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玉雕歷史

岫巖玉雕歷史

岫巖玉雕歷史是清乾隆年間的岫玉。出自《毛詩故訓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岫巖玉雕歷史
  • 類型:岫玉
  • 記載書籍:《毛詩故訓傳》
  • 出現時間:清乾隆年間
歷史概述,歷史發展,現代發展,

歷史概述

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用岫玉製作的玉龍、玉豬、人面紋玉綜、獸面紋玉琮等“素活”工藝品,說明那裡的玉雕工藝起步極早。在距今約4500年的岫巖北溝文化遺址發掘出一大批古玉器,證明岫巖先民已掌握較高的琢玉技術。
《毛傳》(《毛詩故訓傳》) 有“瑩,美石也”的記載。漢初《爾雅·釋器》載有“東方之美者,有醫無(巫)閭之琪焉”。普郭璞對其注釋為:“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琪,玉屬。”上述“瑩”有可能是岫巖的古稱,或由“岫巖”的同音轉換而來,或以地名稱玉石,故說“瑩,美石也”。既然“醫無閭”為遼東山名,“琪”又為“玉屬”,無疑作為“東方之美者”的“琪”就是遼東玉石“瑩”了。

歷史發展

岫巖近古玉器生產初起於清乾隆年間,漸興於道光鹹豐時期。清末民初,岫巖地區形成了有三百多人從業的玉石街,出現了以江保堂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得純為代表的“素活二李”。

現代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岫巖玉進入興旺發達階段,岫巖成為世界一流的產玉大縣。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素活工藝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代表作品岫玉塔薰《華夏靈光》高3.15米,是中國玉雕史上最大的一件瓶素工藝品,在全國百花獎評比中獲“金杯獎”,並被定為國家珍品,藏於人民大會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