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大鐘花

川東大鐘花

川東大鐘花(學名:Megacodon venosus)為龍膽科大鐘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具有觀賞和藥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川東花大鐘花
  • 拉丁學名:Megacodon venosus(Hemsl.)H. Smith
  • :植物界
  • 龍膽科
  • 亞科龍膽亞科
  • 大鐘花屬
  • 分布區域:中國 重慶 開縣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保護現狀,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5-85(180)厘米,全株光滑。莖直立,粗壯,基部直徑1-1.5厘米,黃綠色,中空,近圓形,不分枝。基部2-4葉較小,膜質,黃白色,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1-1.5厘米;中、上部葉大,草質,綠色,先端漸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耳形,半抱莖,葉脈5-7條,弧形,細而明顯,並在下面突起,中部葉橢圓狀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3-6厘米,上部葉線狀披針形,長5-7厘米,寬0.7-1.2厘米。花7-11朵,頂生及腋生,組成假總狀聚傘花序;花梗黃綠色,微彎垂,長2.5-6厘米,果時伸長,具2個苞片;花萼鐘形,長2.7-3.2厘米,萼筒甚短,長2-3毫米,裂片近整齊,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具狹膜質邊緣,脈3-5條,細而不明顯;花冠白色,具綠色和褐色網脈,鐘形,長5-6厘米,直徑6-7.5厘米,冠筒長8-10毫米,裂片矩圓狀匙形,先端圓形,基部微收縮;雄蕊著生於冠筒中上部,與裂片互生,花絲扁平,線形,長13-15毫米,花葯矩圓形,長7-10毫米;子房無柄,橢圓形,長15-18毫米,先端鈍,花柱圓柱形,長4.5-5.5毫米,柱頭膨大,2裂,裂片卵圓形。蒴果無柄,橢圓形;種子(未成熟)灰褐色,矩圓形,表面具密網隙和瘤狀突起。花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岩石上、山坡灌叢、草坪中,海拔640-3000米。

分布範圍

產四川東部、湖北西部。

主要價值

川東大鐘花花形花色美觀,可作為觀賞植物栽培,也可作為清肝膽濕藥而具有巨大潛力。

保護現狀

為中國特有珍稀瀕危植物。野外絕跡40年後,於2007年在重慶開縣被意外發現。

植物學史

1888年英國駐宜昌領事館醫生奧古斯特·亨利在沿三峽調查採集植物期間,在巫山北部首次採到川東大鐘花的標本。該標本後運至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由著名植物分類學家赫姆斯利鑑定為龍膽科龍膽屬新種,特點在於其花冠具格線狀脈。1890年,該新種在《林奈學會植物學雜誌》發表。1967年,瑞典植物學家史密斯建立大鐘花屬並將該種轉隸大鐘花屬下,命名“川東大鐘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