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災害

山體、牆體之類的大型結構體產生塌方、山崩、崩落等引起的災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崩塌災害
  • 外文名:avalanche disaster
  • 學科:自然災害與防治
  • 釋文:塌方、山崩、崩落等引起的災害
釋文,動力因素,

釋文

塌方、山崩、崩落等引起的災害。陡峻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迅速崩落滾動,而後堆積在坡腳或溝谷。崩塌有時會砸毀、掩埋房屋和其他工程設施,危害人類生命財產安全。
崩塌可劃分為不同類型:按照崩塌體的岩石性質劃分為岩崩和土崩兩大類;按照崩塌的規模和特點分為剝落、墜石和崩落。崩塌是在多種條件共同作用下發生的。其內在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岩土類型和結構。
各種類型岩土均可發生崩塌,但崩塌特點不一:堅硬的碳酸鹽岩、石英砂岩、砂礫岩、岩漿岩、變質岩以及密實的黃土等形成的崩塌,不但數量最多,而且 一般規模都比較大,造成的災害比較重;頁岩、泥岩、泥灰岩等可塑性較強的岩石和鬆散土層,則往往以小型的剝落為主,所以災害一般比較輕。在岩土結構方面,完整性、均一性愈差,愈容易發生崩塌。第二,地質構造條件。巨大斷裂發育的構造活動帶,多是大型崩塌發育的密集帶;斷層、節理、裂隙、岩石層面等通常是崩塌活動的分割面,因此這些結構面愈發育,而且結構面向坡外傾斜時,愈容易發生崩塌。第三,地形地貌條件。地形坡度愈大,切割愈劇烈,愈容易產生崩塌。通常有臨空面的孤立山嘴、陡崖和坡度大於400的高坡以及江河湖海和水庫岸坡,鐵路、公路、露天採礦場等高角度人工邊坡,易發生崩塌。

動力因素

誘發崩塌的外部動力因素主要包括:
①地震、火山等活動破壞了邊坡的穩定;
②暴雨、融雪形成的大量地表水滲入坡內,使岩土軟化,強度降低,並產生孔隙水壓力,導致崩塌;
③河水、湖水、海水、庫水長期浸泡和沖刷、掏蝕坡腳,使坡體基礎支撐能力下降,導致邊坡失穩,發生崩塌;
④人類進行爆破、開挖、堆砌、蓄水、引水等活動,破壞了坡體的平衡,導致失穩崩塌。基於這些形成條件,崩塌發生的時間多集中在暴雨或連續長時間降雨之後,強烈地震或人工爆破以後,水庫蓄水、引水或開挖邊坡以後的一段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