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斑蛙

峰斑蛙

峰斑蛙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等地。該蟾分布區很窄,目前只發現一個分布點,其種群數量甚少。受脅等級:瀕危EN。 雄蛙體長40~44 mm,雌蛙體長56 mm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峰斑蛙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蛙科
  • 屬::蛙屬
  • 種::峰斑林蛙
  • 分布::四川
簡述,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簡述

峰斑林蛙(學名:Rana chevronta)為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峨眉山。
峰斑蛙
峰斑蛙峰斑蛙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兩棲綱Amphibia
目: 無尾目 Anura
科: 蛙科 Ranidae
屬: 蛙屬 Rana
種: 峰斑林蛙 R. chevronta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40~44 mm,雌蛙體長56 mm左右。頭寬略大於頭長或幾乎相等,眼間距大於上眼瞼寬,吻端鈍圓,瞳孔橫橢圓形; 鼓膜明顯; 犁骨齒2列短。皮膚光滑,背上有許多小痣粒; 背側褶較寬厚,在顳部上方不彎曲,從眼後直達胯部; 腹麵皮膚光滑。前肢較粗壯,指、趾端略膨大而無溝; 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吻端,左右跟部相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跗褶不顯,外側3趾間具2/3蹼,外側跖間蹼約達跖部的1/2。背面黃褐色有深淺變異,其上有深灰色或褐色小點,兩眼間向後有 “又” 形斑,體背後部有1個 “∧”形黑褐色峰形斑,顳部具褐色三角形斑,前臂及後肢均有深色橫紋,但不規則; 體腹面淺黃白色,唇緣及胸、腹部有褐色斑點,四肢腹面肉紅色並散有灰色小點; 雌蛙背面和四肢上斑紋不明顯。雄性第一指具紫灰色婚刺,基部者不分成2團; 無聲囊; 僅背側有雄性線。卵徑1.8 mm左右,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淺灰色。
峰斑蛙峰斑蛙

生活習性

該蛙生活于海拔1 800 m左右的針闊葉混交林山區,所在環境林木、雜草和竹類叢生,植被甚茂,環境陰濕,靜水塘多。白天成蛙棲於水塘邊岸上泥窩內或草叢中,受驚擾後跳入塘內,並潛入水底爛泥中。成蛙營陸棲生活,以多種昆蟲和小動物為食。3月下旬左右群集在靜水塘內繁殖,夜間抱對產卵,卵群產在水深20 cm以內的淺水區,卵群成團狀。蝌蚪在靜水內發育生長,當年變成幼蛙。
峰斑蛙峰斑蛙
雄性體長44mm,僅背側有雄性線,無聲囊;雌性55.5mm。棲息于海拔1800m左右山區。產卵季節成蛙多棲於塘邊草叢中。3月下旬左右產卵於水深5-20cm之靜水塘內,卵呈團狀浮於水面,動物極黑褐色,植物極乳黃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