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全國勞動模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崔允,女,北京首鋼遷鋼公司設備部自動化科科長。她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工企自動化專業。30年來,崔允不懼嚴寒,不畏酷暑,始終默默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無論是50多米的轉爐、80多米的高爐爬梯上,人們總是能夠見到她的身影。崔允曾多次被評為首鋼先進職工、勞動模範,並先後榮獲首都勞動獎章和北京市勞動模範、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等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允
  • 國籍:中國
  • 職業:北京首鋼遷鋼公司設備部自動化科科長
  • 畢業院校:北京鋼鐵學院工企自動化專業
  • 主要成就:全國勞動模範
  • 性別:女
人物事跡
2001年7月,北京申奧成功,促使首鋼人不斷加深“首鋼向何處去”的思考。2002年,總公司黨委做出上馬遷鋼項目的戰略決策,第二年3月25日,遷鋼工程奠基。經常到遷鋼建設現場服務的崔允,被那裡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所感染。她找到時任遷鋼公司總經理的邱世中,說出了要去遷鋼的心愿。
遷鋼是首鋼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鋼鐵廠。首鋼人對其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從謀劃遷鋼建設方案時起,就確定了高水平、高起點、高標準的建廠原則,力爭建設“流程簡潔化、設備大型化、產品高端化、環境清潔化、信息數位化”的冶金示範工廠,並為在曹妃甸建設鋼鐵大廠提供試驗場和練兵場。建廠之初,各方面的人才都很匱乏,尤其缺乏自動化、信息化建設的人才。崔允主動請纓,邱世中當然高興。
調令很快下來了,崔允背著簡單的行囊來到了距北京196公里的遷安,任遷鋼公司設備部自動化科科長。
崔允和她的團隊擔負著遷鋼公司上萬個儀器儀表、自動化控制系統、自動化通訊系統、自動化傳動系統、工業監控系統、衡器計量、信息化網路、電話通訊等管理職責,頭緒多,責任重。她和大家一頭撲到工作中,每天從早忙到晚。
INSQL資料庫是大型的自動化基礎資料庫,是提高工廠生產管理水平關鍵項目。這套系統在國內還沒有大規模套用的先例。通過翻閱資料和收集信息,崔允在了解了該系統的功能原理後,堅持在遷鋼初步設計中就套用這套資料庫系統。一開始,資料庫與多種類型的基礎自動化系統進行通訊存在不少技術問題,她就組織技術人員與資料庫廠家反覆調試,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經過在運行中的不斷完善,該系統已經成為遷鋼公司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產品質量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設備運行狀態分析以及故障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已投運了12套資料庫,共採集了約30萬個點,為遷鋼ERP成功上線運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動化煉鋼是國外成熟的煉鋼技術,它通過計算機系統對煉鋼全過程進行精準控制,確保煉鋼溫度和鋼水中碳含量兩個關鍵數據的“雙命中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和工人的勞動強度。遷鋼人把它叫做“一鍵式”煉鋼。近年來,國內一些大型鋼鐵企業通過引進吸收國外技術,逐步實現了自動化煉鋼,但全套技術自主集成這一關卻一直沒有突破。
瞄準自主集成自動化煉鋼技術的目標,首鋼從遷鋼建設一開始,就集中了工程設計、自動化控制等專業的精兵強將苦戰攻關。第一步,就是與兄弟企業合作,在遷鋼1號、3號兩台210噸轉爐實現“一鍵式”煉鋼。
沒有真實的數據,自動化煉鋼就是海市蜃樓。崔允和她的團隊用了3個月的時間,在28米和35米平台上及轉爐前,對合金秤、散料秤等55台工藝秤,進行一遍遍的校驗、一次次的稱量。反反覆覆、來來回回, 確保達到調校精度千分之三的標準,為實現自動化煉鋼做好充分的計量技術準備。
沒來得及鬆口氣,崔允又接到研究編寫“一鍵式”煉鋼程式的任務。崔允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按照工藝的要求,查資料,訂方案,模擬實驗,在現場吃飯、過夜是常有的事。
2006年12月26日下午3點35分,時任河北省委書記的白克明,在遷鋼3號轉爐主控室輕輕地按動了一枚紅色電鈕。15分鐘後,電腦監控畫面上顯示出碳命中率96.34%,溫度命中率93.67%,碳和溫度雙命中率90.51%。
掌聲響起時,崔允默默地離開了。她心裡清楚,成功實現自動化煉鋼,標誌著首鋼煉鋼技術邁上了新的台階,但是,不突破自動化煉鋼全套技術自主集成這一關,就沒有與國外先進企業比肩而立的資格。首鋼的發展,需要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外國人能幹的事,首鋼也要乾成。
在實現第一步目標後,首鋼攻關團隊馬不停蹄,向著自主集成自動化煉鋼技術的難關發起強攻。
又是一番沒日沒夜的苦幹,首鋼人自主集成的自動化煉鋼技術,終於套用在遷鋼2號轉爐。經過試運行,完全達到了設計標準,並可與引進技術媲美。在一些關鍵的技術環節,還超過了國內企業用了十幾年時間消化完善而成的技術成果。而走過這一段路程,首鋼人僅用了三年的時間。
2008年1月21日,在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的“首鋼遷鋼210噸轉爐煉鋼自動化成套技術”成果評價會議上,專家們做出這樣的評價:首鋼遷鋼210噸轉爐煉鋼自動化成套技術,是我國第一套完全由國內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的煉鋼自動化成套技術。投資少,經濟效益顯著;項目整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對國內轉爐煉鋼技術進步具有重大推廣意義,建議加快該成套技術的推廣套用。
中國鋼鐵業的同行們經過多年的辛勤探索,不停追求,不懈耕耘,終於登頂轉爐煉鋼核心技術的世界一流水平,並在遷鋼這塊“試驗田”和“練兵場”上成為現實。崔允為自己能盡綿薄之力而感到欣慰。
攻下自動化煉鋼難關後,崔允沒有停下腳步。一次,崔允到國外參觀高爐,見到人家的高爐使用了風口成像技術,非要學習學習。但是,這屬於技術秘密,想要學習掌握,談何容易。“外國人能幹成我們也能幹成!”崔允暗暗下了決心。
回國後,崔允和煉鐵的技術人員一起,開始琢磨風口成像系統。她通過上網查詢和查閱資料等各種途徑,認真細緻地研究了風口成像系統的工作原理,再找來國內有能力開發這種系統的設備廠家,詳細交待技術要求,並積極協調有關方面專家和部門開展攻關。經過多次修改和反覆調試,系統終於投入使用。現在遷鋼的高爐全部使用了風口成像技術,該系統可使高爐操作者通過監視器,隨時觀察到所監測風口亮度、活躍程度、噴煤狀況、風口破損情況以及爐溫趨勢等景象,為及時採取措施調整爐況,提供了不間斷的一手信息,大大提高了操作的準確性,為高爐穩定順行創造了條件。
不管做什麼,崔允都喜歡坦坦蕩蕩,直去直來。作為自動化科的科長,她常說,“我的職責就是服務。”遷鋼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首鋼內部和外部許多單位參與其中,工作中遇到難題,大家總會習慣的說“找崔姐吧,準行!”熟悉崔允的人,不論年紀大小,都叫她崔姐。
由於工作的特殊需要,崔允有一整套“武器裝備”:兩部手機、一台筆記本電腦、一部對講機和一輛藍色“昌河”“北斗星”。手機可以讓需要她的人隨時找到她;筆記本電腦和對講機可以讓她時刻關注生產線的情況;“北斗星”可以載著她儘快趕到第一現場。
遷鋼煉鋼投產後,崔允每天都開著對講機睡覺,為的是隨時聽到調度網上的通話,在現場發生情況時,能儘快了解並及時趕到。那年12月下旬的一個夜裡,都12點多了,崔允從對講機里突然聽到煉鋼連鑄機結晶器水壓無故“回零”、維護人員檢查了幾次都沒有解決的訊息,便一骨碌爬起來,開上“北斗星”直奔現場,與維護人員一起反覆檢查了設備的安裝接線情況,並利用計算機資料庫的趨勢曲線進行了分析,最後判定為計算機的模組有問題。經過緊急處理,確保了運行數據穩定可靠。
2008年10月的一個夜晚,遷鋼配套完善項目建設工地的4000噸塔吊,起吊46噸重的高爐爐體框架剛剛離地,突然發生故障,主鉤和副鉤都不能動作。面對這一緊急情況,負責設備安裝的現場人員一籌莫展。當他們找到遷鋼公司求援時,正要休假返京的崔允,通過對講機里的對話了解到情況,馬上調轉車頭,急馳在奔往現場的路上。經過現場檢查,崔允確定是直流調速裝置勵磁迴路功率模組損壞所致。這種功率模組是西門子公司的早期產品,只有西門子北京分公司有供貨。崔允二話沒說,開上車直奔北京,再從北京趕回遷鋼。24小時、880餘公里,當崔允再次出現在施工現場時,已經累得快說不出話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