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巖玉雕

岫巖玉雕

岫巖玉雕,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玉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岫巖被稱為“玉鄉”,岫巖玉以其質地細膩純淨、儲量多而聞名中外。岫巖玉雕生產始於道光初年,岫巖玉雕以小件製品為主,岫巖玉雕經過歷代藝人的努力,不斷推陳出新,逐步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風格。岫巖玉雕工藝品主要有素活、人物、花鳥、獸四大類。

2006年5月20日,岫巖玉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2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岫巖玉雕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
  • 遺產類別:民間美術
  • 申報地區: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
  • 遺產編號:Ⅶ-29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工藝特點,風格,技法,造型,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榮譽表彰,重要活動,

歷史淵源

據考古發現,從新石器時期到明清時期,歷代出土的文物中,都有用岫巖玉雕琢的玉器。如新石器時期的《有孔玉斧》、夏商周時期的《鳥獸紋玉觥》、《玉跪人》、戰國時期的《獸形玉佩》、秦漢時期的《玉辟邪》、東晉時期的《龍頭龜鈕玉印》、南北朝時期的《獸形玉鎮》、唐宋時期的《獸首形玉杯》、元代的《玉貫耳蓋瓶》、明代的《龍頭玉杯》、清朝的《哪吒玉仙》等。這些古玉器經專家化驗,原料都是岫巖玉。1968年在河北滿城陵山漢墓中出土的“金縷玉衣”,經化驗確認2498片玉片大部分是用岫巖玉雕制而成。
岫巖玉雕岫巖玉雕
北京博物院所珍藏的屬夏家店文化的兩件出土玉器《碧玉螭佩》和《青玉鳥獸紋柄形器》,經化驗鑑定,均是岫巖玉雕制而成。在距今8000年的中國北方最早的人類村落遺址查海中出土的玉塊、玉匕等近百件玉器,經化驗鑑定,也是岫巖玉琢成。這些玉器,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也是最早的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玉”。出土於遼寧建平縣的“玉豬龍”和出土於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的“玉鉤龍”,都是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產物,經化驗鑑定,也是岫巖玉雕刻而成。遠在江蘇、浙江一帶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經鑑定有岫巖玉。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700餘件玉器,經鑑定,有40多件是用岫玉雕制而成。據傳,清朝皇太極刻有“皇帝奉天之玉”的傳國玉璽、乾隆皇帝刻有“國朝傳寶記”的玉璽,都是用岫巖玉雕制而成。
岫巖玉雕製作現場岫巖玉雕製作現場
岫巖近古玉器生產初起於清乾隆年間,漸興於道光鹹豐時期。清末民初,岫巖地區形成了有三百多人從業的玉石街,出現了以江保堂為首的玉雕“八大匠”和以李得純為代表的“素活二李”。當時玉雕有人物、花鳥、動物、花卉、素活等五大類產品,特別是素活工藝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素活工藝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代表作品岫玉塔薰《華夏靈光》高3.15米,是迄今中國玉雕史上最大的一件瓶素工藝品,在全國百花獎評比中獲“金杯獎”,並被定為國家珍品,藏於人民大會堂。

文化特徵

工藝特點

岫巖玉雕的工藝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因料施藝,從料性、料色、形狀等出發,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剜髒去綹(髒、綹是玉器製品中之大忌。剜髒即把玉中的雜質去掉,使玉更純潔、明亮。玉雕大件一般難以找到通體皆無雜質的玉料,要盡其所能剜髒,最大限度地用料。綹即玉之中自然裂紋,受自然力衝擊、冷熱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形成);化瑕為瑜;廢料巧用;俏色巧用,岫玉豐富的顏色和玉質為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亦使岫玉製品更加精美;內雕,即在一塊玉料上雕刻里外兩層或三層景物,是玉雕業的“絕活”;螺紋結合,是將工業螺紋、組裝工藝套用於岫玉工藝品中;此外,利用鑲嵌組合工藝將不同顏色玉料組合處理,畫龍點睛,亦使玉雕作品錦上添花。

風格

岫巖玉雕工藝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一種獨具的風格。這種風格是以北方文化為底蘊,融合南北文化而形成的雄渾、大氣、豪放的風度與細膩、玲瓏、精緻的結合。這種玉雕藝術風格的形成是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是數千年北方古玉文化的積累,至今更日臻完美。

技法

岫巖玉雕技法豐富,以素活見長,柔環、活鏈為其典型工藝,難度之高,世人稱絕。岫巖玉雕的素活工藝繼承了中國玉器傳統技法,做工以立體圓雕及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刻、透刻,並有勾花、勾散花、頂撞花等手法,尤擅用剜髒去縷、因材施藝、化瑕為瑜、廢料巧用、俏色巧用、螺紋組合等技法。 岫巖玉雕藝術深得京派名師真傳,融南方工藝精華,獨具北方風格。

造型

岫巖玉雕在造型上深厚古樸而又不失典雅,嚴謹統一而又極富變化,可謂形神兼備,極富生氣。尤以仿商周及秦漢以前的爐、瓶、熏等素活見長,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在規模上,既有氣勢恢宏、大到數噸甚至數百噸的大件,也有令人愛不釋手、小到寸許的微型小件。

製作工序

岫巖玉雕素活工藝流程主要有采玉、破料、設計、雕琢、光亮等。
1.采玉
采玉分掘采和撈采,果一般沿襲舊式做法,採取露天開果,逐新轉入井下開採;撈果一般分水中撈采和土中撈采。
2.破料
破料是決定玉料利用率高低的關鍵工序。有經驗的破料工,可使玉料利用率提高50%以上。20世紀80年代後,為提高破料之工數引用金剛石圓鋸片,使工效成倍增加。
3.設計
又稱畫活。玉離素活設計一般由專職設計師承擔,設計師多為從事玉雕多年、經驗豐富者。設計師根據料坯大小、形狀、色澤,因料施藝。先在料坯上勾物草樣,雕工雕出錐形,設計師再進行二次設計,將錐形的各個部位用毛筆細細描幕,雕工再精細琢,如此循環往復若干次。設計師對工隨時指導,有悟性者深得師傳意圖,盡情發揮,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設計師常根據玉料的內部情況,隨時設計隨時修改方案,直至布局合理,結構緊密,形象逼真,色調和諧,光澤品瑩,驗收合格為止。
4.雕琢
雕琢為製作者在運用立體語言的藝術上,多從玉料的正面、側面、俯視面來把握玉離造的實際位置,如果能確定出玉雕素活造型的各部位在玉料中的實際位置,那么就能夠確定出符合自己習慣的加工餘量,對哪些體塊的加工應當“吃線”,對哪些體塊應當“放線”,哪些體塊應當推落至多深,哪些體塊應當扭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透雕用於孫帶有鏈、環等玉器,加工難度大,稍有不慎即成廢品。內離工藝更為複雜,在一塊玉料上難琢里外二重或三量物、量中有量、掌握內離工藝者人數尚少。
5.光亮
光亮為曲玉素活離孫最後一道工序。其效果達到玉件光滑、明亮、柔潤,提高作品的觀賞性。其工藝將手工與機械相結合。傳統的做法以軟木為磨具。其工序主要如下:第一步,將雕球後之玉器用柔石手工磨擦,去其粗痕,柔石大小、形狀據玉件紋包飾大小電容而定。第二步,在水発上用細金園砂將柔石在玉件上的細磨去。第三步,再用360號金砂紙擦柔。以上三步目的是將玉件磨以光滑,不遺留痕跡,使其圓潤。第四步在水凳上(大件作品用蛇皮鑽)用水牛皮輪(大小不定)帶動氧化磨擦,加深玉件色,其後用清水沖洗。第五步用蒸件或燈加熱,刷以川蠟,再用布輪或布帶亮。經如此多工序,整個作品便為告。玉索活工藝在選料和製作的難度上也是十分實突的。

題材作品

岫巖玉雕工藝品主要有素活、人物、花鳥、獸四大類。素活仿製秦漢以前的爐、瓶、鼎、薰等古器物,稱為素活。岫巖的人物玉雕,以取料廣泛見長,凡歷史人物、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無不入作,對傳統題材刻意創新。如玉雕“精衛填海”取材於“山海經”中的神話;玉雕“蚌仙”則移植於戲曲“白蛇傳”。花鳥以花鳥、蟲魚等為創作題材的玉雕稱花鳥活。花鳥類玉雕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60年後形成專門一類。獸類魯類玉雕以馬、獅、象及傳說中的龍、胡麟等為主。此外,還生產文鎮、酒具、菸具、手飾、手球、獅鈕印章等,各類產品共100餘種。
岫巖玉雕岫巖玉雕
岫巖玉雕代表作有《岫玉塔薰——華夏靈光》《天壇——祈年殿》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 歷史價值
玉雕素活工藝是先人留下的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作為歷史的產物,是對歷史上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狀況、科學技術發展程度、人類創造能力和認識水平的原生態的保存和反映;是歷史、藝術、科學等內涵結合在一起的綜合體,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等價值,這是文化遺產的內在價值,是文化遺產的基本特徵。
  • 藝術價值
藝術價值不一定被所有文化遺產所具備,但是素活玉雕產品因料施藝,廢料巧作,通過浮雕、圓雕、鏤空透雕等工藝完美展示了素活工藝的精湛,給人以美的享受,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文化藝術傳統和價值。
  • 科學價值
科學價值是指工藝技術所反映出的科學技術水平,素活玉雕的整體藝術構思,可以看到一個時期的信仰、文化及對生命圖騰的崇拜,有重要科學價值。

傳承現狀

高科技工藝已進入玉雕領域,手工技藝受到很大衝擊,岫巖玉雕大師在岫巖地區已為數不多,岫巖玉雕的傳承發展前景堪憂,需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傳承人物

王運岫,男,漢族,出生於1952年,岫巖鎮人。14歲即從事岫巖玉雕事業,後拜賀德勝為師,專攻素活雕刻,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岫巖玉雕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08年,非遺傳承人王運岫成立了自己的玉雕“素活”工作室,建立了玉雕“素活”傳承體系和培訓基地。2013年7月,王運岫又在岫巖興隆辦事處城東村建立了新的岫巖玉雕“素活”傳承基地。
截至2014年,岫巖縣陸續創建中國玉文化研究中心、世界玉雕博物館、玉雕主題公園等,岫巖玉雕學校、岫巖玉研究所培養了大批中、高級岫巖玉雕人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98年,非遺傳承人王運岫完成了作品《天壇——祈年殿》,獲得“天工獎”。
2012年6月14日至18日,在中國玉都岫巖舉行的全國玉石雕刻“玉星獎”評選活動暨中國岫巖第三屆玉文化藝術節上,專家評審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件“玉星獎”入圍作品進行終評,評出“玉星獎”金獎作品15件、銀獎作品20件,銅獎作品24件,最佳工藝獎作品11件,最佳創意獎作品10件。

重要活動

2012年6月6日,岫巖玉雕等10餘種國家級以及數十種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匯聚瀋陽集中亮相2012年中國·遼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
2013年9月5日至9月9日,由遼寧省文化廳主辦,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激情全運,魅力遼寧”——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周,在遼寧大劇院廣場及遼寧省博物館報告廳舉辦,岫巖玉雕工藝在其中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