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忻(唐代官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唐鴻臚井碑本是一塊重逾九噸,單體十多立方米的駝形天然頑石,公元713年(唐開元元年),唐玄宗使鴻臚卿崔忻前往遼東,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714年夏天,使命完成後,崔忻原路返回長安,路經都里鎮(今旅順),為紀念這次冊封盛事,崔忻於黃金山下鑿井兩口(史稱“鴻臚井”)、刻石一塊,永為證驗。刻石文字共29字,分3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書寫:“敕持節宣勞靺鞨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作為渤海歸入大唐版圖的歷史見證。
崔忻
崔忻見證了唐朝冊封管轄東北的過程、日本遣唐使西去東歸學習盛唐的往事、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在中國東北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895年,清朝將領劉含芳修建四柱石亭(“唐碑亭”)護衛刻石,並在崔忻題刻左側加刻小字:“此石在金州旅順海口黃金山陰其大如駝唐開元二年至今一千一百八十二年其井已湮其石尚存光緒乙末年冬前任山東登萊青兵備道貴池劉含芳作石亭覆之並記。”
崔忻
1905年,日本特務人員來到旅順考察刻石,次年寫出調查報告,認為刻石是遼東一塊稀有的唐代石碑,後將刻石搬移至日本東京。1908年4月30日,日本海軍省以日俄戰爭“戰利品”的名義將刻石獻給日本皇宮。“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是目前已知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被掠到海外份量最重、體積最大的文物。
原存旅順的唐鴻臚井刻石與石亭現藏日本皇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