爨)底下村
為主體,基本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廂房圍合而成,部分設有耳房、罩房。主要分為山地四合院、雙店式四合院及店鋪式四合院。
四合院的附屬建築主要有門外影壁、門內影壁、門樓、拴馬樁、上馬石、荊芭棚等。民居裝飾有磚雕、石雕、木雕、字畫等,雕刻裝飾多以象徵吉祥的花卉、鳥獸為主,如喜鵲、蝙蝠、牡丹、荷花、蓮蓬等,裝飾的主要部位集中於建築的屋脊、檐口、牆腿口、門墩石、門窗、門簪、門罩、牆壁及影壁等處。受家庭地位、經濟條件等的限制,其裝飾部位、內容及精緻程度等均有差異。廟宇建築主要有關帝廟(大廟)、娘娘廟及五道廟等。廣亮院,村民稱其為“樓兒上”,為川底下地勢最高、居中軸線的宅院。建於清代早期,在清晚期及民國時期有過不同程度的修繕。院內北高南低,相差約5米。南北二進,院落分東、中、西三路,即三個相對獨立的院,構成一個大四合院,共有房45間,院外有圍牆。東路前院正房、中路院正房及西過廳僅存牆體或地基,其他建築主體完好。

結構

全村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四合院整體精良,布局合理,建築風格既有江南水鄉窗、樓、室等細節、局部處理上的風韻,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體的氣勢。石牆山路、門樓院落、

川(爨)底下村
影壁花牆,仍能看出當年的精工細作,磚雕、石雕、木雕蘊育著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飛檐、石壘的院牆凝重厚實中透著威嚴、恬淡平和中積澱著深厚的文化,被稱為“京西的不達拉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