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大秧歌

嶗山大秧歌

嶗山大秧歌是流傳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的一種舞蹈藝術形式。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就活躍於城鄉民間。每逢農閒、年節和廟會,特別是正月元宵節期間,各村的秧歌隊便走街串巷進行流動演出,一直延續著。這一民間藝術被確定為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申報單位:區文化館、中韓街道、沙子口街道、北宅街道,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嶗山大秧歌
  • 地理標誌:山東省
  • 分類:“地秧歌”和“高腿秧歌”
  • 屬性:民間舞蹈
表演形式,傳承保護,

表演形式

嶗山大秧歌分“地秧歌”和“高腿秧歌”(即高蹺)。是山東省較有特色的民間舞蹈。
“地秧歌”,又稱“地腿子秧歌”和“扭秧歌”、“鬧秧歌”,主要分布在即墨中韓鎮沙子口鎮沿海一帶。參加演出的人,多為農村十歲以上、二十歲左右的農村青少年男女,每隊最少二十人(含鑼、鼓、嗩吶等主要樂器伴奏人員)。大多扮演戲曲故事中的人物,如孫悟空白蛇、青蛇、貨郎、縣官等,角色按戲劇扮像。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在延安新秧歌運動的影響下,古老的嶗山地秧歌發揮了革命戰鬥武器的作用。人們曾編排了《送郎參軍》、《打萬第》、《婚姻自由》等新的秧歌劇,宣傳革命思想,配合了革命鬥爭。
“高腿子秧歌”,又稱“高蹺”,從內容上分文蹺與武蹺: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高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把驚險的表演與優美的造型藝術融合為一體,最吸引人的是疊三層的驚險表演。內容從解放前的“西遊記”、“水滸傳”中的精彩片斷,到解放後的“青島解放五更”和“李玉蘭邁大步”再到歌唱今天的小康生活,表達構築和諧家園的美好願望和決心,極大地豐富了民眾的精神生活。

傳承保護

嶗山大秧歌歷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民間藝術價值和史學、社會學、民俗學等科學價值。但是由於現代經濟的發展;休閒娛樂項目的增多;老藝人的相繼去世,技藝流失;年輕人忙忙碌碌難以招集;感興趣的觀眾越來越少等原因,能體現最高水平的秧歌舞技已瀕於失傳。嶗山區已經將這種民間舞蹈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