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腳村(安徽省休寧縣榆村鄉嶺腳村)

嶺腳村(安徽省休寧縣榆村鄉嶺腳村)

嶺腳村位於榆村鄉的東南部,距鄉政府10公里,距市區17公里,雖地處山區,但交通方便,有公交可直達。該村毗鄰白際鄉、源芳鄉、國營嶺下林場,並與歙縣的王村鎮、石門鄉交界,全村轄12個村民組,總人口1618人。全村土地總面積13.39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4676畝(竹林面積3500畝,占村地總面積的23%),村民經濟收入以林、茶為主,林業經濟收入占家庭經濟收入的40%左右。

近年來,作為“徽開古道”的起點,每年吸引不少驢友前往探幽尋古,該村農家樂伴隨著旅遊熱升溫也日漸興起,下一步,該村將依託古道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全面提升村民的經濟收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嶺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休寧縣榆村鄉
  • 地理位置:黃山市屯溪區東南方向
  • 面積:10.36平方公里
  • 人口:1638
  • 方言:徽州方言屯溪片
  • 著名景點:徽開古道
  • 車牌代碼:皖J
基本情況,地理環境,嶺腳徽開古道,

基本情況

嶺腳村位於休寧縣榆村鄉南部,黃山市政府所在地屯溪區的東南端 。嶺腳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汪士慎的故鄉,書法大家董其昌也曾在這裡執教。

地理環境

腳村的地形酷似一張“龍嘴”,新安江上游藏溪河流經村內。土壤酸性較強,適合茶樹生長。植被主要以松樹和毛竹為主,森林覆蓋率80%以上,毗鄰國營嶺下林場。嶺腳村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村內旅遊資源主要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有800多年歷史的紅豆杉,20噸天然太師椅、天然峽谷及三個天然瀑布。人文景觀有千年徽開古道,平營和尚寺、觀影廟,土木材質特色屋和徽派建築。經營狀況方面,村內有土雞場、養豬場、養羊場和清水魚塘,生產無污染的乾筍、蕨菜、紫藤花以及高山蔬菜瓜果、上千畝的有機茶園。村民自發開設的“農家樂”可為遊客提供食宿

嶺腳徽開古道

徽開古道是古時從徽州府,經嶺腳、白際、大溪口、古洞門、中洲,到達浙江開化的大通道,全程25公里,沿線高低起伏,景色優美古樸,其至高點白際嶺海拔1208米,素有“第二個清涼峰”之稱,沿線多瀑布,並有多個原生態村落。古道為3—4.5尺的石階石板路,沿途還有五里亭、十里亭、二善亭、洋鐵亭等古驛站的遺址。其中,嶺腳至泰夏25公里石階石板路保持比較完整,是一條驢行徒步的經典線路。站在那高高的放火哨(嶺尖)上看著那綿延的群山,那古道的悠久和歷史的沉重,還有那文明的喧囂與一山之隔的靜寂給人一種恍若前世的夢境。
徽開古道是徽州通往浙江開化的一條古道,徽州一側的起點是休寧縣榆村鄉的嶺腳村,穿越海拔1208米的白際嶺之後,經浙江省淳安縣中洲鎮,然後一直延伸到開化縣。宋朝建這條古道時是條泥路,不好走的。“到了明朝,該村一個叫汪致洛的徽商就出資修建了石板路。
嶺腳村
對於“徽開古道”這個稱呼,在嶺腳村當地村民聽來似乎比較陌生,但是一說起“白際嶺”,那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說起“白際嶺”的由來,在當地有著這樣一個傳說。據說,當年嶺腳村村民聽聞朱元璋要率部隊沿徽開古道來徽州,就紛紛到山嶺上迎接,村民們在山嶺上苦苦等了幾天幾夜,也不見朱元璋過來,而後聽聞朱元璋率部隊從其它路來了徽州。村民們都說白接了,後來村民們就把迎接的山嶺頭叫“白接嶺”,後又取其諧音“白際嶺”。
徽開古道基本上用石板鋪成,寬度在1米到1.5米之間,至今依然保存完整。從嶺腳村開始攀爬這條古道,首先見到的是一片片的菜園、茶園、竹園。越往上走,古道逐漸變得崎嶇陡峭。由於歲月久遠,有的路段已經是荒草叢生,荊棘遍地。接近山頂之時,這條古道完全隱沒於高山密林之中,遠遠望去,只見密林不見路。站在高聳入雲的山巔之上,仰望藍天白雲,環顧群山延綿,俯瞰村莊田園群山外。在如今已經沉寂荒涼的古道上行走,跟古道有關的歷史一定會勾起你的好奇之心。村民彭茶興告訴我們,“這條古道還是兵家必爭之路,元代就設立了巡檢司,解放戰爭時期,劉汝明的兵在這裡潰敗了,就選擇了這條古道逃往浙江。”
歷史上,徽開古道在物資交流、人員交往、信息傳遞等方面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徽州通往浙江的重要古道之一,人性化的設施也是必不可少的。為方便行人歇腳,徽開古道上曾經設定一些茶亭,五里亭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歲月侵襲、年久失修,五里亭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才塌毀。如今古道上的五里亭已經損毀,留下的只是殘垣斷壁。站在五里亭的廢墟之上,對於茶亭當時的模樣只能憑藉想像。但是有關五里亭的故事在榆村鄉依然口口相傳。“徽開古道以前那時候是沒有這個亭子的,因為後來經商的人多了,就在這裡做了一個五里亭。
千年徽開古道嶺腳村路線
嶺腳村(安徽省休寧縣榆村鄉嶺腳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