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里水庫

嶺里水庫

位於閩清縣南部省璜鎮嶺里村與和平村交界處,控制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總庫容1242萬立方米。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灌溉省璜、塔莊和坂東3個鎮鎮共32個村1.46萬畝耕地,壩後電站裝機容量2×250千瓦,水庫養魚面積600畝。水庫樞紐由主壩、副壩、溢洪道、輸水涵洞組成。主壩為粘土心牆多種土質壩,高41.1米,壩頂長186米,頂寬5米。溢洪道位於主壩右端,為寬頂堰型式,堰頂淨寬16.2米,用3孔5.4×4.5米鋼筋混凝土平板閘門控制。原輸水涵洞為無壓砌石拱涵,寬2.4米,高2.7米。1979年建壩後電站時,改套直徑1.2米鋼絲網水泥壓力管,放水口仍用2個直徑0.8米轉動門蓋控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嶺里水庫
  • 總庫容:1242萬立方米
  • 水庫養魚面積:600畝
  • 堰頂淨寬:16.2米
嶺里水庫,壩後電站,

嶺里水庫

位於縣境南部省璜鄉嶺里村與和平村交界處,控制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總庫容1242萬立方米。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灌溉省璜、塔莊2鄉和坂東鎮共32個村1.46萬畝耕地,壩後電站裝機容量2×250千瓦,水庫養魚面積600畝。水庫樞紐由主壩、副壩、溢洪道、輸水涵洞組成。主壩為粘土心牆多種土質壩,高41.1米,壩頂長186米,頂寬5米。溢洪道位於主壩右端,為寬頂堰型式,堰頂淨寬16.2米,用3孔5.4×4.5米鋼筋混凝土平板閘門控制。原輸水涵洞為無壓砌石拱涵,寬2.4米,高2.7米。1979年建壩後電站時,改套直徑1.2米鋼絲網水泥壓力管,放水口仍用2個直徑0.8米轉動門蓋控制。
工程於1971年6月動工,成立縣、社、隊三級指揮部,抽調全縣1萬餘名勞力搞“大兵團作戰”,歷時120晝夜,主、副壩工程竣工。完成土石方309.7萬立方米,投入勞力506.3萬工日,投資總額982.1萬元,其中國家撥款582.1萬元。民工工資除每天由指揮部補貼0.4元外,其餘由各社隊負擔,整個工程於1975年竣工。在施工過程中,由於重進度,忽視質量,1977年5月,主壩迎水坡曾發生滑坡,後來用拋石壓載加固;副壩頂右端與岸坡交接處於1980年11月發現橫向裂縫,後來用挖槽回填封閉處理,並降低溢洪道閘門底坎和加高副壩防浪牆進行保壩加固。

壩後電站

嶺里水庫集雨面積32平方公里,總庫容1242萬立方米。為充分利用水能,實現一水多用,1979年結合處理大壩迎水坡滑坡壓載,對原輸水涵洞進行改造,並動工興建壩後電站。
電站設計流量按灌溉2.0立方米/秒,工作水頭30米;壓力管道採用直徑1.2米鋼絲網水泥管,全長180米;裝兩組HL—240—WT—42水輪機、配TSWN74/36~6.250千瓦發電機2台,年發電量99.26萬千瓦小時;主變壓器容量630千伏安,用2台SLY/Y—12油浸自冷變壓器並聯運行;高壓輸電線路16公里,電壓為10千伏。工程總投資26萬元,投工1.5萬工日,完成土石方0.4萬立方米。1980年1月建成發電,電力除供應水庫壩區工程設施和照明用電外,余電送往店前升壓站併入縣電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