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法學論叢(崑崙法學論叢-(第三卷))

崑崙法學論叢

崑崙法學論叢-(第三卷)一般指本詞條

《崑崙法學論叢》是200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王作全。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卷是《崑崙法學論叢》第三卷,共設六個欄目:“民間法與習慣法研究”、“民商法研究”、“刑事法專論”、“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理論”、“理論法學”和“研究生園地”。
“民間法與習慣法研究”中包括一篇文章。王立明和華熱‘多傑的《淺析我國民法的習慣源淵》一文,以我國《契約法》中交易習慣的適用為視角,通過對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民法對習慣或慣例的承認實踐的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我國民法應重視習慣或慣例,同時加強對習慣或慣例的研究;第二,在梳理本國習慣或慣例並將其作為法律制度的同時,對所繼受的外國法(習慣或慣例)進行研究更有利於完善我國的民商事立法;第三,我國《契約法》應規定交易習慣的認定程式,尤其對交易習慣的查證程式進行科學的、規範的、嚴格的規制已迫在眉睫。
“民商法理論”中共包括十篇文章。周繼紅的《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中的公司“綠色”社會責任》一文,通過對人與自然不和諧狀態中的公司和公司的社會責任及其法理基礎的分析,提出公司應當負有“綠色”社會責任,並對公司“綠色”社會責任中政府的作用進行了論證。陳曉筠的《論不動產物權登記》一文,通過對不動產物權登記的理論基礎及其價值和各國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的評析,提出並論證了完善我國不動產物權登記制度的立法建議。淡樂蓉的《侵權法因果關係理論中“必然說”與“相當說”之辨析》一文,通過對歷史上因果關係理論的主要學說及其內容的分析,辨析了“必然因果關係說”與“相當因果關係說”。提出並論證了在我國侵權法司法審判實踐中適用“相當因果關係說”的具體對策。馬旭東的《試論商標權、商號權及域名權的法律衝突》一文,通過對商標權、商號權及域名權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的論證,提出了在我國商標權、商號權及域名權之間具有法律衝突,並對衝突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劉健霞的《再論證券虛假信息披露民事責任》一文,在對新舊《證券法》對虛假信息的立法進行比較的基礎上,對虛假信息披露民事責任的性質及其功能進行了論證。寧新海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制度若干問題的思考》一文,在對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資格認定和參加訴訟的方式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無須對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細化,不應擁有管轄權異議,應當有抗訴權,並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楊銀霞的《論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的法官自由心證裁量權》一文,通過對法官

圖書目錄

民間法與習慣法研究
淺析我國民法的習慣淵源
——以我國《契約法》中交易習慣的適用為視角
民商法理論
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中的公司“綠色”社會責任
論不動產物權登記
侵權法因果關係理論中“必然說”與“相當說”之辨析
試論商標權、商號權及域名權的法律衝突
再論證券虛假信息披露民事責任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制度若干問題的思考
論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的法官自由心證裁量權
民事公益訴訟制度之構想
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權力制衡制度的法律完善
論居住權的現代意義
——兼論我國物權法設立居住權制度的必要性
刑事法專論
關於“恐怖主義犯罪定義問題”的問題
腐敗犯罪新視野
——對《國際經濟交往中的腐敗及相關犯罪決議》的解讀
善惡刑法辨
——對刑法本質的倫理思考
刑法中誠信理念的精神意蘊
論刑事辯護律師的獨立性
刑事被告舉證責任之初探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理論
環境公益訴訟主體資格探討
環境權探析
淺析司法實踐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研究生園地
區分所有建築物共用部分之相關問題探析
股權質押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網路個人數據隱私權保護研究
侵害財產權中的精神損害賠償之探析
我國確立取得時效制度的構想
淺析商號權的性質及其法律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